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類型的普洱茶適合『煎煮』?為什麼?《圖+文》

以一芽三、四葉或含梗量大的原料加工出來的普洱茶較適合煎煮。

這是因為嫩度低的鮮葉和較粗老的原料內含物少而單調,通常是糖類、全果膠、淀粉、粗纖維的含量較高,蛋白質、氨基酸、咖啡堿、多酚類等的含量較少,常溫沖泡滋味成分不夠協調,常顯得淡薄、粗淡或粗澀,因此較適宜采用『煎煮』的方式飲用。

一些低檔普洱茶(如八級、九級、十級等)可以先行沖泡後再『煎煮’。

由於它們的糖份含量較高,茶湯比較甘甜爽口,加之‘‘煎煮』中氨基酸等鮮爽物質溢出,常出現濃濃的『蘑菇香』,且香氣濃淡和鮮爽甘滑程度隨‘‘煎煮’’次數發生微妙變化,別有一番情趣。

這一特點在長時間『幹倉』普洱熟茶中表現尤為明顯,一般經過沖泡後的雲南普洱茶,可經受3~4次『煎煮』品用。

以『煎煮』的方式飲茶,歷史悠久,中國宋代以前的茶葉,幾乎都是『煎煮』的。

陸羽《茶經·五之煮》專門介紹了餅茶在唐代時的『煎煮』方式;煮茶方法曾深受當時詩人元稹、白居易、陸龜蒙、皮日休等的贊賞,專門寫了不少煮茶的詩。

到了宋代,唐代及其以前的『以末就茶鑊』的煮茶方法逐漸演變為『以今湯就茶甌瀹之』的泡茶,煮茶慢慢的退出了歷史舞臺,僅在西北、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保留下來。

以『煎煮』享用普洱茶,是一件古韻悠然的趣事,君可一試!

註:文章摘錄於《解讀普洱》,部分照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望聯系作者刪除

文章沒有唯美的圖片,隻有樸實的文字,這就像是我的個性。

我是一個雲南茶區的小茶農,因特別喜歡茶,也因茶結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茶葉發燒友,這也是人生難得的一份茶緣。

如果你喜歡普洱茶或滇紅茶,可加我個人微信交流:sfy407(長按復制) 邵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