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品茶(036):曬紅的半糖主義。《圖+文》

最近,集中喝了一些曬紅。

紅茶的包容度最高。

百年前最開始出國的茶也是以紅茶的形式出去的。

國人講苦後回甘,外國人講香甜可口。

說到曬紅,其實不隻包括很多喝茶人,做茶人都還在模糊狀態中。

來自雲南的這種紅茶。

相對其它紅茶,香氣冷酷,味道更重。

有人說曬紅的產生是雲南人將傳統的烘改成了曬的原因。

反正沒條件也好,偷懶也好,創新也好。

新的方式產生了。

品種喝了不少,從鳳慶,喝到邦東,喝到勐庫,喝到佈朗。

時間,有去年的,前期的,和近期試制的。

相對來說,紅茶相對生茶是相似度更高了。

刻意的將幾個茶集中起來。

是想將曬紅這事搞明白。

想寫曬紅總結這事有很長時間了。

動手寫的時候又沒感覺了。

直到前幾天喝到勐庫古樹曬紅的時候。

找到了想說的。

曬紅到底要喝什麼?

夾在生茶和紅茶中間的曬紅的意義的是什麼?

人們說的越陳越香的曬紅的內核到底是什麼?

真的還是假的?

越陳越香應該有特有的內質,這個點在哪裡?

這幾年,陸續陸續有人給我他們做的山頭曬紅茶。

接受一個茶需要環境和適應時間。

從原來的隻喝綠茶。

後面轉到了生茶上。

綠茶是近10年沒有真正喝過了

在生茶的基礎上接受了,生普,紅茶,曬紅。

應該還有白茶。

茶滿自溢,茶葉經濟也是經濟。

其實上面的很多茶也和經濟有一定的關系。

===========

7月17日下午,這時快6點了。

開始一個人喝勐庫曬紅。

7.3克。

勐庫曬紅拿在手上的時候相對較沉。

這個是感受到了內質重量的。

在這之前的兩個小時。

試了三個熟茶。

都是新熟茶。

心中有答案。

但還是不想動。

開泡曬紅。

前兩泡。

內質就來得很快。

這讓我想到了,當時做的小戶賽生茶時。

回甘也是來得很快。

第一泡就來。

這速度和力度讓我們想到冰島,想到大雪山。

青味稍有。

香氣不揚,好聽的詞語叫幽香。

其實這個香氣的可以忽略的。

總體來說,和傳統的紅茶在香氣有上很大的差別。

客觀說:曬紅沒有傳統的紅茶香。

他不一定適合喝傳統型紅茶的茶客。

若是從香氣這個角度來喝曬紅。

這就沒必要。

身在其中的時候無法總結。

如果能對比,抽離再對比。

曬紅,

曬紅,還是能讓我們制茶人想到這一片茶葉生長的水土氣息。

細觀察之下,葉形特點,一些口感特征還是能有所展示。

山頭韻特征來說,比熟茶還來得明顯一些。

曬紅的發酵沒紅茶深。

也沒有熟茶深。

可能從生茶的痕跡角度來評價更合適些。

這註定了曬紅這個品種將隻能長期存在於某個定位之中。

再喝了三到四泡。

喝得自己心慌。

好強的茶氣。

就停了下來。

想晚上繼續喝。

晚上也沒有繼續喝的感覺。

一過就到了第二天下午4點左右。

繼續嘗試著泡。

這個回甘力道的感覺還是在。

不由得驚嘆。

▲▲▲

又開始試另一個曬紅。

佈朗紅。

佈朗紅是春茶時某人送給我的。

大約200多克。

當時隻忙著生茶。

對曬紅視而不見。

佈朗紅條比勐庫緊實,芽葉細。

更漂亮一些吧。

但這不重要。

都不是以等級見長的茶形式。

香依舊不揚。

從茶湯層次到力度,厚度其實還是能有佈朗茶的影子。

樹沒勐庫的大。

整體感覺還是沒上面的好。

如果再大些?

所以,如果從山頭韻這個說法去展開。

可能有50%的正確性。

另外的50%?

交給那些發酵和時間的部分。

但做為我做紅茶的角度來說。

隻想做臨滄片區的。

不想多折騰了,綜合很多因素的結果。

▲▲▲

曬紅這個形式。

其實讓我總結的話。

特別適合那些喜歡生茶的感覺。

但又怕腸胃不好的怕生茶刺激的茶友。

保持了茶的個性,又有一定的妥協。

當然,這個時候,就需要能找到有源產地性質特征的曬紅。

這些也要歸究到原料的好和差上面來。

這個角度說,曬紅相對熟茶又更加偏向生普的角度。

終究最後還是和雲南的陽光結合在了一起。

=========================

下面內容源自網絡

曬紅是什麼?

