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巖隻有肉桂,沒有其它品種的巖茶?實拍圖告訴你真相。《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走訪馬頭巖的小山場時,發現一片很有意思的水仙。

樹形很奇怪,和其它地方看到的有所不同。

目測過去,樹高起碼在三、四米以上。

保守估計,這片樹齡肯定超過高叢。

說不準,甚至已經『近老叢』。

但奇怪的是,這片水仙的枝幹,卻是細細長長的。

平視過去,幾乎看不到樹冠。

唯有抬頭望去,才能看出頭頂的綠蔭。

這是怎麼回事?

再給大家補充一個細節。

此處並非迎風口,地形相對開闊,沒有所謂穿堂風效應影響。

按道理,這片水仙在紮根生長多年後,應當舒展開來才對。

怎麼如今看來,卻有幾分束手束腳的感覺?

見狀,趕緊拉住的那位馬頭老友。

請這位馬頭巖的『活地圖』,好好講一講。

《2》

那位80後的馬頭老友表示,具體樹齡他也說不準。

反正他們還沒從景區遷出來前,從很小的時候開始,這片水仙就已經存在了。

按長輩的說法,這片應當是60-70年代左右種的。

因為,那是特殊期,連茶樹種植都很有特點——密!

當時不是追求高畝產麼?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膽。

為了追求畝產,所以那段時間在種茶時,會種得密一些。

反正在當時,茶苗又不用花錢。

更正一下說法,當時茶山、茶地還沒分給各家。

茶樹種植、茶園管理、制茶生產,統一由生產隊負責。

連買茶苗,也是生產隊出錢,用不著個人。

為此,那段特殊時期種下來的茶樹,普遍都種得比較密。

當初還是小苗時,看不出影響。

但過了十來年,茶樹漸漸長高、長大、主幹變粗後,彼此之間就長得很擁擠了。

用專業說法是,生存空間被搶占。

於是乎,這批水仙在種下後,在殘酷的自然競爭下,它們的生存重點是和相鄰茶樹爭搶領空。

唯有如此,才能奪得采光權,供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

最終,我們在看到這片水仙時,才會感覺它們的枝幹較細。

整體看著,細細高高的,樹冠並不是特別枝繁葉茂。

《3》

按照那位茶農的說法。

這片密種的水仙,估計間隔1.5米的位置,就種了3棵茶。

但按照現在的做法,茶苗與茶苗之間,留出一米線更好。

預留適量生長空間,更利於茶樹後期舒展。

當然,在幼苗期密種後,後期仍有方法可以彌補。

像種花那樣,後期進行分盆。

將多出來的茶樹挖出來,再移種他處即可。

這樣就能確保茶地裡的茶樹,疏密有致。

而這片水仙估計在當時沒能及時分植,隨著樹齡加深,根系紮根深遠,挖出來移植需要大動幹戈,損傷根系,耗費人力。

於是乎,就保留到了今天。

和種植間距疏密有致的茶樹相比,密種出來的茶,口感飽滿程度或多或少會有一定差距。

這也從某個側面說明,買茶不能迷信單一元素。

買巖茶,不是山場正就一定品質好,還得看工藝。

同理,買老叢水仙,不是樹齡老就一定風味出色,還得看茶園管理方式。

當然,具體到一款老叢水仙是怎麼做出來的?

它又生長在哪片小山場?

平時采用了怎樣的管理種植方式……

這些源頭詳盡信息,對廣大茶客而言,不得而知。

但也用不著心急,喝茶嘛,好喝才是王道。

起碼對老叢水仙而言,湯感醇、叢香顯露、茶味厚實、久泡不淡……

符合上述要求,方才具備性價比!

《4》

走過那片頗具時代特色的水仙茶樹後,轉念想到一個問題。

在很多茶客眼裡,馬頭巖這三個字,時常與肉桂相連。

久而久之,無形當中,讓廣大新手茶客產生了這樣的錯覺。

『馬頭巖裡種的茶樹,統統都是肉桂!』

其實這是錯的。

和水仙相比,肉桂才爆紅了多少年?

