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班學成歸來,分享5道茶藝題,你能答對多少?《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位外地朋友,出於個人興趣愛好,前段時間報了個學習班。

專門學茶、學茶藝、學沖泡。

因為大環境特殊,最近她在家裡上了好幾節線上課程。

按她的話來說,有一朝回到學生時代的錯覺。

自從她報班後,隔三差五就有不少學習任務。

先是手寫抄錄《茶經》,摘抄古代茶詩。

最開始正處於新鮮勁時,隻感覺報班學茶特別陶冶性情。

但後來感覺慢慢變了味。

因為到後面,買了幾次體驗茶樣包,和天南地北的學員們,一起雲喝茶。

但喝了幾次下來,發覺也就那樣,茶味談不上驚艷,隻是普通入門款。

最近還加了新內容——做茶葉知識練習題。

刷了三、五天題庫後,那位朋友隱隱感覺不對。

於是乎,她將個人認為有爭議的題目,發了過來。

讓村姑陳幫幫忙,『參謀』一二。

《2》

第一題,老茶壺泡,嫩茶杯沖。

民間有老茶壺泡,嫩茶杯沖的說法,原因是《D》?

A、粗茶用壺沖泡利於保溫,促進茶味釋放

B、粗茶缺乏觀賞性,杯泡觀感不佳

C、細嫩好茶用玻璃杯泡,形態更一目了然

D、以上選項選對

看完題目,很能理解朋友的想法。

從實際喝茶體驗看,這道題目的立意與現實有偏差。

這道問答題的潛臺詞,含有好茶以原料細嫩為貴的說法。

但現實情況,並非如此。

即便以原料細嫩出名的綠茶,也有包括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采摘相對成熟葉片為原料制茶的個例。

更何況,閩北烏龍茶的大紅袍、水仙、肉桂等,更是以開面采為主,不含芽頭,要采摘葉片相對成熟的茶青。

要說高檔好茶清一色要求原料細嫩、細芽嫩葉,未免與制茶事實不符。

再說,原料細嫩的茶葉,也不是用玻璃杯沖泡就好。

或許,對龍井、碧螺春等綠茶來說,用玻璃杯泡不過是疏松平常。

但對白茶裡的白毫銀針,紅茶裡的金駿眉等外形細嫩,以特定樹種的單芽制成的名品而言,泡茶時還是更建議用白瓷蓋碗沖泡!

第二題,新茶特征。

新茶的主要特點是《D》?

A、條索緊結

B、滋味醇和

C、葉質柔軟

D、香氣清鮮

單從明面上,新茶香氣清鮮,仿佛最接近標準答案。

但轉念深思一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試問,難道新茶就不要求條索緊結?

條索狀的茶葉,以武夷巖茶和正山小種為例,它們在加工時需要將茶葉進行揉捻,揉成繩索一般的造型,專業術語稱為『條索狀』。

而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等茶葉,在加工時不揉捻、不整型,僅是萎凋與烘幹為主,最大程度保留下茶葉天然外形模樣。

對揉捻成條索狀的茶葉而言,條索勻稱緊結是必備要素,若是遇到揉捻不緊的情況,說明做工太差。

再看『滋味醇和』這一評價,估計不少茶客第一眼看到這個形容詞,會將其聯系到陳茶、老茶身上。

其實不一定,不少後發酵的黑茶,諸如六堡、熟普等茶葉,它們即便新茶剛剛加工出來時,茶湯滋味也是相對平和醇和的。

這是由原料、工藝等因素共同決定的。

後發酵的黑茶,即便是新茶,在茶味清新、茶香清鮮等方面與綠茶遠遠不能相比。

另外,葉片是否柔軟、柔韌,得看原料采摘老嫩程度。

優質好茶的茶青鮮葉內部,養分豐沛,葉質普遍柔軟。

不至於像粗麻佈那樣,纖維粗老,質感粗糙,養分風味一早已經流失。

總結來看,新茶的特征究竟是什麼,不能簡單三言兩語概括。

得先明確范圍,它究竟是哪一種茶,才有談論新茶風味特征的可行性!

第三題,泡鐵觀音的茶水比例。

沖泡《B》時,茶水比例應當是1:20?

A、白茶

B、鐵觀音

C、綠茶

D、緊壓茶

與前一道題目的問題相似,這道題同樣沒有給出前提范圍。

用什麼茶具沖泡?

是蓋碗、茶壺、玻璃杯、保溫杯、煮茶等,一概都不知。

直接一躍而過,討論茶水比例又有何意義?

