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是一個很大的茶區,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七村八寨』,
七村是指: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張家灣村;
八寨是指刮風寨、丁家寨《瑤族》、丁家寨《漢族》、舊廟寨、倮德寨、大寨、曼灑寨、新寨。
易武有兩個丁家寨:
瑤族丁家寨和漢族丁家寨《老丁家寨》,漢族丁家寨在張家灣旁,瑤族丁家寨又分為上寨和下寨,位於易武到曼臘的老路上,這條山路也是曾經易武往江城方向茶馬古道的的一段。
丁家寨是瑤族人聚居的寨子,有似於刮風寨。
從麻黑寨向左上繞有一條山路通往丁家寨。
丁家寨《瑤》是一個瑤族村寨,分為上、下兩寨,采摘茶園地名叫彎弓。
彎弓在清咸豐年以前,擁有400多戶人家,有漢族寨和回族寨,是漫撒山最大的寨子。
彎弓這裡產的茶葉,外形條索緊結、勻整、色澤烏潤,湯色金黃,香氣純高,葉底條索肥壯柔軟。
茶友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喜歡易武茶,一定要品過丁家寨才知道易武的魅力。
丁家寨普洱茶的品質由此可見。
從麻黑往上,山路非常難走,有兩條小路,一條通往刮風寨,一條通往丁家寨,丁家寨生態環境非常好,地理位置偏僻,丁家寨寨子周圍茶樹是很少的,這幾年基本都改種橡膠了,但丁家寨的茶園那是大名鼎鼎——彎弓,我們平時說的丁家寨的茶其實就是彎弓茶,彎弓是茶園名字,丁家寨是寨子名,丁家寨這幾年基本成了一個茶葉集散中心,彎弓茶園和茶王樹茶園以及白茶園離得很近,這三個茶園都是易武茶區頂級的古茶園,每年收茶的茶商都會集中在丁家寨收這幾個地方的茶。
丁家寨到彎弓大概需要花三四個小時,路難走那不是美去過茶山的人能夠想象的,一開始還能騎摩托車,路是真正的山路,很窄,而且抖,30——60度的坡度,一般人不敢騎車,到後來車都騎不進去,隻能步行,可見生態環境之原始。
彎弓的茶條索緊結勻整、色澤烏潤,沖泡時湯色金黃、香氣高純、葉底條索肥壯柔軟,是愛茶人難求的茶中極品。
丁家寨普洱茶條索勻整,粗壯,茶面油潤,顯毫,沖泡後香氣高揚,純正,易武山韻味非常明顯,入口醇和柔滑,入口生津,回甘快速,易武山丁家寨的山頭韻還算明顯,湯色蜜黃透亮,基本無水汽味道,口腔留存度不錯,甜蜜感保留時間較長,葉底尚算肥壯。
著名的彎弓茶大部分便是由瑤族丁家寨采摘制作,彎弓古樹茶葉片頎長,芽頭肥壯顯毫,花香濃鬱,香氣持久,湯色金黃透亮,茶湯細膩,滋味醇厚,茶氣柔而剛,韻味悠長,葉底肥嫩厚實、耐泡,是易武茶區中難得的極品。
丁家寨的瑤民們世世代代刀耕火種,多年來一直處於半原始的生產狀態。
這種『原始』卻給茶樹帶來了福音,彎弓茶樹未經修剪,鮮葉修長而不肥大,但茶湯滋味飽滿,極富沖擊力,具有濃濃的山野味,倍受發燒友追捧。
一時間,彎弓的茶由於產量低,山高難采加工不便,茶『以稀為貴』起來,丁家寨瑤民們邊跋山涉水,前往林中去采摘更貴的彎弓茶。
外人不知,以為丁家寨茶和彎弓茶是同一種茶,一些投機的茶農茶趁機商爭先恐後前往丁家寨,並就地取材,用丁家寨的茶冒充彎弓起來,好不熱鬧!
從地圖上看,彎弓跟丁家寨明明就是兩個不同的地方,為什麼是相混呢?
原來彎弓分散著許多古茶樹,零星小片的居多,分佈在生態極好的原始森林裡。
一大片的很小,不像麻黑、落水洞一大連片的茶園。
彎弓的茶一部分是丁家寨瑤族人在做,實際上真正丁家寨的茶是指寨子邊的茶,彎弓的茶卻是原始森林中的茶,丁家寨人去采摘彎弓茶要步行或騎摩托車走一大段險峻的山路,可見彎弓茶更不易得!
彎弓茶跟丁家寨茶是不同兩個地方的茶,生態不同,茶質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