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巖茶的巖骨花香?李麻花總結了3點,看完就很清楚了。《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喝巖茶,先聲奪人的吸引點,必定是香氣。

之前在朋友那,喝了一泡去年的肉桂。

聞蓋香的時候,剛一揭蓋就是濃鬱花香,但柔美的花香之餘,微微帶些辛銳特征。

喝茶時,湯中的花香更是馥鬱,但不夠甜。

最大的遺憾之處,在於這泡肉桂焙到足火後,湯感也不醇不滑。

但真正在選茶時,往桌面上擺上一排茶香各有特點的肉桂,一款款都香到不得了之後,剩下的就該看內力了。

隻有聞起來特別香的茶,肯定得落選。

茶香落水、湯水稠滑、喝起來像米湯那樣有咀嚼感的,才是頂級肉桂的表現。

巖茶的香氣與湯感,一是皮相,一是骨相。

香為皮,巖為骨。

唯有將巖骨花香盡善盡美呈現出來,才是好巖茶的體現。

《2》

之前聽過一個評價,『肉桂是最能呈現巖骨花香的品種!』

這一說法,說對也對,說錯也錯。

對的地方是,在眾多巖茶品種裡,肉桂的香氣與湯感表現均衡、全面、不偏科。

武夷巖茶的背後,擁有龐雜的品種體系。

將叫得上名號的各大名叢、以及陸續培育出來的新品種、外來引進品種相加起來,市面上能買到的巖茶品種,往少了說也有近百個。

但眾多巖茶品種裡,少有品種能做到像肉桂那樣全方面綜合發展。

有些品種,茶香聞起來雖然高揚,花香馥鬱,香氣聞起來濃濃的,但輸在湯感不行。

哪怕是焙到中足火、足火後,茶湯喝起來也不具備醇厚如米湯的漿感,相反會折損原先的茶香優點。

所以在市面上,這些『主香』的品種普遍火功不會焙太高。

而有的品種,始終給人一種老成持重的感覺。

湯感很醇,茶味很厚,回味也不錯,但卻輸在茶香偏弱。

就像對著商周時期的鼎文,深奧晦澀,從中能體會到深深的古意,但卻不夠活潑有趣。

相反,包括肉桂、水仙在內,單論品種特點,香氣與湯感均衡得恰到好處。

只要山場正、工藝到位,那做出來的成品茶裡,茶香與茶味表現都不會差!

這種『全面開花』、均衡發展的品種特點,顯然是助推肉桂走紅的一大優勢!

《3》

巖茶的巖骨花香,關鍵看山場。

如果說肉桂是最能體現巖骨花香的品種,未免有些跑題。

因為,論品種發展的全面性,水仙絲毫不輸肉桂。

比茶香,肉桂除了自身的桂皮香外,還有花香、花果香、蜜桃香、甚至奶油香。

但水仙的香氣有清幽的蘭花香,以及花果香。

達到高叢、老叢樹齡要求的水仙,木質叢香會愈發明顯。

比湯感,身為小喬木茶樹品種的水仙,天生優勢就更明顯。

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

水仙的茶湯喝起來是醇厚的,綿柔的。

和肉桂的綿中帶剛,在茶湯喝入口的瞬間,浮起辛辣刺激感不同。

喝水仙時,很讓人放松。

茶湯是稠滑似錦緞,隨便吸溜兩下,就能滑入喉嚨裡。

再退一步看,即便是多年來,憑借茶香突出走天下的品種茶。

比如,黃觀音等,只要山場出身好,湯感醇厚程度也能噌噌噌往上漲。

正巖黃觀音的風味,同樣能實現香、水、韻的完美平衡。

茶香上雖說沿襲了透天香的特征,但花香聞起來會明顯清雅、清新許多,更有空靈感。

香氣聞起來不再是飄飄然的,高揚有餘但沉穩不足,而是落水香更清晰鮮明,諸多香氛攢足了勁,潛入湯水裡。

每喝一口,都感覺口中盈滿似梔子與雞蛋花綜合起來那般綻放的花香。

並且,產自正巖的茶,得益於大量富含養分的風化巖碎屑滋養,湯感是醇厚的。

巖巖有茶,非巖不茶。

巖茶,以『巖』為骨。

茶湯醇厚,湯感似漿,茶水飲落喉嚨時能體驗到『骨鯁感』,這一切的一切,都得歸功在山場上!

《4》

喝巖茶,什麼才是真正的巖骨?

巖骨也稱巖韻、骨鯁感、茶骨……

巖茶的巖骨,本質並不神秘,而是強調茶湯的內容豐沛。

顏筋柳骨,皮相骨相,無一不在證明,茶湯的『骨』是架構一杯好茶的基礎。

論武夷巖茶的風味,前有乾隆帝傾情『背書』——就中武夷品最佳,氣味清和兼骨鯁。

在百年前的某個冬夜,當乾隆帝在喝新貢的武夷茶時,那會兒,肉桂還是寂寂無名的存在。

所以,在諸多巖茶品種裡,偏心地將『巖骨花香』頒給肉桂,再怎麼著都說不過去。

在部分茶客眼裡,肉桂的茶味很有特點。

喝肉桂,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辛銳的特征。

花香、花果香、桂皮香等諸多茶香縈繞下,茶味還特別厚實。

套一個很多人慣用於評價肉桂的形容詞,就是霸氣十足。

喝起來茶味厚重感強,風味犀利的肉桂,因茶味強勁,因湯感勁道,因茶味辛辣等,越喝越讓人欲罷不能。

但這些個性突出,特立獨行的茶味特點,不能籠統稱為巖骨。

那僅僅是肉桂的品種特征,論巖骨的有無,還得看山場夠不夠正。

如果是非正巖所產的茶,哪怕產區自然生態再好,在脫離了特定的風化巖細屑的養分滋養後,產出來的『巖茶』就像畫龍少了『點睛』,始終不是那個風味!

《5》

肉桂能拼搏出今時今日的江湖地位,和它的品種優勢息息相關。

論風味表現,肉桂在茶香和茶味方面均有可圈可點之處。

不論喝巖茶『重水』還是『求香』,都得拜倒在肉桂的石榴裙下。

但大家可能有所不知,肉桂的走紅,還與它的超強環境適應能力有關。

有的茶樹品種,香氣滋味俱佳,但種植起來比較難伺候。

一旦脫離原產的山場後,風味立馬走樣。

甚至,有的品種隻有種在坑澗類山場,品種風味和品質表現才會穩定。

一旦被種植在四周開闊的巖頂、崗頂,且不論風味下降,光是茶樹存活也是一大難題。

隨著巖茶的發展,這些對山場環境要求挑剔的品種,註定會面臨推廣難的問題。

這時,肉桂的環境適應優勢,就尤為凸顯。

種在坑澗山場的肉桂,茶湯細滑,香氣悠揚,茶味綿柔。

而種在巖、峰、坪等相對更向陽、開闊、日照時間長的山場時,肉桂更能體現出雄渾風味,包括『大桂皮』在內的諸多特征相對更凸顯。

就像開山坪種出來的肉桂,能憑借『茶味很兇』等標簽,成為馬頭巖肉桂的風味代表。

喝巖茶,肉桂可溫婉、可大氣,宜室宜家,自然受眾更廣!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