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陳老叢水仙巖茶,沒有香氣,正常嗎?老巖茶都不講巖骨花香?《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某次在外面約茶,有位朋友帶來一泡2013年的老叢水仙。

一開始就毛遂自薦,先喝那泡據說湯感極醇的老水仙。

將茶湯泡出來後,湯色有些發紅,但肉眼可見,著實很有米湯感,晶瑩稠滑似凝凍。

隻不過,它的茶香有些古怪。

聞著沒有花香,哪怕冷後也沒出現幽幽的蘭底香氣。

在蓋上,在湯裡,都沒感受出老叢的木質叢香。

除此外,焦糖香、甜香、火香等火功香,因為長期存放的緣故,也一早消失。

聞起來就是一股說不上來的幽沉老茶味,香氣明顯已經往下走。

嘗入茶湯,湯感的確醇厚,但沒有發揮出老叢水仙的最佳水準。

因為在喝慧苑老叢和水簾洞老叢的足火新茶時,湯感醇厚可比這泡2013老水仙驚艷多了。

整體感覺,這泡水仙除了看起來年份老,其它方面的優勢並不明顯。

就算茶湯表現勉強合格。

但從茶香來看,簡直走樣到不忍直視。

我們正在納悶,這泡水仙怎麼沒有品種特征,茶香為啥這麼淡?

帶茶過來的朋友表示,他聽別人說,喝老茶,不能像新茶那樣看重香氣。

完整版的說法是,年頭短一點的陳茶,也許還能留下幾分茶香。

而年份久遠一些的老茶,基本就是這樣,茶香已經退場,茶味才是絕對主場。

聽到這,麻花就知道,朋友肯定是讓人給忽悠了。

不論新巖茶、老巖茶,好茶的判斷標準都一樣,巖骨花香才是王道!

《2》

之前文章裡,有提到陳茶與老茶的香氣優勢。

和新茶比起來,陳茶香氣普遍內斂、悠長、深邃。

花香慢慢變得細幽,沉入水底。

少有沸水一沖,高揚花香立刻揚起的情況。

依靠發酵獲得的飽滿果香,也逐漸變得綿長。

老巖茶裡,極少會能聞出新鮮的蜜桃、蜜瓜等成熟水果的甜美鮮香。

取而代之的是深厚綿長的幹果氣息,類似新疆的吊幹杏。

鮮果成熟後,先不著急采摘,繼續在樹上掛果,等待自然風幹後再去摘下,這就是吊幹杏的來歷。

包括吊幹杏在內,幹果的香氣普遍不如新鮮水果來得濃鬱誘人,但聞著更綿長持久。

除了花香與果香的變化外,陳年巖茶還會擁有自己的茶香特色。

因為,在歲月的沉淀下,有一定年份的陳茶與老茶更易出現木質香、藥香、陳香。

雖說在巖茶的香氣比拼裡,新茶的香氣看點更多。

新巖茶,香氣更馥鬱、鮮明、直接。

茶香表達清晰,香型多元化特征明顯。

但從經驗看,優質老茶的香氣表現不會太遜。

聞著毫無茶香,隻剩一股陳味的老茶並沒有競爭優勢。

《3》

老巖茶還能不能喝出品種特征?

武夷巖茶的風味體系裡,一茶一味,各不相同。

品種特征《香氣與滋味為主》是每個不同巖茶品種的個性彰顯舞臺。

肉桂茶香辛銳,擁有招牌桂皮香,風味犀利,喝到尾水時咽下茶湯,茶水過喉會浮現明顯辛辣感。

水仙的蘭花香清新清幽,湯感醇厚綿柔,樹齡超過60年的老叢水仙,木質叢香濃鬱,湯感極稠極滑。

除了水仙、肉桂這兩大當家外,梅占的梅花香、金牡丹的梔子花香、金柳條的奶油香、北鬥的木質香、鐵羅漢的當歸藥香……

這些有個性、有辨識力的品種香,在巖茶香氣組合裡,必不可少。

不論新茶、老茶都不例外。

假設說,當你遇到一款老巖茶就像開頭提到的那樣,不論怎麼泡,都沒感受出茶香的存在。

甚至於,還從巖茶老茶身上喝到類似普洱陳茶的感覺,氣息略微沉悶。

對待這樣的茶,不妨借用下面這段經典評語來調侃。

巖茶隻有存得好,才有資格叫老茶。

要是儲存不當,跑氣嚴重,隻剩陳味,這樣的茶隻配稱為變質茶!

《4》

『新茶才適用國標,老茶得另設標準』

『鮮香醇爽是新白茶的標準,不是老茶標準』

『新巖茶才講巖骨花香,老巖茶隻註重陳韻』

類似的說法, 經常能在茶桌裡聽到。

其實,不論白茶還是巖茶,在標準體系裡,國標高於一切。

白茶國標,適用於所有白茶。

不論新茶老茶,不論春茶秋茶,不論散茶餅茶,都不例外。

巖茶國標,適用於所有武夷巖茶。

不論品種《水仙、肉桂、大紅袍》,不論火功《輕火、中火、足火》,不論山場,也不論存茶年份,均以巖骨花香為貴。

雖說在此之前,有專門推出過武夷巖茶的陳茶標準。

但那份僅僅是團隊標準,並非國標,也不是地方標準。

所以,在判斷巖茶品質好壞時,不必再糾結新茶與老茶的適用標準有何不同。

事實上,巖茶的風味標準裡,國標規定高於一切。

高於團體標準,更高於個人主觀臆測。

武夷巖茶的現行國標裡,有明確的巖骨花香規定,巖骨在前,花香在後。

可見,一流巖茶不能沒有茶香。

若說隻有新茶才有茶香要求,顯然是斷章取義,沒有可信度!

《5》

之前聽到過一個頗為犀利的拷問。

主題是,老巖茶是不是炒作?

『外面都在說巖茶三年是藥,十年成丹,陳二十年以上就是寶,這是茶商為了賣茶編出來的,還是真實情況如此,有沒有判斷依據』

不用多說,這肯定是假的。

因為這種民間版本的老茶神話,出處不可考證。

並且在茶圈江湖內,還同時流傳有不同版本的雷同說辭。

三年陳,五年好,十年藥;

巖茶三年出酸香,十年出陳韻;

巖茶隔年陳,三年飲,十年藏……

林林總總的說法,難以細數。

但它們的共性是找不著原始出處,也沒有科學依據背書。

說起來,極可能是隨口一編的產物。

但這些盲目推崇老茶的順口溜,哪怕誇得再天花亂墜,也經不起一句四兩撥千斤的拷問。

巖茶裡,拋開品質去談越老越好,沒有半點實質意義!

《6》

喝巖茶,老茶並非主流。

雖說,不排除有個別小群體,偏好老茶的口味。

但絕大部分普通茶客在喝巖茶時,會優先考慮三年以內《2022、2021、2020》的巖茶。

之前聽朋友提過,巖茶裡隔年足火茶再加上當年的新茶,才是最多人喝的。

動不動就十幾年陳的老茶,多數是噱頭。

面對這種高齡老茶,那些虛無縹緲的陳韻,沒有現實意義。

如果不能保證基礎品質,保證這泡茶喝入口不發酸、不變味、沒怪味。

那這些遠遠超過適飲期的老古董茶,還是別喝為好!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