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8年買的金駿眉紅茶,已經過期了,請問還能喝嗎?《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經常能在留言區裡,看到這類提問。

『我2018年買的金駿眉,已經過期了,能喝嗎?

『有朋友送來一盒大紅袍,包裝還沒拆,但已經過期了,怎麼辦?

『前年買的毛峰《綠茶》還剩大半袋,沒有放冰箱,能不能喝?

『收拾屋子發現前些年去旅遊時,在茶博會上買的老白茶餅,白茶應該不會過期,放多久都沒事吧?

『去年買的桂花九曲紅梅《紅茶》,現在拆開聞,花香味已經沒有了,是因為過期嗎……』

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勝枚舉。

圍繞『茶葉過期』展開的疑惑,哪怕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但在茶葉過期這個話題上,能找出不少共性。

綠茶、白茶、巖茶、紅茶之間,不同茶葉能存多少年不過期?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特定保質期限范圍,而是取決於這4點。

《2》

一、茶葉種類

曾聽過一個關於茶葉保質期的順口溜。

『普洱白茶永流傳,紅茶隻能三五年,清香烏龍放半年,黃茶綠茶一年半』

茶葉種類不同,保質期長短亦不同,這是茶圈常識。

拋開別的不說,『永流傳』這種誇張化說法,並不可取。

哪怕茶圈內公認能『越存越好』的白茶和普洱,也未必能天長地久地存下去。

從茶葉發展史看,白茶和普洱在國內走紅的時間有限,直至今時今日,能夠嚴格按照規范倉儲的30年老白茶、50年普洱生茶標準樣品,數量極少。

《扣去私人隨意倉儲,沒有控制倉儲溫濕度等情況,這樣存出來的老茶沒有參考價值。》

換句話說,普洱和白茶到底能存多少年?

在茶圈內尚未有正式定論,一切的一切還得交給歷史去檢驗。

從穩妥保守的飲茶角度看,在倉儲到位前提下,15年左右的白茶和普洱尚可放心飲用,而那些高齡古董級的老茶,喝之前要慎重檢查倉儲情況與幹茶表現。

至於綠茶、黃茶、紅茶,它們的風味保質期長短,和順口溜裡提到的內容大致沒差。

清香型烏龍茶主張趁早趁鮮喝,倒是沒錯,但要說隻能存半年,就與現實有出入了,一切還得看具體情況,才能下定論!

比起白茶和普洱、黑茶等,大多數茶葉的保質期並不長。

喝茶時,選擇在一款茶風味正好時,及時飲用,才算不浪費好茶。

盲目久存,沒有意義。

以綠茶為例,經過高溫殺青的綠茶,既不像白茶那樣,可依賴自身保留的活性酶,在後期存放過程中,推動自身茶味的轉化。

又不像黑茶那樣,內部存在特定菌類,能實現獨到的後發酵。

歷來以鮮為貴的綠茶,在存放三年五載後,哪怕茶葉沒有發黴、生出怪味,但原先的清鮮美好品質,也已經消失不見。

考慮到不同茶葉的風味賣點不同,在保質期上,還真的不能相信所有的茶都能『越陳越好』!

《3》

二、制茶工藝

以白茶為例,哪怕同樣是白茶,保質期亦有長短之別。

張三買到的2020白毫銀針,放了兩年後鮮味消失,毫香寡淡,茶湯喝著隱隱有股怪味。

而李四買的2016白毫銀針,哪怕在存放多年後,茶湯依舊是鮮醇的,和新銀針的清鮮風味不同,老銀針的茶湯漿感、湯水稠度更為明顯,特別好喝。

試問,這是怎麼了?

為什麼同樣是白毫銀針,經過陳放後風味差距卻這麼大?

排除掉儲存因素影響,這與制茶工藝息息相關。

當前面那款2020年白毫銀針,烘幹不徹底,芽頭內藏有較多水分時,肯定是放不了多久就變味!

