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巖茶圈內有一種冤,叫你的茶悶了會苦,所以不是好茶。
此等莫須有的罪名,不論哪種茶都逃不過。
哪怕巖茶圈內能與『牛肉』齊名的慧苑老叢水仙。
慧苑老叢,身為正巖水仙的至尊,山場位置極核心。
但依然有人往慧苑老叢上潑臟水。
理由是,哎,上次剛泡了慧苑老叢,悶了以後茶味發苦,不像正巖。
講真,以悶泡後茶味濃苦給一款巖茶定罪名,簡直含冤莫白。
試問,有哪些茶能做到,一開場就悶泡坐杯,但茶味不濃不苦?
那種悶了之後,依舊沒有茶味的巖茶,還能要嗎?
蓋碗泡巖茶,該不該悶,該從第幾沖開始悶?
這一籮筐問句,還得逐一來厘清。
《2》
一、慧苑老叢坐杯之後茶味濃苦,不是正巖?
慧苑坑,三坑兩澗之一。
要說慧苑坑不是正巖,那天底下就沒有正巖茶了。
再說了,在極端悶泡下,但凡不是內在茶味『空洞洞』的茶,基本都會被泡苦。
舉個例子,8克幹茶,110毫升蓋碗,註入沸水後加蓋悶2分鐘再出湯。
按這樣操作,泡出來的茶湯絕對是妥妥的濃茶。
理應能泡出十來沖的茶湯滋味,一次性大量濃縮在頭道茶湯裡,舉杯飲入,茶味哪能不濃?
滋味哪能不苦?
以悶泡後茶味濃苦,冤枉慧苑老叢不像正巖,簡直要鬧出六月飛雪。
斷言一款巖茶是不是正巖,不能用濃苦為依據。
茶味的濃淡,大可通過沖泡方式調整。
想喝淡一些,別那麼濃,僅需減少投茶量,加快出湯時間就成。
但正巖與否,得看茶香、茶湯的具體表現。
正巖山場內,整體小氣候環境相對清涼。
慧苑廣袤,有章堂澗穿坑而過,坑內水系充足,產出來的巖茶風格普遍湯醇水滑,滋味綿柔,內勁深藏。
連喝幾杯下肚,口腔內的回甘生津、唇齒留香體驗很是美妙。
甚至,還能出現清冽清涼的陣陣回味,喉間像是迎來一陣清風,緩緩拂過。
習習清風生的意境,差不多也就如此。
《3》
二、正巖茶悶濃了後,該怎麼區分?
山場環境對巖茶風味影響很大。
尤其正巖茶VS外山茶,兩者之間像是隔了鴻溝,差別甚遠。
不論快出水,還是悶泡,它們的差距都擺在那,不會變。
內質豐沛,養分充足,茶味多元的正巖好茶,即便在悶濃泡苦之後,湯感依舊是醇厚稠滑無比的。
經過悶泡後,茶湯濃度遠超平均適口標準,入口時能嘗出明顯苦味,但在濃苦之後,依舊能體驗到好茶的回甘生津,唇齒留香等。
這種濃苦在飲茶之後,還能化得開,勉強還能讓人接受。
但天生苦澀物質含量高,刺激性強烈的劣質茶,情況截然相反。
經過悶泡濃縮後,茶湯苦味、澀味、澀麻等系列負面茶味體驗一應倍增。
喝下一口,苦澀極強,甚至感覺到舌頭被澀到發麻,舌苔變厚。
茶湯不醇,湯感不滑,濃苦澀苦過後也沒有回甘生津。
更談不上香氣落水、茶香持久、唇齒留香等體驗。
這樣澀重苦湯,不論再怎麼換著花樣去喝,都不能博來半點好感!
《4》
三、久悶不苦,就是好巖茶?
事實上,那些怎麼悶都不苦的茶,反而最能唬人。
近些年在圈內,不乏這樣的賣茶話術。
推銷產品時,不講山場,不談工藝,不論火功,不分儲存。
一味反復強調的話術,僅有一點——我這茶泡不苦,任你怎麼去悶泡,怎麼去折騰,茶味也不會濃苦。
很多茶小白一聽,正中下懷,剛好自己不擅長沖泡,買這樣的茶回去最省事。
但今天麻花要戳破一點真相,久悶之後,不濃、不苦、不澀的巖茶,絕對有貓膩。
隻有茶味特別單薄的茶,才會如此。
比如,幹茶焦條明顯,內質徹底焙空的問題茶。
早年間,流行一火遮百醜的說法。
苦澀刺激強烈的劣質茶,有人會將它們特意焙成高火,借助極端焙火,劍走偏鋒,焙掉苦味、焙掉澀味。
但最終結局是,茶味極其寡淡乏味。
泡茶時,非悶泡坐杯,不能泡出茶味。
泡茶時,基本『捱』不到三沖四沖,茶味立刻淡如水。
這種悶不苦的茶,單調乏味極了,還不如直接喝涼白開省事!
《5》
四、蓋碗泡巖茶,要不要悶泡坐杯?
坐杯一說,在福建各地都很常見。
泡茶時,往茶具內沖入沸水後,不著急立刻茶水分離,而是讓茶葉在熱水裡『坐』一會,慢慢泡個熱水澡。
此舉,稱為坐杯。
當然外省更通俗常見的說法是悶泡。
坐杯即悶泡,悶泡即坐杯,兩者是同義。
雖然,好茶不怕悶。
優質巖茶即便坐杯,也不會像劣質茶那樣出現澀苦,麻嘴,甚至飲茶鎖喉等茶味刺激。
但日常喝茶, 好茶不急於一時悶泡。
大多數情況下,快速出湯,才是蓋碗泡茶的王道。
至於悶泡嘛,唯有兩種常見情形才用得著。
一是專業審評試茶。
有去過鬥茶賽的茶友,應該都很清楚。
巖茶的審評泡法,與日常沖泡明顯不同。
審評時,110毫升蓋碗,投茶5克,一般隻泡三次。
浸泡時間分別是悶2分鐘、3分鐘、5分鐘,在一堆悶濃的茶湯裡,快速篩選孰優孰劣。
但這種審評法,更適合專業人士《比如評茶員等》操作。
普通茶客試茶,更建議用日常泡法。
一款新茶拿到手,按自己平常最熟悉的泡法去沖泡。
在熟悉的模式裡,更能清楚知道這款茶究竟適不適合自己!
二是茶味被泡淡之後。
曹操寫過,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運用到巖茶沖泡上,一款茶哪怕再耐泡,也會有泡淡的一刻。
或許在快出水的泡茶模式下,內質豐沛的正巖茶,能輕松實現七沖八沖不變淡。
但泡上10次,甚至更多次數後,情況就說不準了。
一旦到了尾水,快出泡出來的茶味下降後,必然要適當坐杯。
多悶一會,榨幹剩餘茶味,才算徹底不浪費!
《6》
從某位閩南朋友那,聽來一個新鮮的泡茶姿勢。
按他的習慣,蓋碗沖泡巖茶,前7沖基本都是快出。
然後,第一沖留下來,先不喝。
7沖之後,進入尾水階段,可以『自由發揮』。
悶多久,要不要瀝幹茶湯,全憑心情。
畢竟,一連喝入幾杯茶水後,喝茶已經喝到盡興。
偶爾還會嘗試將泡淡的尾水《熱茶》,混搭涼透的還魂湯,也能嘗出不一樣的茶味。
一言蔽之,好茶不急於悶泡與坐杯。
不論怎麼看,日常喝茶,快出水才是蓋碗泡巖茶的主流!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