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名叢雀舌,藏在茶人心底的白月光,那一抹茶香跨越千年而來!。《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一般人提起雀舌,通常會在前面加上前綴。

『武夷』或者『巖茶』,稱其『武夷雀舌』,或者『巖茶雀舌』,以免與綠茶雀舌混淆。

身為名叢,武夷雀舌,葉片特別細小,微微有些弧度的彎曲,像極了麻雀的舌頭。

正因如此,在眾多巖茶品種中,茶客們對它存了深刻的印象,對其評價曰,『茶如其名,太好記了,哪怕沒喝過,耳聞一次便能記住』

其實,喝過之後,印象更深。

那股妖嬈的脂粉香,著實令人難以忘懷。

遺憾的是,武夷雀舌雖是珍稀名叢,身份特殊,個性鮮明,也武夷山也並非罕見,卻少有在茶客的尋茶單裡出現過。

畢竟在肉桂、小品種、老叢水仙三分天下的局面裡,古老的名叢日漸式微,已成定局。

今晚,白天剛與雀舌茶園約會過的村姑陳,想好好跟你們說道說道,雀舌的好,以及雀舌的妙。

遠非葉片似鳥喙那麼簡單。

《2》

論出身,雀舌是名門之子,身份顯赫。

列位看官可能不知道雀舌,但肯定知道在九龍窠裡的六株大紅袍母樹,那是武夷山遊客必去的網紅打卡地。

我們今天的主角雀舌,便與那大紅袍母樹有著真切的血緣關系。

有兩個關鍵性的憑據。

一,是《武夷巖茶名叢錄》裡記載,雀舌,原產九龍窠;

二,是據考證,雀舌是上世紀80年代初從大紅袍第一叢母株有性後代中選育而成。

由此推斷,雀舌,並非像黃觀音那樣出身平民,它是貴族,是天皇貴胄,它擁有皇家血脈,是母樹大紅袍的後代。

它的先祖,早早地立於九龍窠崖壁上,閱盡了武夷山的物種變遷和風土變化。

它的血液,裡流淌著貴族的基因,它的身份彰顯著家族榮耀。

千金之子,金馬玉堂。

《3》

其次,關於雀舌,茶界褒貶各半。

有贊它香氣特殊,脂粉香柔媚的,也有直指它愛偷懶、慢性子、後知後覺的。

這些評價,緣於雀舌這個品種本身,是武夷巖茶品種裡的特晚生種——別的茶都采完了,它還不緊不慢地伸著懶腰。

以今年為例。

八仙黃觀音這些是第一批采的,水仙肉桂是五一節左右采的,而到了五月中旬,十五號左右,茶農姐姐打電話給我,說,這兩天要采雀舌了,你要不要來看?

看,雀舌整整比別的巖茶,晚采了半個月,甚至以上。

這是雀舌的性格,卻不想成就了它的優勢,也許,茶葉家族裡也講究性格決定命運。

在武夷巖茶的茶樹品種裡,一般來說晚生種要優於早生種——晚成熟的茶樹汲取的養分更充足,好茶不怕出場晚。

年年的春茶季,雀舌的新芽嫩葉們,慢慢地舒展,一點一點地成熟,為自己儲存蓄勢待發的能量。

那些長出的葉片細小鮮嫩,卻是最濃縮的精華。

《4》

這裡要歪一個樓。

另有一款名叢,也是特晚出場,名喚『不知春』,意指發育晚,采摘時間晚,沉睡到連春天來了都不知道。

鑒於它也屬於晚生種,遂有人把不知春與雀舌混為一談,認為它們倆是同茶不同名。

其實並不是。

雖然不知春和雀舌同是特晚生種,也同是名叢,卻並無關聯。

《武夷巖茶名叢錄》裡記載,不知春的母樹在流香澗、天遊巖一帶。

而雀舌的母樹在九龍窠,兩者的出身地且不同,如何能混為一談?

出現這等常識性錯誤,絕非空穴來風。

蓋因商業二字作祟也。

畢竟,從商業利益的角度出發,一款茶有新名字,有故事可講,茶名新奇,才會擁有好銷路。

故而,相對較常見的雀舌裝進了相對不常見的不知春的泡袋,才可以魚躍龍門,產生翻倍的商業利潤。

遂,大把人,把雀舌當了不知春。

且這風氣還在擴散,引得真正的不知春茶農,愁眉苦臉,拼價格隻能是輸。

《5》

講了這麼多雀舌的好處,其實都隻是外圍 。

它最重要的一個氣質,其實是它的香氣。

在巖茶江湖裡,如果要爭香鬥艷,當屬後期培育的那些高香小品種們。

《梔子花香的金牡丹,蘭香沖天的黃觀音,玫瑰花香風情萬種的黃玫瑰,桃香甜蜜的春桃……》

畢竟,它們的誕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彌補武夷巖茶土生品種香氣上的不足。

但是,雀舌是不會讓它們專美於前的。

在武夷名叢裡,唯雀舌可以與眾高香品種一較高下——花香艷麗又不失甜美,有茉莉花香,有桂花香,有玫瑰花、有蘭花香…..,茶到濃時,李麻花還別到過幾分荔枝蜜的甜香。

這般的花香紛紜而果香馥鬱,在武夷茶界裡,也是很有特色,很能獨擋一面的。

所以,雀舌能俘獲一大幫的粉絲,且新茶友老茶客都有。

《6》

如果,雀舌做不出香來,在茶農看來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

曾經我在武夷山遇到一個黃村的做茶人。

很多人都知道,黃村人善鉆研做茶,制茶經驗豐富、技術穩定,而且擅長做香。

就像建甌人擅長做肉餡的光餅。

這位黃村籍制茶師很熱情,拿了很多品種茶出來給我們喝。

有黃觀音、金牡丹、瑞香,分別泡出來,那一次,艷香高揚在茶桌。

不得不說,他確實把每款茶的品種香氣做到清晰分明,喝過一遍之後,閉著眼也能分出誰是誰。

席間,有人問了一句,『你有雀舌嗎?

他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有,自家茶園裡就有種雀舌,可是這兩年做出來的茶都不夠香,拿出來泡給客人喝,人家會覺得它不是雀舌』

於是就深藏起來,留著拼大紅袍去。

《7》

雀舌,在武夷巖茶的大家族中,有性格,有品味,且珍貴。

它是藏在很多老茶客內心裡的一抹白月光。

哪怕現在市面上不缺香氣特色的巖茶,但是,能香出內涵、香出高級的不多,雀舌算一個。

如果,你嘗過那一口含香的茶湯,註定是要被它俘獲的。

那是秦淮八艷籫在發間的那朵玉簪,被酒汽一熏,被體溫一蒸,便香氣柔媚而飄揚四方。

引得文人墨客們,眼迷神餳。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