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的曬紅茶磚|行者品茶(071)。《圖+文》

11月27日,泡曬紅茶磚。

溫暖的初冬,很羨慕那些這個時候還在穿著短袖的年輕人啊。

這是前年做的一個曬紅茶磚,250克,便宜的茶磚。

現在沒有貨了。

這兩年沒做,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做。

應該是想得太多了吧。

特意留下來用來觀察總結的一些成品樣品。

當時,是特意放下來,自己想觀察一下曬紅越陳越好是否有意義。

畢竟別人怎麼說都是別人說的。

原料來自臨滄。

開泡,6.3克。

原料是春茶,茶條整體是緊實度好,沒有特意的做成大葉的感覺。

泡開後,香氣保持了曬紅的特征,不似傳統形的紅茶那般飄揚。

但紅茶的香氣還是有。

香氣上來說還是醇香的感覺。

今年開春時,將雲南的幾個紅茶茶區走了個大圈。

鳳慶,雲縣,昌寧,景谷。

基本的感受,還是想到一個地方要將人留下,還是要有當地的核心 經濟。

不然,年輕人都跑光了,小姑娘更是不再回來。

那些非名山的人們以山為伴,以采茶制茶為生的單調的生活是不容易的。

曬紅茶在雲南人的宣傳概念上來說,主要是宣傳溫潤不上火,越放越醇。

溫潤不上火,越放越醇,這兩個事說的好像都有點虛。

需要自己拿自己的產品來總結一下。

這個是春茶原料做的紅茶磚。

紅茶的屬性加壓制成品後澀味很少,和原料的季節好應該也有關系。

但這個區域的茶氣方面比較好,有明顯回甘感覺,甜度持續也較好,這一點還是比較難得的。

畢竟賣小幾十元一片的茶磚有這個效果了。

雲南省之外的紅茶我也不太懂。

但光從雲南幾個茶區總結來看,如何來區澀和甜,經泡度方面也應該是分得出一些紅茶的特征出來。

這傳導到紅茶的批發市場端,也有價格的不同。

臨滄鳳慶的紅茶相對比在思茅的批價高。

還有大家說的茶葉活性的問題,這倒是直觀的能感受到葉底彈性韌性都在。

泡了10來泡之後,聞葉底,還是有紅茶的香的味道。

這個和發酵程度有關,也和原料季節有關。

觀察結果來說:

昆明存放的曬紅茶的香醇度依舊。

回甘方面更好了。

曬紅,現喝可以。

存幾年也可以。

再長的話,後面繼續總結。

適口性是很不錯的。

香氣比熟茶更易接受。

其它的要說的是:

紅茶的相對嬌嫩的特性不適合我來泡,投茶量多了一點,水溫也是按普洱茶的煮水來泡。

應該在90到95度間是最好的。

泡出來有兩三泡有點酸感,但也很快消失。

茶是放在昆明,不確定其它地方的轉化是如何。

從人體適應性來說,應該還是有特定的人群會喜歡。

溫潤度比較好。

想喝紅茶熟茶但又怕太上火的體質的茶友會接受。

如果制作成成品,首要因素還是要控制好大區域,選擇臨滄大區域的高海拔茶園,和好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