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時雨初歇,午後正是微困之際,看到了一個新視頻。
頓時間,立刻困意全消。
因為視頻裡,有人正在介紹自家種在茶廠門口的老叢肉桂,已經40多年了。
什麼,老叢肉桂?
肉桂哪裡會講老叢!
按視頻背景所見的茶樹,確實『海拔』身高驚人。
按對方的介紹,這茶樹身高大約六米,他們年年都會采下來做成肉桂老叢單株……
聞言,已經被驚呆了的麻花,當即Call給武夷山胡歌。
單刀直入,問他,這肉桂也能長這麼高?
能成老叢?
能做單株?
胡歌看完後,也是滿腹疑惑。
站在茶農的立場看,他的最大質疑倒不是單株,而是他這茶廠是啥時候蓋的,因為40多年前剛好是七十年代,那時候的肉桂可還沒有正式定種哇?
就是啊,肉桂80年代才開始陸續推廣,作為灌木樹種的肉桂,再怎麼著,也算不上老叢吧?
不過,心裡真的很好奇,肉桂不修剪能長到這麼高啊?
這和麻花印象裡的肉桂相比,可謂是巨人啊。
此時,武夷山胡歌發揮了他的理工男特長,觀察出不少細節。
首先,視頻內容是遠拍,隻能看個模糊樹形,無法看清葉片特征,無法100%確定是肉桂。
其次,對這株茶樹高約6米的數據,他也存在質疑,因為從視頻旁的人物身高參考,估算過去沒有這麼高。
最後,胡歌說了一句實誠的話,他作為武夷山土生土長的茶農,還沒有見過有6米的肉桂……
話說到這,真相已經不言而喻。
說了這麼多,真正的好巖茶其實用不著依靠這些『莫須有』的噱頭來傍身。
包括老叢肉桂、單株肉桂、以及手工搖青、手工揉捻、焙火七次、荒野巖茶等,這些層出不窮的概念,本質不過換湯不換藥,僅僅是為了博眼球罷了。
在『好喝』二字面前,噱頭概念不過是浮雲。
虛無縹緲,脫離實際的噱頭多,僅能博得一時好奇,無法贏得長久。
《2》
今天的正題本來並不是老叢肉桂,而是前兩天的茶友爆料。
茶友在網上買茶時,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直播間。
怎麼個特別法?
據說是正巖茶賣得特別便宜,大促銷!
其中一款核心正巖禮盒,更是讓人大跌眼鏡。
因為裡面包括六款核心正巖肉桂,每款兩泡,12泡茶只要298塊!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接近三百的價位,買一份茶倒也不用如此大驚小怪。
但重點是,那6款茶裡涵蓋九龍窠、悟源澗、流香澗、慧苑坑、倒水坑、牛欄坑!
一款比一款重磅,一款賽一款名氣大。
不過很可惜,這份茶假得太徹底,一聽就是假的。
因為,真真正正的牛欄坑肉桂,單單是一泡茶就不止這個價,更何況是這種大集合?
再加上,放眼整個天心巖茶村,沒有茶農能同時集齊這些正巖核心山場……
畢竟當初將茶地分給各家時,采用『就近原則』。
悟源澗的山場資源,集中在馬頭組;慧苑坑的山場資源,集中在慧苑組;除此外還有桂林一、二、三組和天心組等,參考天心村的村部地圖,一目了然。
之前在介紹山場基礎類型時,順勢有提過。
『澗』這個山場發源自兩山之間,水系豐富,環境清幽,可種茶的面積極為有限。
個別占地范圍小的正巖山場,真正的擁有者不過寥寥幾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冒充。
所以,這種資源分散的重磅級核心正巖茶,一次性打包便宜賣的情況,沒有任何可信度。
買到真貨的幾率,無限接近於零。
要想撿漏買正品,完全不可能!
《3》
茶地長草是不是說明生態好?
茶樹是怎麼育苗?
移植栽種?
日常管理要不要除草?
修剪好還是不剪好?
什麼樣的坡度適合種茶……
這一連串與茶相關的三農話題,是許多茶客在平日喝茶時,沒辦法弄明白的。
不過大夥兒們也不用心急,老話說得好,術業有專攻。
喜歡吃豬肉的人,不需要真的擅長養豬。
喝茶也是如此。
如果對這些三農知識感興趣,可以多查點資料,或者親自體驗一番。
對絕大多數茶客而言,學茶的最終目的是喝到一杯好茶。
學會怎麼買茶、如何泡茶、怎樣存茶,才是重點。
但部分人正是抓住了這點,抓住了大部分茶客不懂實際制茶過程,更是不了解日常茶園管理所需,特意在此大為炒作。
去年麻花有寫過,有部分人在介紹自家巖茶時,宣傳出巖茶是焙火次數越多越好,十焙成金,傳統九焙火……
但這也太離譜了,巖茶如果兩三次就能焙到位,壓根用不著這麼驚人的焙火次數!焙火次數過多,除了增加一款茶焙成焦炭的風險外,沒有任何好處。
無獨有偶,近期遇到有人介紹自家茶地時,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
『大家看,我家這片肉桂茶地的生態都是非常好的,沒有除草,鏡頭前一整片的雜草都非常多……』
關於茶園日常管理中要不要除草,圈內尚有爭議,各家做法不一。
有的茶農比較勤快,愛收拾,會雇工人為自家茶地除草,將拔下來的雜草鋪在地表為土壤提供滋養,擔心放任不管,雜草們會和茶樹爭奪養分。
也有的茶農會選擇讓茶樹接受自然環境的考驗,發揮天性與雜草爭奪養分,以獲得更好的品質。
但話說回來,茶園旁長草是常見現象,不能單憑這點就能證明當地的生態環境好。
這就和早些年,許多人在拍茶園時,單拍茶樹枝幹上掛有苔蘚,就狂吹樹齡老、生態好、山場好的本質一樣。
但事實在於,只要環境足夠潮濕,用不著幾十年慢慢積累,數個月就能生長出大片青苔和苔蘚,更何況是生命力頑強的雜草?
茶園旁有草,隻能說明這家在茶園管理上,沒有強調除草。
不能證明它的山場環境優越,也不能說明茶樹的樹齡老。
更何況,按茶農朋友給我們提供的一手信息。
如果整片老叢《水仙》都長到特別高大,樹冠已經將大部分陽光給擋住了,底部還很少有雜草分佈呢。
總而言之,還是開頭提的那句話,買茶時比起聽故事,聽噱頭,不如一杯堂堂正正、喝完還能讓人念念難忘的好茶來得有說服力!
《4》
巖茶圈內,從來就不會缺乏故事。
從正巖核心好茶打包優惠出售,到肉桂老叢單株制茶;
從巖茶焙火次數越多越好,到茶園長草就是好山場;
從荒野巖茶橫空出世,到上世紀80年代的老巖茶開箱促銷……
放眼整個茶圈,各式各樣的『人造概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茶友們在買茶時,需要做的是擦亮雙眼。
看清這些空虛至極,經不起深扒的概念噱頭,認準好茶的色香味去買茶。
買茶的門道萬變不離其宗,好喝才是硬道理!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