存老茶,不論是普洱還是白茶、黑茶,能拼到最後的未必是儲存年份足夠老,而是看品質。

要是先天原料品質不佳,內質寡淡,茶味表現平平。

哪怕存放多年,茶湯滋味也不見得會醇厚飽滿,因為它在一開始就輸在起跑線。

曾經有茶農表示,他那有一批2011年的壽眉,問我們要不要?

請他先寄樣下來,試喝過後,還是婉拒了他。

因為,那批老白茶雖說聽起來存茶年份很誘人,但可惜當年在制茶時,工藝太粗糙,茶餅壓制過緊,內質受損明顯,品質並不高。

存放至今,這樣的老白茶雖說在市面上是難得一見的、貨真價實的十年陳老茶。

但內質不足,茶味表現差的硬傷始終難以彌補!

《4》

三、存茶方式

存茶到位,才能延續好茶的美好品質。

要是存茶不規范,別說三年五載不變味,哪怕僅有三兩天的光景,也能讓一款好茶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早幾年,從茶農來聽來一個茶圈故事。

某位在福州開店的茶老板,在夏天八、九月天氣正熱時,開車去武夷山進貨。

看中了一批大紅袍,當場訂了幾箱,自己開車走高速運回福州。

不巧的是,開車回程時,正值中午。

三伏天熱浪滾滾、烈日灼灼,將裝滿茶葉的紙箱放在高溫悶熱的車尾箱內,一呆就是數個鐘頭。

到了地方後,伸手摸向紙箱表面,還能感覺到殘留的陽光溫度,摸上去熱熱的。

見狀,茶老板趕緊開箱,抓出來幾泡茶,燒水泡來喝。

果不其然,那款原本花香格外濃鬱的大紅袍,一下子茶香就轉淡。

前後之間,判若兩『茶』。

這批好不容易淘來的新茶,就這樣被浪費了,著實讓人心疼。

從中可見,在談茶葉保質期之前,繞不開倉儲條件。

茶葉的保存,說難不難,說易不易。

始終繞不開避光、幹燥、陰涼、密封、無異味、潔凈存放等關鍵詞。

要不然,稍有疏忽,就會提前將好茶存壞報廢!

《5》

四、個人接受程度

一款茶到底能存多久?

就算確定了茶葉種類,規范了制茶加工與倉儲條件,還是很難得出統一定論。

在這背後,涉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主觀變量。

有的茶客覺得,一款茶只要不發黴,不發臭,不論過期過久,他都有勇氣將這款茶咽下肚。

有的茶客認為,喝茶是為了享受。

要是茶葉過期後,茶香變淡,鮮味消失,風骨盡失,喝著也沒意思,還不如喝白開水。

還有的茶客比較務實,覺得過期茶不是不能喝,而是得看具體情況來定。

個人的主張,也是如此。

舉個例子,當你遇到已經過期的2018金駿眉,與其一味糾結喝還是不喝,不如先檢查這三點。

一看外觀。

摸一摸幹茶手感是否幹爽酥脆?

再順便仔細看一下,幹茶上有沒有生出黴點?

二聞香氣。

打開密封袋後,聞一聞幹茶是否生出酸味、雜味、悶味,或者其它怪味。

如果一切照常,就燒水泡茶試一試。

三是試喝。

茶湯泡出來後,好茶湯色以清澈透亮為佳。

遇到湯色暗沉、無光澤的過期茶,建議慎喝。

若是茶湯看起來沒有異樣,大可小口試喝。

如果試喝後,發現自己能接受,本著『不浪費』的原則,勉強可以喝一喝。

但要是自己喝不來,口味不喜歡,並且心裡實在膈應這是過期茶。

那還是少喝、不喝為好。

《6》

雖說,惜物是傳統美德。

但已經存壞變味,變質過期的茶葉,該扔還得扔。

要不然,繼續存下去,除了給心裡添堵外,別無益處。

面對毫無飲用價值的過期變味茶,及早斷舍離,很重要!

蘇東坡寫過,此心安處是吾鄉。

喝過期茶之前,也是如此。

能做到安心、放心、舒心喝入,才是關鍵。

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浮雲。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