顧名思義,所謂曬紅,是采用日光曬幹,不用烘焙的紅茶,名為『曬紅』。

曬紅是雲南傳統紅茶,其歷史至少在百年以上,其工藝最開始是曬青與白茶工藝的融合衍變,而誕生的一個新茶類,其在現代紅茶傳入雲南之後,汲取了滇紅的某些工藝特點,在普洱茶於當代復興之後,又汲取了後期陳化技術,從而形成了如今曬紅的工藝特點。

雲南有一種采用日光曬幹的紅茶,名為曬青紅茶。

這種茶,茶湯黃紅明亮、輕盈剔透,香氣不張揚、較為內斂,有太陽味,湯質比較柔滑、甘甜,頗受茶友喜愛。

曬紅的工藝與特點

眾所周知,『紅茶』是一種全發酵茶,基本都有萎凋、揉捻、發酵、幹燥四個典型環節。

最後一個環節『幹燥』,是將發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溫烘焙,迅速蒸發水分,以達到保質幹燥的過程。

高溫能迅速鈍化酶的活性,停止發酵;蒸發水分、縮小體積、固定外形、保持幹度以防黴變;散發大部分低沸點青草氣味,激化並保留高沸點芳香物質,以獲得紅茶特有的甜香,也就是所謂的提香。

這種幹燥過程一般采用機器烘幹或碳火烘焙完成。

而『曬紅』的工藝是:萎凋、揉捻、發酵《偏重於有氧輕發酵》、曬幹《日光幹燥》。

滇紅與曬紅在制作工藝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幹燥方式:滇紅在發酵後采用高溫烘幹的方式幹燥,並起到提香的作用。

而曬紅采用普洱茶的陽光自然幹燥,發酵比較偏重於有氧輕發酵,使其在發酵的同時伴隨著部分氧化作用,在發酵度方面低於主流紅茶,保留了部分活性物質形成介於烏龍茶和主流紅茶之間的獨特風味。

這樣一來曬紅就兼具了紅茶與普洱茶的特點,其最大特點是苦澀不顯,香甜滑,回甘強,口感別具特色與風味。

普洱曬紅的制作要點:

1、鮮葉

鮮葉必須有一定成熟度,以一芽二葉為佳。

曬紅茶主要采用喬木大樹茶原料為主。

采用傳統型種養方式采摘,大多屬高山茶,茶樹休眠期長,生長環境良好,內含物質積累豐富,所制產品香、甜、滑,耐泡,耐儲存。

存後變化豐富,品飲效果更佳。

為發揮曬紅的比較優勢,大樹茶可作為曬紅的主要原料。

其內含物質豐富,存放後茶湯飽滿,甜度高,並且有自己的特點——山頭韻,極具品飲性。

2、日光自然萎凋

曬紅萎凋介於傳統紅茶的萎凋與普洱茶《曬青》攤晾之間,講究新鮮及時,以青草氣去,花香顯,鮮葉柔弱並帶有一點粘性,萎凋工序即告完成。

3、發酵

曬紅偏重於有氧發酵,輕於發酵。

發酵時間可以靈活掌握,以『變色生香』這一主要指標來判斷是否發酵到位。

以易武古樹曬紅原料發酵為例,以6到8個小時之內為宜。

4、曬幹

跟普洱曬青毛茶工藝相似,但毛茶水分要低於曬青毛茶,即曬得更幹,否則容易產生返青現象。

5、壓制

參照普洱茶壓制工藝,可壓制成餅茶或者磚茶,節省空間,便於存放。

6、存放

突破了傳統紅茶36個月保質期的限制,是一種能夠長期存放,越陳越香的茶。

《發酵後的古樹紅茶,散茶條索粗壯,類似於生茶》

7、香氣

當年新制的曬紅略帶淡淡的青澀味,花香自然幽雅,留杯不張揚,茶湯橘黃透亮,葉底黃褐鮮活,甜滑順口。

陳放一年左右,青澀味漸去,帶甜味的花香更顯,湯色加深。

存放三年後,香氣馥鬱,湯色橙紅,此時茶黃素與茶紅素得到有效轉化,品飲效果非常不錯。

有一定年份的曬紅香氣陳中帶甜,湯色深紅,口感醇滑。

8、口感

從存放後口感變化上講:曬紅香是隔年香,具有類似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特點。

剛加工完成的曬紅有青澀味,口感不是最佳,經陳化後,香氣口感會有明顯的提升。

存放幾年後,還會產生陳香,別具特色。

本文文字為帶劍行者原創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謝謝!

帶劍行者,十年醫藥人,八年普洱茶人,大臻普洱茶大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