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5年、7年以上的老巖茶,適合新手嗎?巖茶怎麼入門比較好?《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聽過一番近似玄學的話術。

有人說,真正厲害的喝茶高手,甚至能品出制茶師在做茶時的心情。

比如能從這個茶看出做茶人失戀了,或者這家剛好家有喜事。

因為巖茶是有個性的,有藝術特征的。

做茶心境最終會體現在茶葉成品上……

玄,真玄,聽著就跟算命一樣!

做茶技術發揮的好壞,的確會受心情影響。

就像燒菜做飯,心情差,沒心情炒菜,馬馬虎虎做出一餐來應付,味道隻能一般般。

但在心情大好,集中精力去完成烹飪時,能做出更加盡善盡美的風味。

用文藝點的話術來說,能從一道菜裡,品嘗出食物的溫度。

但大家千萬別弄混了兩者間的前因與後果。

如果你沒有長期固定喝某一制茶師的茶,對制茶師傅本人的性情與生活經歷也不甚了解。

那麼,通過一杯茶,我們能喝出來的隻能是茶香、茶味、茶韻的層次變化,談不上那些玄而又玄的內容。

在喝茶時,過分追求『玄學化』來展示自己的喝茶功力,聽起來太不靠譜!

《2》

昨天有茶友遇到件拿不定主意的事。

因為聽上去有些玄,他不知能不能信。

聽別人介紹,泡巖茶時新茶用蓋碗,老茶得用紫砂壺。

據說7年以上的老巖茶,用紫砂壺泡,能泡出深沉清幽的木質味。

試問,這能信嗎?

諸如此類的喝茶困惑,麻花可以教大家一招萬能公式應對——以不變應萬變。

茶友們不妨想想,香氣成型和什麼因素有關?

山場環境、原料老嫩、天氣變化、做青方式、焙火程度、茶樹品種、樹齡高低、存茶年份……

巖茶圈內,將茶香成型原因濃縮起來,繞不開山場香、品種香、工藝香、樹齡香等。

尋根溯源,某款巖茶之所以會發散出木質香,與泡茶工具沒有必然關聯,重點是看茶葉內部的香氣物質積累。

要是一款茶本身不含有任何提供木質香的芳香物質,哪怕換著花樣去泡茶,也出不來木質香。

就跟馬鈴薯蘿卜再怎麼烹飪,也做不出肉香味的道理一模一樣。

假設說,某款陳年巖茶在用白瓷蓋碗沖泡時,聞過蓋香、嘗過湯水、嗅過葉底,都沒有感受到木質香的影子。

但換了紫砂壺後,頓時木質香彰顯,這說明問題出在『壺』上。

這把用於泡茶的壺,早前肯定是用富含木質香的茶葉給『喂』飽了。

用部分茶客慣用的話術來講,已經養好的壺,哪怕不放茶葉進去,單單是清水也能帶有茶香。

這種顯著的茶香幹擾能力,是紫砂壺的『作弊』功能。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種『風味改善、增香增色』的泡茶效果,值得點贊。

