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進階常識10問,你關心的都在這裡,小白慎入。

前些天爆了個新聞,大學生點海底撈外賣被炸傷眼睛,海底撈回應,說顧客備餐時先放了底料,後放的水,且沒有攪拌,出現了熱油噴濺的情況。

網友紛紛評論,說先放水後放油是基本生活常識,從而引發了一波關於什麼是常識的討論。

我們之前的茶葉常識文章,也總能引起大家的討論。

那咱們今天來聊一聊茶葉進階常識,不是對茶有一定了解的人,很可能看得直瞪眼,直呼『原來是這樣啊!』

街邊的茶葉店總不見人

為什麼還不倒閉?

茶葉店的商業模式,不同於路邊的其他店鋪,客流量對它影響不大,它是典型的關系營銷,客戶不是逛街的人,而是人脈圈子。

茶葉店有穩定的進貨渠道,也有穩定的客戶群,只要客戶關系維持穩定,客戶就會一直復購,忠誠度非常高。

歸根結底,還是茶葉標準化程度低,信息透明度不高,導致試錯成本偏高,所以買賣雙方知根知底尤為重要。

茶葉好壞跟價格有關系嗎?

有關系,而且關系不簡單。

越便宜的茶葉可能越差,因為成本擺在那裡。

價格明顯偏低的茶葉,對質量不必太期待,對得起價格即可。

越昂貴的茶葉質量越好?

未必。

當茶葉價格高到一定程度,遠遠偏離價值,跟茶葉質量的關系就不大了,通常取決於是否稀缺,是否被炒作。

在合理價格區間裡,可以認為茶葉越貴質量越好,但也不絕對,因為茶葉標準化程度太低。

白茶為什麼叫白茶?

因為茶葉比較白?

一種普遍流行的說法,認為白茶的白毫豐富,滿披在芽葉上,看起來白。

這種說法有其合理之處。

不過最近有了新的解讀。

據發表在《中國茶葉》上《『白茶』語源考》的說法,白曬是福建常用的食物處理方式,如白曬的荔枝,白曬的魚,白曬的蝦,所以把『白曬的茶』叫做『白茶』順理成章。

茶樹能活多少年?

茶樹是木本植物,壽命可達幾百年,最長可達三千多年,而一般的栽培型茶樹,經濟壽命是五、六十年,此後產量會降低,或者品質下降。

『華茶一號』是什麼茶?

福鼎大白茶,就是常說的『華茶1號』,原產於福建福鼎太姥山,1985年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將其認定為國家良種,編號GS13001–1985。

福鼎大白茶芽頭肥壯,毫毛多,內含物質豐富,又是早生種,環境適應性好,是全國推廣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

白茶之外,你喝的很多茶可能都是福鼎大白茶做的。

荒野茶和野生茶哪個更野?

荒野茶,又叫野放茶、拋荒茶。

人工栽培種植的茶樹,拋荒幾年後,采摘鮮葉制作的茶叫荒野茶。

因缺乏管理,不施肥,不打藥,荒野白茶一般生長緩慢,內含物質豐富,滋味更好。

也因此產量很低,通常一年隻有一季,而且采制成本更高,價格更貴。

市場上大多數冠名『荒野茶』的茶,都不是真的荒野茶。

野生茶,野生茶樹鮮葉制作的茶叫野生茶。

野生茶樹,主要分佈在茶樹的發源地,即中國西南地區,當地茶農或許會采制一些,無法量產。

茶湯顏色可以分辨茶的類別嗎?

不能。

紅茶、烏龍茶和黑茶,只要控制濃淡,就可以泡出同一種顏色。

即便同一種茶葉,坐杯時間的長短,對茶湯顏色的影響也非常大,濃淡不同,顏色不同。

比如武夷巖茶,茶湯顏色可以是淡黃色和紅黃色之間的任何一種顏色。

茶香是玄學嗎?

是,也不是。

首先,不同的人對氣味的感知不一樣,同一杯茶,有人聞得到香氣,有人聞不到,有人聞出是這種香氣,另一個人認為不對。

這個『不對』,可能是認為對方形容得不對,也可能是聞出來的感覺不同。

另外,說某種茶有某種香氣,通常是像,而非就是。

這就更容易讓人迷糊了。

茶藝是矯揉造作嗎?

茶藝,萌芽於唐,發揚於宋,改革於明,極盛於清,現在逐漸興盛,有歷史文化底蘊。

現在流行的『茶藝』,很多是『二次創作』,形式和內容日益多元化,水平也參差不齊。

簡單來說,茶藝是一種與茶有關的生活美學形式,像其他的任何藝術形式一樣,是矯揉造作還是有其『真、善、美』,得看表演茶藝的人。

不同茶具泡茶

滋味真的不一樣嗎?

有人感知敏銳,喝得出細微的不同,這種不同,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換了茶具後,自然而然產生的錯覺,一種心理作用。

圖:蘇茶網、攝圖網

茗外風清移月影,壺邊夜靜聽松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