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茶山實戰經驗和經歷,
請大家要相信,好茶葉一定是源於工藝和生態』
——非著名茶人陳曉雷
什麼是『蛤蟆皮』
這種情況之前會出現在老白茶散茶或巖茶裡,那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有蛤蟆皮的出現和茶葉是不是古樹或者茶葉質量沒有任何關系,所謂的『蛤蟆皮』是茶葉的角質層和茶葉的葉肉中間起了一個縫隙,而後在我們泡水的時候,裡面吸水鼓開了,但是它並沒有破開,形成了這種貌似蛤蟆皮一樣的形狀,我們也就習慣性俗稱這種現象為『蛤蟆皮』。
蛤蟆皮是怎麼來的?
蛤蟆皮一般出現在輕揉的散料裡、泡條裡或者打枝大葉裡面,偶爾有壓得比較松的餅茶也可能有。
出現的原因主要是揉捻這一工序,當我們的鮮葉炒青後晾完,把熱氣散完準備揉捻的時候,整個茶葉的條索已經相對成條了,隻是還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而已,這個時候的茶葉已經很軟很黏了,這個時候經歷輕揉捻,表層別沒有破裂,而是茶面中間出現了分離,後期沖泡過後就形成了『蛤蟆皮』。
並不是所有的輕揉捻都會出現蛤蟆皮,它還與倉儲有關系,幹燥的倉儲裡面通常不會出現蛤蟆皮,大多是到了相對比較潮濕的地方,溫度比較高的地方存放,才睡出現這種相對的『蛤蟆皮』,這種現象的出現與臺地茶,還是荒山茶、古樹茶沒有任何關系。
『蛤蟆皮』的出現不能代表品質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