但就個人而言,這種依靠陳垢積累換來的『茶味』,不太衛生。

出門在外,要是有人用一把從不洗壺《用完隻用清水一沖,泡茶前燙壺》,養出厚厚包漿的紫砂壺泡茶,那這樣泡出來的茶湯,實在是『無福消受』,喝不下去,寧願選涼白開。

個人願意以垢養壺,覺得『玩壺』為主,茶味表現倒是其次。

這種個人選擇雖說難以讓人理解與認同,旁人倒也無可指摘。

但在審評、鬥茶、各種比拼比賽等公眾場合下,因為紫砂壺會影響茶湯的原味,泡茶默認茶具以白瓷為主,極少會允許紫砂壺上桌。

《3》

從經驗看,7年以上的老巖茶哪怕不用紫砂壺泡,出現木質香也不稀奇。

巖茶裡,存放時間超過3、4年的陳茶與老茶,香氣本身就偏幽沉。

與新茶《1-2年左右》的茶香表現,截然不同。

和新茶相比,有一定存茶年份的巖茶,容易出現藥香、木質香、陳香等。

老茶的藥香,與部分巖茶品種自帶的藥香《比如鐵羅漢的當歸藥香》不同,聞起來會更加悠悠揚揚的,類似多種根莖類藥材中和起來的香氣,很有閱歷感。

而鐵羅漢的品種藥香,聞起來更單刀直入、直來直去,香氣表現更鮮明。

老茶的木質香,也是如此,聞起來類似植物纖維自然老去的氣味。

與老叢水仙的木質叢香《依靠樹齡實力積累而來》截然不同,木質叢香會更有穿透力。

像穿過一片古老森林,呼吸吐納之間都是老樹們發散出來的深邃、沉著、有力量的木質香。

巖茶的香氣,會隨著存茶時間的遞增,發生改變。

最明顯的規律是,在沒有重新燉火前提下,存放時間越久,巖茶身上的焙火氣息越弱。

那些依靠焙火產生的焦糖香、烤堅果香等,越放越淡。

這種變化是不可避免的。

畢竟茶葉隻是草木之軀,紙包不住火,無法讓這些焙火氣息長期停留。

另外,巖茶的存放年份越老,茶香越沉鬱、內斂。

很少會擁有類似新茶時期那樣馥鬱、明媚的茶香。

像黃觀音、金牡丹、瑞香、奇蘭等,放久之後,陳茶的花香遠不如新茶。

對這些以茶香馥鬱為賣點的品種茶而言,主流上不提倡儲存。

《4》

當然,巖茶的香氣轉變,遠不止火功香。

巖茶在做青發酵後常會出現的果香,也會隨著存茶時間遞進,慢慢產生變化。

很多時候,在新茶剛褪火時,或許還能在某款巖茶身上邂逅到鮮甜飽滿的蜜桃、蜜瓜、油奈、黃杏之類的果香。

但經過存放後,老茶的果香更接近風幹、幹癟的幹果香,果香雖說仍有保留,但張揚程度大不如前。

雖說不排除個別表現卓絕的『極品』老巖茶在存放超過7、8年後,還能感受出品種特征,做青好極了,焙火好極了,儲存棒極了……

但現實情況很赤裸裸,這樣的極品老茶可遇不可求。

大多數時候,對絕大部分巖茶品種而言,存茶時間越是久遠,品種特征《尤其是品種香》會越來越模糊,變得雌雄難辨,喝著就剩一股陳味。

按照武夷巖茶的香清甘活、巖骨花香等通用指標,拋開別的不說,在茶香上已經輸給了新茶一大截。

因為湯感醇厚綿柔,風味獨到的緣故,也有不少老茶客鐘愛將水仙、鐵羅漢、水金龜等『水路』表現好的茶,存幾年後再喝。

但考慮到老巖茶的水很深;

考慮到巖茶香氣、滋味等綜合風味最佳期;

考慮到很多新手未必能喝得懂老茶;

考慮到市面上的精品老茶存量少,『坑』很多……

所以,如果你剛開始喝巖茶沒幾年,不建議盲目跟風喝老茶。

對待老茶,慎重選擇才是穩妥之舉!

《5》

新手喝巖茶,建議采取『保守策略』。

穩紮穩打,先打牢基礎再說。

如果連香清甘活還沒喝懂,連新茶也沒喝過幾泡。

就一下子躍進,挑戰7年以上的老巖茶,自己未必能駕馭得了。

畢竟,不論是什麼茶,基礎買茶規律不會變。

存茶年份越老,能做到三合一《儲存規范、年份真實、山場與工藝出色》的精品茶,數量越是稀少。

萬一自己遇到的茶,已經存壞變味, 帶有濃濃陳味與悶味。

但換了一把吸香效果突出的紫砂壺沖泡後,一切了無痕跡。

在不知不覺間,將這樣的變質問題茶飲下肚,豈不是很糟心?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