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火功、山場,從巖茶幹茶可以看出這麼多信息,靠譜嗎?《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很多茶客會覺得巖茶水太深。

曾經聽到這樣一句評價:

『巖茶水太深,200塊一斤的肉桂,看著和2000塊一斤的肉桂,根本沒差別』

說完,還接著用綠茶舉例。

稱,綠茶裡,龍井和碧螺春至少一眼就能看出不同。

一個扁扁的,另一個卷曲成螺,極易分辨。

並且,綠茶註重外在顏值,不同價位檔次的茶,從幹茶上能大致分出三六九等。

巖茶就不行,粗略看去,大致都長得差不多。

講真,巖茶難懂,早已不是秘密。

很多時候,連不少外行人在看巖茶時,尚且能心知肚明——千萬別『以貌取茶』。

單獨看幹茶,許多條索看著平平無奇的巖茶,真實價格可不便宜。

反而,不少以巖茶老饕身份自居的人,卻容易陷進『炫技式』辨茶的誤區。

稱自己看一眼,就能猜出一泡茶是什麼品種。

『水仙條索粗壯,是大葉品種,幹茶比肉桂更長』

再進一步,還能看幹茶,辨火功。

『輕火巖茶,幹茶顏色略花雜,足火茶顏色黑褐,在高溫焙火下能統一焙轉色』

最後,更誇張一些,據說還能從幹茶上看出山場。

『正巖茶養分足,條索更重實,掂量在手上,一試便知……』

什麼?

這是從哪看出來的!

究竟,武夷巖茶裡,從幹茶上能不能看出品種、火功、山場位置?

百聞不如一見,說得再多都沒有用。

答案是真是假?

建議從下面的『實戰題』裡,一探究竟。

《2》

一、看幹茶能看出品種?

如圖所示,左右兩款巖茶裡,誰是肉桂,誰是水仙?

圖中左側的茶,整體是深板栗殼色,條索緊結程度適中,因為是光線下拍攝,幹茶表面起霜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圖中右側的茶,條索顏色以黑褐、暗咖為主,色澤略暗,論揉捻程度,條索算不上特別緊結。

以上,僅僅是憑借肉眼能看出來的直觀信息。

至於它們誰是水仙,誰是肉桂,答案未知。

搬出開篇的辨茶理論看,水仙條索更粗壯,幹茶相對更長。

下面,請大家盯住這個關鍵詞『條索粗壯』,再細看一遍。

試問,哪款茶看著會更粗一些?

左看右看,大夥兒們的心裡想法估計是,看著都差不多,實在看不清楚。

別急,下面逐一特寫,再進行比較。

這一下,估計大家還是很懵。

覺得從粗壯度、長度而言,兩者之間的差距,微乎其微,沒法區分水仙和肉桂。

話說,看幹茶,要怎麼區分巖茶品種?

個人覺得,答案是無解。

雖說,從品種特性看,水仙葉張更大,茶青以中大開面為主。

但大家別忘了,巖茶品種眾多,市面上常見的巖茶種類至少有上百種,紛繁復雜。

論茶樹葉形特點,具備『葉片略大』特征的品種,不計其數。

再加上,在制茶與包裝時,幹茶易碰碎、折斷等,難以100%保留原先的完整度。

所以,單獨從幹茶粗壯與否來看,根本看不出具體品種!

行文至此,就不再賣關子了。

圖中兩款巖茶裡,並沒有水仙。

左邊是去年收到的肉桂茶樣,而右邊則是淘汰下來的金牡丹輕火茶。

講真,金牡丹這個終極謎底,若是依靠看茶盲猜,沒人能猜得到答案。

通過看幹茶來辨認巖茶品種,並不靠譜!

《3》

二、看幹茶能看出火功高低?

對這個問題,想必不少人是有信心的。

巖茶品種太多猜不出來,但這火功高低,不是明擺的嘛。

哪款茶顏色深,火功就越高唄!

這句話有一定合理性。

如果某款巖茶在幹茶和葉底上,顏色偏嫩綠。

那根據經驗,能初步判斷其焙火程度不高,幹茶沒有焙到轉色,茶葉還沒怎麼『吃火』。

但這個初步分辨的法子,不是全部的場合都能行得通。

從前面的實拍圖來看,大家先猜猜看,哪款茶的火功焙得更高?

是左邊,還是右邊?

在這裡,想必有不少人毫不猶豫,堅定站在右茶這一邊。

理由很簡單,右邊的幹茶,看著明顯顏色更深、更黑。

再次確認下,買定離手,到了見證奇跡的時刻。

猜過去,答案會令不少人出乎意料。

事實上是,左茶的火功更高。

而右邊的茶嘛,嘿嘿,兵不厭詐,那是麻花預設的幹擾項。

那根本不是巖茶,而是桐木野茶《紅茶》。

左邊的茶,其實還是前文提到的,早前淘汰下來的金牡丹輕火茶。

雖說是輕火,但比起紅茶這樣絲毫沒焙火的茶,從字面意思看,『火功』肯定更高。

再說了,若是某款巖茶在做青發酵時,做青偏熟,偏向『紅茶化』,哪怕火功不高,幹茶顏色和茶湯顏色同樣能很深。

由此,再一次說明,隔著屏幕來鑒茶,很多時候並不是那麼靠譜。

話說回來,若能拿到實物,想必很多人不會再犯前面的錯誤。

白白看走眼,將紅茶當成是巖茶。

因為那款桐木野茶身上,擁有紅茶身上典型的甜柔氣息,桂圓香明顯得很。

一聞,就知道那是和巖茶完全不一樣的風情!

《4》

三、看幹茶能定位山場?

長話短說,進入正題,這一上一下的幹茶條索裡,誰才是正巖茶?

若參考開頭的理論——手感掂起來條索緊實的,就是正巖茶。

這下就有難度了。

因為隔著屏幕,沒法判斷手感。

別急,讓麻花來為你們描述起來。

捏起上面的巖茶,仔細掂量,手感就一個字,很輕。

再掂其下面的茶,嗯,這茶的幹度做得也不錯,非常輕。

一言概之,根本沒啥差別。

對一泡巖茶而言,這兩三根幹茶加起來,重量單位估計得用毫克來體現,微乎其微。

茶樣數量有限,對鑒茶而言難以得出準確答案,更何況是『看幹茶辨山場』這樣魔鬼級難題。

說實話,茶是拿來喝的,不是用來擺設的。

單是看幹茶,誰也不能看出它是否正巖。

唯有泡開喝一喝,才能下結論。

從湯感的醇厚度,回味持久度,巖韻是否突出等,能明顯喝出正巖茶與非正巖茶的不同!

《5》

說到底,就算是實打實喝了茶。

並且是用蓋碗泡開後,從第一沖喝到第九沖,認真喝完,未必能猜出這泡茶的具體山場。

喝茶,隻能喝出大概方向。

比如,是正巖茶,還是外山茶?

是坑澗茶,還是巖上茶?

至於哪條坑、哪條澗,哪個小山場,那就不現實了。

因為,誰的嘴巴裡也沒有裝著精準GPS定位。

若是從一口茶湯裡,就能精準定位出具體小山場,那這不是神仙,就是神棍!

在分辨巖茶時,光從幹茶難以看出品種、山場、以及具體火功。

學巖茶,『隻看不喝』,紙上談兵,遠不如認真多喝幾泡茶,來得更行之有效!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