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喝酒要陳,飲茶要新』
這句話是有一定科學根據的,陳茶由於貯存時間較長,茶葉在光、水、氣、熱等多種外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會使其內部酸類、醛類、酯類等形成色、香、味的特有物質以及各種維生素等或氧化變質,或遭到破壞,茶葉就會失去本身的光澤而變得灰暗,茶湯也混濁泛黃,條索松散,香氣低悶,品質降低。
但不是所有茶都以新茶為好
綠茶、紅茶,以新茶為好。
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存放時間越長,茶性越溫和,湯感越好。
黑茶、普洱等,經過長時間存放,茶湯滋味有所轉化,會表現出不同的韻味,受到了很多老茶客的追捧。
烏龍茶需視茶而定。
巖茶在加工過程中的主要工序是『焙火』,焙過火的巖茶火氣較大,喝了容易上火,需經過一段時間的退火才可以飲用,以隔年茶口感為佳。
另外經過長期存放的巖茶,經過轉化,會表現出不同的轉變。
茶客們喝鐵觀音、鳳凰單樅等,一般以新茶為主,而經過多年陳放的單樅和陳香型鐵觀音,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因此,喝茶是不是以新茶為好,還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綠茶、紅茶如何區別新茶和陳茶?
大抵說來,綠茶新茶色澤鮮亮,茶湯明亮黃綠;紅茶新茶色澤烏潤,茶湯紅橙泛亮。
如果觀察發現綠茶色澤枯灰暗淡無光,茶葉進行沖泡後,茶湯黃褐不清,失去了原有的新鮮色澤,就證明該綠茶為陳茶;如果紅茶色澤灰暗,茶湯混濁不清,失去紅茶本身的鮮活感,就證明該紅茶為陳茶。
除了根據色澤來判斷新陳之外,還可以通過嗅茶香來進行分辨。
科學研究表明,隨著茶葉放置時間的增加,茶葉香氣由高變低,香型就會由新茶時的清香馥鬱而變得低悶混濁,都是分辨新陳茶的重要依據。
此外,還可通過沖泡茶葉的滋味去分辨新茶與陳茶。
任意種類的茶品,新茶的茶味都鮮爽醇厚,而陳茶茶昧卻淡而不爽,飲之無味。
也就是說,新茶給人的感覺是色鮮、香高、昧醇。
而陳茶即使保管良好,也不免會出現色暗、香沉、味薄之感。
隻是由於貯藏方法不同,這種變化的程度有大有小而已。
綠茶為什麼求新不求陳?
雖然新茶和陳茶沒有本質的區別,但是陳茶在儲存的過程中由於受到濕度、溫度、光線、氧氣等因素的相互影響,加上茶葉本身有陳化的性質,會使茶葉具有陳氣、陳味和陳色。
茶葉中的芳香類物質中含有羥基的化合物與氯基酸發生了縮臺反應,使茶葉香氣鈍熟。
另外香氣中的含硫物質,如二甲硫和硫化氫等在陳化的作用下消失,使茶葉失去了新茶香而產生陳氣。
茶葉中的類脂物質在氧化或水解的作用下會產生陳味。
茶葉中氨基酸的含量會因為在儲存的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而降低,使鮮妹下降。
一些多酚類物質也因發生氧化、聚合反應使其含量減少,導致茶葉的收斂性降低,滋味變淡而出現陳味,同時還會使湯色變得暗淡,葉底失去色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