如果是用玻璃杯泡鐵觀音,按照標準答案裡給出的1:20茶水比例,浸泡三、五分鐘後,泡出來的茶湯早已經過濃過苦!

再說,即便明確前提,用蓋碗沖泡。

並且不刻意悶泡,盡量快速倒出茶湯。

那麼在用白瓷蓋碗沖泡鐵觀音時,茶水比例也不應如此。

按某位閩南老友的說法,他泡傳統風味的鐵觀音時,基本一次放8克。

110毫升蓋碗內,投入8克一泡鐵觀音,在他眼裡,茶味表現恰恰好。

要是參考1:20的茶水比例,往裡放入5克左右的幹茶,滋味感會偏淡。

這樣的茶水比例,用在蓋碗泡白茶時,會更加妥當。

標準容量的110毫升白瓷蓋碗泡白茶,不論新茶老茶,不論春茶秋茶,不論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投茶5克足矣。

投入幹茶後,註入沸水,快速合蓋出湯,在前六、七沖左右,盡量爭取快出水。

更能泡出濃淡適宜、鮮香醇爽的茶湯風味!

第四題,茶斟七分滿。

往客人杯中分茶時,應倒幾分滿《C》?

A、五成

B、六成

C、七成

D、八成

俗話說,茶斟七分滿。

乍一看,這道題完全沒難度,淺得很。

但轉念想想,這樣的問答容易讓人思想僵化。

喝茶這件事並不需要這麼呆板、不知變通。

用公道杯分茶,除了茶斟七分滿,還有不少細節。

比如,盡量均分茶湯。

有時遇上在場喝茶人數較多,有接近5、6人同時喝茶。

用蓋碗泡出一沖茶湯,正準備分茶。

若客人茶杯容量在50毫升左右,每人杯中分入七分滿,茶水會不夠分。

分到最後一兩人,估計隻能分入兩、三成滿,未免有厚此薄彼之嫌。

分茶這件事,好比分蛋糕。

人多時,哪怕每人杯中少分一些,隻分五分滿,也要確保均勻分配。

孔夫子有雲,不患寡而患不均。

人少時,分茶相對從容些,每人杯中倒入七、八分滿即可。

當然,公道杯內多出來的茶湯也不要浪費。

舉杯喝過一輪茶水後,可根據具體情況續上茶水。

倒茶分湯5分滿、7分滿、8分滿,不過是大約估算。

錙銖必較,在意這一兩分的茶水,喝茶過程未免太心累!

第五題,應季調飲。

喝茶可根據季節變化調飲,如冬天、春天、夏天分別適合加《A》。

A、生薑、魚腥草、貢菊

B、肉桂、貢菊、藿香

C、藿香、金銀花、生薑

D、魚腥草、薄荷、杭白菊

說實話,個人不認可這個問題的出發點。

好茶用不著加料調飲,直接清飲便是。

簡單清飲,更能喝準原汁原味。

加料進去,反而幹擾了一泡好茶的本真香氣、滋味。

再說,魚腥草這一地方性特征明顯的草藥,非西南地區的人民,很難吃得慣。

很難想象,往西湖龍井、牛欄坑肉桂、太姥山高山白毫銀針裡加入一把魚腥草,最終混合出來的茶湯是怎樣的黑暗料理風味!

諸如生薑、魚腥草、薄荷等氣息濃鬱之物,哪怕是少量加入,也會產生強力『遮擋』效果。

將茶葉自身的花香、果香、清香等諸多香氣,遮掩得嚴嚴實實。

風味怪異、讓人喝不慣,僅是其一。

怕的是加料之後,掩蓋了劣質茶的明顯缺點。

比如,一泡已經發酸變質,生出悶味的紅茶,不適宜再飲用。

直接沖泡出來的茶湯,又酸又悶,讓人難以咽下。

但加了貢菊、薄荷等進行增香調味後,稀釋掉酸味與悶味的存在感。

容易讓人不明就裡,一杯接一杯喝下有損健康的變質茶!

《3》

這5道茶藝題,僅是代表縮影。

學茶時,不建議大家隻學理論。

甚至,盲目照搬這些所謂的標準答案。

因為,標準答案,未必真的標準。

喝茶這件事,很多時候談不上孰對孰錯。

與茶相關的討論,經常是爭議很大,難以找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

答案,僅用參考。

是真是假,還得看個人怎麼想。

盡信書,不如無書。

學喝茶,不能單看這些所謂的茶藝培訓題。

從一杯接一杯茶湯裡,細品茶香、茶味、茶韻,才是切實可行的方法!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