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放50年的未必比30年的好喝!?越陳越香對嗎?《圖+文》

中國臺灣的鄧時海先生被譽為『普洱茶』第一人,他於1995年所著的《普洱茶》一書,在兩岸掀起一陣熱潮,是普洱茶業界公認的『聖經』,受到眾多從業者的擁躉。

鄧時海在《普洱茶》中寫到許多理論如今仍在被廣泛引用,流傳最為久遠的就是『普洱茶越陳越香』的核心概念,而這個概念也被理解成普洱茶的核心精髓所在。

不過對於這個觀念,普洱學界一直都存有爭議。

雖然普洱茶經過陳放,口感會得到提升是一個確切的事實。

但如果按照字面上來理解越陳越香,就是50年比30年的好,100年一定比50年好,按照這個觀點推論下去,那一定是站不住腳的。

所以我們爭論的點在於:越陳越香的界限在哪裡?

在探討這個界限在哪兒之前,我們要先明確兩個變量。

原料不好,放多久都不好

一餅原料低質的普洱茶,比如有農殘、或者是臺地茶,這批茶做出來後很可能因為銷量不好而滯留在倉庫,那麼它也不能通過陳放變成優質普洱。

所以說隻有優質原料才能『越陳越香』。

那什麼樣的原料稱得上優質呢,我們可以從『國標』中找到衡量要素,在《地理標志產品普洱茶GB/T22111-2008》中有以下規定:

從上圖能看到越高級的原料在外形和內質上都有更嚴格的要求。

除了看曬青茶原料等級,還可以決定原料品質的就是茶葉的品種和地域。

品種地域可以說是茶葉的『血統』。

名山之所以出名正是因為地域氣候的原因,讓這裡的環境孕育出了風味獨特的茶樹,所以像老班章、曼松、冰島、昔歸等赫赫有名的山頭村寨的茶更具有陳放價值。

越陳越香有嚴格的環境要求

存放和陳化可以說是普洱茶的最後一道工序,就像殺青、揉捻、曬青一樣,都是有嚴格的操作方式的。

如果普洱茶在濕度過高的地方存放了十年,你說還會變香嗎,肯定早就變質發黴了。

若是敞著口在通風處放上二十年,喝起來隻會寡淡無味。

一般來說,普洱茶要存放在空氣濕度50%-70%之間,南方天氣潮濕的地區超過70%就得抽濕。

溫度盡量保持在23度,溫度太低,陳化進度就如同龜速。

但是能保持常年氣溫23度左右的地區也並不多,所以有些地方倉儲時,通常會采用『濕倉』,人為控制環境溫度濕度,給轉化提提速,缺點是倉味會比較大。

看了上面這些倉儲要求,可以說我們普通人想在家裡存個幾十年當傳家寶,基本不可能。

在原料和存儲這兩個變量確定後,我們再來探討一下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界限

幾百萬的老茶,得有多好喝?

百年普洱茶號級茶莊宋聘號,如今身價都已漲到100萬/餅。

要說這百年老茶有多好喝,不少人用藥香、樟香,甚至是『無味之味』來形容,體感大於口感,心理作用大於生理作用,是喝一杯百年老茶的茶友們的共同觀念。

若說這百年普洱的價格是『越陳越香』的口感帶起來的,那明顯是說不通。

越陳越香的界限取決於很多因素,例如我們前面談到的倉儲。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制茶工藝包括存儲工藝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並且隨著時間發展,這個技術也是不斷進步的,所以這個界限嚴格來說也是在不斷變化。

但即使存儲工藝再完備,茶葉的品質仍然會呈拋物線狀,在到達一個巔峰後就逐漸消耗氧化掉。

在這裡給大家的建議是,普洱茶到手,散茶陳化6個月,茶餅一年半以上,新熟茶放上三個月再飲用就可以嘗到品質口感足夠好的普洱茶。

如果要問30年以上的茶能不能入手,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隻不過這時候的茶,收藏價值已經超過了品飲價值,可以把它當成古董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