從當年天價茶葉蛋新聞橫空出世《2008年前後》,帶火了牛欄坑肉桂算下來也不過十來年。

哪怕再早一些,從80年代陸續推廣種植肉桂算起,也不過三、四十年。

但水仙在武夷山的發家歷史可不同。

雖說水仙的原產地不是武夷山,但它在清朝時期就已經被廣泛引進種植,成名已久。

據不少老一輩的茶客回憶,很早以前,水仙茶一度是烏龍茶的主角。

當時買茶,花名不像今天那麼豐富,包裝也不像現在那麼復雜繁瑣。

但閩北水仙茶、水仙烏龍等,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裡,頗有名氣。

在那時,知水仙者眾,知肉桂者少之又少。

論資歷,肉桂可沒法和水仙相比!

考慮到水仙的品種天性,小喬木茶,樹齡越老,主幹越粗。

達到高叢、老叢樹齡要求後,叢香突出,湯感醇厚,頗受老茶客喜歡。

十年種樹,百年育人。

得到一批高叢、老叢茶樹,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得靠漫長積累。

即便在『馬肉』成名多年後,茶農們也未必舍得換掉自家茶地裡的水仙,紛紛改種肉桂。

所以,所謂馬頭巖隻有肉桂,沒有其它茶樹品種的想法,大多是新手誤解。

一旦知曉了武夷巖茶的品種發展史,答案便不言而喻。

《5》

除了水仙、肉桂外,馬頭巖還有不少品種茶。

比如,奇種。

依靠茶籽有性繁殖的奇種,遍佈各大山場。

茶農先民最早在做茶時,沒有特意栽培良種。

采茶做茶,以奇種為主。

或者說,早前的無性扦插繁殖手段,沒有今天那麼普遍。

為此,各家祖輩傳下來的老茶地裡,多多少少帶有幾片奇種地的情況,一點也不稀奇。

比如,安溪種。

早二十多年前,安溪鐵觀音究竟有多火,想必老茶客們都還有記憶。

在鐵觀音大火的那些年,武夷山當地也有不少茶農,引進安溪茶種《包括黃旦、毛蟹等》。

上次去馬頭巖,就看到過一片老樹毛蟹。

葉片細窄偏圓,長得頗有特點。

再比如,新品種。

茶科所新培育出來的黃觀音、金牡丹、瑞香等。

這些新品種茶,大多茶香高揚馥鬱。

喜歡喝香的茶客,一喝就能愛上。

並且,正巖小品種,茶香高揚且不失格調,湯感還很厚實,頗有賣點。

隻可惜,在肉桂大火的這些年,茶農們但凡動了改種的念頭,常會拿這些品種茶開刀。

畢竟它們的根基不如水仙、梅占等老品種穩。

以至於,現如今保留在正巖的品種茶,越來越少。

物以稀為貴的情形下,出現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局面,倒也不稀奇。

《6》

近些年,馬頭巖肉桂很火。

論名氣,估計『馬肉』僅次於『牛肉』《牛欄坑肉桂》。

甚者,對不知內情的新手來說,會將『牛肉』、『馬肉』並列。

畢竟在民間,牛與馬常常相連,地位不相上下。

之前在某個直播間,就看到這樣的情況。

一罐250克半斤裝的牛欄坑肉桂,要價百元出頭。

而同規格、同包裝、同廠商出品的馬頭巖肉桂,定價也是百元出頭。

雖說,按這樣的超低優惠價,不論牛馬,都不可能買到正巖的。

但商家這定價策略,未免顯得太外行。

在巖茶圈子裡,馬頭巖的地盤比牛欄坑大得多,馬肉的產量也遠高於『牛肉』。

論江湖地位,借用武夷山胡歌的傲嬌金句——世界上隻有兩種肉桂,一種是牛肉,一種是其他肉桂。

為此,將馬頭巖肉桂和牛欄坑肉桂的價格定在同一起跑線,一看就太假。

屬於做戲沒有做全套。

除了騙過新手小白外,稍有喝巖茶經歷的茶客,一眼就能看出貓膩!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