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一眨眼又到618了,今年又快過去一半了。
雖說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實體經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但線上購物,依舊火熱。
冥冥之中,感受到大家把壓抑已久的心情,都釋放到了購物平臺。
說實話,這些年的促銷節越來越多,但自己卻越來越看不懂了。
那些大大小小的規則,似乎變著法子在考驗消費者的智商。
什麼定金、尾款、滿減、津貼、紅包……讓文科出身的村姑陳,滿身疲憊。
套路多得令人冒火。
可即便如此,理智告訴我,必須囤點東西。
囤點一直用得上的東西,除了米面糧油外,人生還有很多必需品。
聽說,很多茶友都打算趁著年中促銷,囤一些茶葉,以免『斷糧』。
也許在未來的幾周,你打開包裹的剎那,會獲得片刻的愉悅。
但在此之前,有些細則需要進一步了解,充分明白後再下單也不遲。
《2》
茶葉一定要買明前的嗎?
答案:不一定。
『明前茶,貴如金』,指的是江浙一帶的綠茶。
在清明節氣前幾天所采的茶葉,芽葉細嫩,茶氨酸含量高,香氣物質充足,喝起來鮮爽可口。
但是,並非所有茶都講究明前茶。
還是拿綠茶為例,比如太平猴魁,就不是傳統意義上嫩葉嫩葉的綠茶。
想要獲得那種既鮮美又醇厚的口感,必然需要芽葉成熟到一定程度,到谷雨後才能采。
既不屬於明前茶,也不屬於雨前茶,可人家依然是歷史名茶之一。
所以,判斷一款茶葉的優劣,采摘時間並非唯一的標準。
拿白茶來說,高山茶園裡,清明節采摘的是白毫銀針和一部分白牡丹,之後則繼續采白牡丹,還有春壽眉。
論品質,白毫銀針、白牡丹、春壽眉,各有特點,沒有孰優孰劣的說法。
再說到武夷巖茶,大多要求開面采,為了讓葉片發育得更好,積存更多的滋味物質。
否則,嫩芽嫩葉如何經得起後續攤晾,殺青,發酵,焙火呢?
略粗略老一些,反而有利於形成獨特的巖骨花香,香清甘活。
在買茶時,更重要的是看產區、工藝、儲存。
明前茶的出現,就像一個精靈,每年都會告訴我們春天到來的消息。
但如果濫用『明前茶』,便隻是一種噱頭,未必真的代表味道好。
《3》
茶葉買貴的好還是便宜的好?
如今的市場上,品牌很多,價格參差不齊,上到幾萬元一斤、下到幾十元一斤的都有。
而之所以價格差距如此懸殊,離不開成本。
原料成本、加工成本、倉儲成本、包裝成本、運輸成本……
很多便宜到沒有底線的茶,往往原料很差,成本都不夠,何來品質一說?
高端的茶,價格昂貴,也並非是人人能喝得起的。
到底要如何選擇,最重要的是看目的。
有人喝茶,隻為了解渴,要的就是有茶味的水。
有人喝茶,是品茶,喝的是茶湯中的芳香物質和滋味物質。
不懂茶的人,常說茶葉的味道都差不多,高檔低檔無所謂,只要不苦不澀就是合適的好茶。
而懂茶的人,會有各自特殊的口味。
比如喜歡喝白茶,追求鮮香醇爽,唯獨鐘情白毫銀針。
還有的人隻喜歡某個品牌的某款茶,是因為其中含有某種特殊的芳香物質。
真正愛茶的朋友,不會單純地通過價格來論品質。
其實,只要價格合適,在自己消費的區間內,並且保證品質過關,就是值得買的茶葉。
《4》
一次買多少量比較合適?
答案:視情況而定。
這個問題,要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茶葉的保質期,喝茶的頻率,對產品的了解程度等等。
比如,如果你對這個品牌的茶葉,並不熟悉,甚至從來沒喝過。
隻是聽了身邊人的推薦,才想著趁優惠活動再入手一些。
那麼,就要慎重購買,不建議一次性買太多。
在試水的階段,可以從小包裝的茶葉開始買起,價格實惠,就算踩坑了也不至於太心疼。
或者是買體驗套裝,都試一試,先對這些產品有大致的了解後,再看符不符合自己口味,品質過不過關。
比起聽別人三言兩語的推薦,這樣做更實際,且試錯的成本也不高。
給自己一個選擇的機會,也給茶葉一個表現的機會,互相成就。
當然,若是自己信任的茶掌櫃,已經回購過無數次了。
那麼,就可以趁著618期間,多囤一些平時喜歡喝的茶。
各種滿減和補貼優惠,把半年或者是一整年的量準備好,也能為自己省下一大筆錢。
不過,一定不能盲目,理性購物,拒絕沖動!
《5》
哪些茶陳年好喝?
答案:白茶和普洱。
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幾年,老茶很火。
火到什麼程度呢?
基本上每一種茶類,都想要老當益壯,唯老是尊。
然而現實卻是,因為六大茶類工藝各不相同,存放的年限也不一樣。
並非所有茶類都是越老越好,越陳越香。
比如綠茶,出了名的要喝新茶,喝鮮爽感。
一般來說,當年的綠茶最好是半年到一年左右喝完,超過時間後就會慢慢氧化,香氣滋味都走下坡路。
而巖茶和紅茶,保質期會稍微長一些,大約在2-3年左右。
同樣的,若是存放時間太長,即便沒有變質發黴,風味也不復當初的美好了。
真正受到業內認可的,是老白茶和老普洱。
白茶的陳化,得益於簡樸的工藝,將天然的養分保留下來的同時,還留下了酶的活性。
在日積月累的內質轉化下,陳化出瓊漿玉液般的美妙風味。
至於老普洱,成名的時間比白茶更早,堪稱老茶界的『前輩』。
其它的老茶,什麼老綠茶、老紅茶、老巖茶,大多是噱頭而已。
所謂的『老綠茶』,完全就是茶圈中的異類。
《6》
茶葉買回來要如何保存?
答案:六大茶類各有不同。
綠茶和清香型鐵觀音,最好是存放在冰箱裡。
為了盡可能地延續它們的鮮爽感,冰箱裡的低溫環境,更適合它們。
不過,即使低溫能暫時護其周全,也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趁早喝完,才是王道。
白茶、巖茶、紅茶,則需要在常溫狀態下存放,並且做到密封、幹燥、避光。
六大茶類中,白茶的儲存條件最為苛刻,尤其是對防潮的要求極高。
白茶極度害怕水汽,合格的成品茶含水量不得高於8.5%。
到了儲存階段,標準流程是先用三層包裝法做好密封,再離墻離地,避光保護起來。
在買茶之前,先了解各大茶類的儲存方式。
若是誤把白茶放進冰箱裡,任它吸收水汽,最終隻能收獲一箱受潮的變質茶。
《7》
在理性消費的前提下,購物帶來的快樂是非常真實的。
反之,不管三七二十一,隻是因為價格便宜,就買了一大堆茶葉回來,未必是真的省錢。
便宜的背後,隱藏的真相是成本低廉,香氣滋味不盡如人意。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又或者是,這款茶根本就不適合自己喝。
即便價格再優惠,再撿漏,買回家以後欣賞無能,隻好送人或者浪費。
所以,買到就是賺到的時代,早已過去。
不盲聽盲從,才能節約喝茶成本,並且讓喝茶井然有序。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