現代普洱茶的『發酵』工藝是怎麼來的?《圖+文》

現代普洱茶,即『發酵』處理的普洱熟茶。

其工藝的研究始於20世紀70年代初,由昆明茶廠承擔『濕水發酵速成法』試制任務。

1975年以後,逐漸推廣到勐海、下關、普洱茶廠等。

幾年後,工藝基本定型、成熟。

1979年制定了雲南省普洱茶制造工藝的試行辦法,並在全省國營茶廠推廣。

臨滄、大理、昆明、德宏等地相繼成為普洱茶的重要產地。

現代普洱茶『發酵』工藝的來源,一是總結運用了傳統普洱茶運輸過程中,茶葉受潮後引起品質陳化變醇的經驗;二是學習借鑒了中國『黑茶』的『渥堆發酵』經驗。

在現代普洱茶『發酵』工藝誕生前,中國的『黑茶』主要產地有湖北、湖南、廣西等地。

『黑茶』『渥堆發酵』經驗對普洱茶『發酵』工藝提供了可借鑒的技術經驗。

王鐘音1960年編著的《制茶工藝學》第257頁描述的老青茶『渥堆發酵』方式是:

發酵茶葉的水分應掌握適當……面茶應掌握在26%~31%之間.包心茶應掌握在36%一41%之間…………把茶葉堆積起來.分大堆和小堆兩種,小堆每堆數量約100擔,把茶葉堆成4尺高的方形茶堆.堆上蓋一或二層篾毯……茶葉堆過一定時間後,溫度逐漸升高.面茶可達55攝氏度,包心茶可達攝氏度。

內部蒸出來的水分凝集在茶堆的表層上,等到表層茶葉鋪滿水珠,就要翻堆……約3~5天之間……

……在堆頂結滿水珠後,就進行開溝通風以利幹燥。

此時面茶已經達到黃黑色的標準色澤.包心茶達到豬肝色的標準色澤……

可見,現代普洱茶『發酵』工藝與黑茶『渥堆發酵』存在有某種傳承關系。

其方式和『發酵’’程度的掌握極其相似,不同的是,老青茶發酵對象是初制的『揉捻葉』,普洱茶的發酵對象是曬青毛茶。

現代普洱茶加工的『渥堆發酵』工藝

現代普洱茶的『發酵』工藝是怎麼來的?《圖+文》

  『餅茶』是雲南人發明的嗎?

『餅茶』不是雲南人發明的,它是中國乃至世界制茶史上歷時最長、形制最古老的一種茶品形制。

從它誕生到現在,已經經歷了近2000年的風風雨雨。

明代以前的各種茶葉史料記錄和反映的,大多是以餅茶為主要內容的。

茶聖陸羽《茶經》記錄的,是唐代餅茶的加工、飲用;宋代的『龍團鳳餅』更是『餅茶』的極至時代……所以,『餅茶』這種制茶形制,不是雲南人自己發明出來的。

制茶技術最早的文字記錄,出現在三國時期張揖《廣雅》佚文中(張揖,字稚讓,三國魏清河縣人,在魏太和年間,公元227~232年曾任博士)。

這是唐代以前描述茶葉加工形制的惟一史料,《廣雅》雲:

荊巴間采茶(一為『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

欲煮茗飲,先灸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薑、橘子髦之。

《廣雅》全文僅44個字,透露的茶葉加工技術信息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將茶葉制成餅狀;二是對於成熟的茶樹鮮葉在制餅時添加成型劑—米湯;三是當時餅茶的產地—『荊巴』;四是餅茶的飲用方式——『灸令赤色,搗……以湯澆覆之,用蔥、薑、橘子髦之』。

由此可見,有文字可考的『餅茶』生產歷史,至今已有1 800多年。

註:文章摘錄於《解讀普洱》,部分照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望聯系作者刪除

文章沒有唯美的圖片,隻有樸實的文字,這就像是我的個性。

我是一個雲南茶區的小茶農,因特別喜歡茶,也因茶結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茶葉發燒友,這也是人生難得的一份茶緣。

如果你喜歡普洱茶或滇紅茶,可加我個人微信交流:sfy407(長按復制) 邵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