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原來還分小葉、大葉?分享巖茶冷知識,老茶客都不知道。《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巖茶圈內給一款茶取名,『巖』和『桂』的重復率很高。

大約是圈內不少同行喜歡借用成語來給茶起名。

以肉桂為例,翻遍成語詞典。

找出褒義的、朗朗上口的、和『貴』相關的詞,就能直接套上。

於是乎,難能可桂、富桂榮華、桂不可言……

這一系列成語茶名,紛紛湧現。

於老茶客們而言,這倒是心照不宣。

茶名裡帶個『桂』字,說明這款茶的品種是肉桂嘛。

但如果是小學生認字,就要徹底被帶偏了。

近些年,肉桂正當紅。

馬頭巖肉桂、牛欄坑肉桂、蜜桃香肉桂、奶油香肉桂等,巖茶粉們早已耳熟能詳。

但肉桂愛好者們或許有所不知,在肉桂身上,還能探索出不少不為人知的冷知識。

比如,肉桂分小葉肉桂、大葉肉桂。

除了武夷山當地茶農,或者從事育種栽培這塊的人以外,能知道小葉肉桂的人可不多。

《2》

上一回我們去武夷山。

走了牛欄坑,爬了虎嘯巖。

再訪桐木關,又去了一趟馬頭巖。

回程那天上午,最後的行程安排是去看雀舌。

不湊巧的是,那家雀舌的茶農姐姐不在本市,沒法帶我們入山。

於是,咱們就按照提示,一路摸索。

過了一個橋,經過一棵歪脖子樹。

穿過窄道後,有一排很高的水仙。

『就在那片水仙後面,就是我家的雀舌了』

對茶農來說,去自家茶山,就像逛自己的後花園。

一草一木,都很熟悉。

但我們就不一樣了,剛過了橋,就已經找不到方向。

哪怕後來現場視頻連線,還是弄出了一個烏龍——認錯了茶。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那會是末伏,好幾天沒小雨,又幹燥又熱。

出門一趟,瞬間會熱得滿頭大汗。

好不容易,看到那片水仙後面,分佈著一片葉片小小的品種時,心裡特別欣慰。

呀,終於讓我找到了你,葉片小小的雀舌。

沒想到,剛拍照給茶農看,她又急了。

『這不是雀舌,雀舌還要再往走』

那這是什麼?

葉片也挺小的。

『肉桂啊,你仔細看,它的葉子是不是卷卷的』

的確如此,但它這葉片怎麼這麼小,和我們在牛欄坑、馬頭巖、虎嘯巖看到的肉桂都不一樣?

『那是因為這是小葉肉桂!』

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小葉肉桂。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這種峰回路轉的心情,最適合用這句名言概括。

《3》

粗略看去,小葉肉桂和雀舌的確有相似處。

最大的相同點,在於『小』字。

巖茶品種雖多,但葉片如此嬌小迷你的品種,著實不多見。

但那天讓我們一次性碰上了這倆。

分別摘下小葉肉桂和雀舌的茶青,準確來說,眼下這個時節,茶樹枝梢間的鮮葉統統不是『標準青』,達不到采摘標準。

但在分辨葉形上,放在一起看,對比更直觀。

先說相似點。

它們的葉片都很小,呈現細長形,葉片與葉片之間的『葉間距』較近。

不同的是,雀舌的葉片尖端看著更像瓜子臉,偏尖銳,並且葉片邊緣的鋸齒更細密。

肉桂的葉片,仍舊相對『內卷』,葉片呈長橢圓形,葉片邊緣鋸齒相對平緩。

細辨之下,大有文章。

肉桂分小葉肉桂和大葉肉桂,這是巖茶圈內少為人知的冷知識。

但說一句車軲轆話。

肉桂本身並不是大葉品種,而是中葉品種。

不會像佛手茶樹的葉片那樣,以葉片近似巴掌大在圈內出名。

小葉肉桂與大葉肉桂,僅是相對概念。

大葉肉桂,是我們平日最常見的肉桂。

至於小葉肉桂嘛,隻是比常見款偏小。

《4》

話說,小葉肉桂是怎麼出現的?

答曰,自然變異。

遺傳與變異,這是一門復雜功課。

還記得,以前在中學課堂上學豌豆的變異。

大片圓潤豆粒的豌豆裡,生出幾個皺粒豌豆也不算稀奇事。

但它們本質依舊是豌豆,吃起來風味差別不大。

小葉肉桂和大葉肉桂,也是如此。

哪怕葉片縮小了一號後,肉桂本身的品種特征,大方向依舊未變。

品種香,依舊是獨特的桂皮香。

茶湯飲入喉嚨剎那,依舊會有辛辣感。

但做出成品後,將兩泡肉桂同時拿到茶桌上進行對沖。

泡出來一喝,連老茶客都未必能分得清哪個是小葉肉桂,因為它們喝著實在太像。

比起從香氣、滋味上辨別,這會看葉底辨茶是最直觀的。

畢竟,小葉肉桂的葉片長得小。

經過做青揉捻後,揉出來的條索狀雛形也會迷你不少!

《5》

聽茶農介紹,現在的武夷山能買到小葉肉桂的樹苗。

隻不過,種的人並不是很多,這背後說來話長。

首先,小葉肉桂沒什麼名氣。

肉桂已經火了這麼多年。

但小葉肉桂依舊不溫不火,哪怕喝巖茶多年的老粉絲,未必知道有小葉肉桂的存在。

從商業行為看,知名度低,意味著推廣難度大。

倒不如省事點,就種普通的肉桂。

其次,采茶時,小葉肉桂更費人工。

同樣采50斤茶青前提下,普通肉桂采得更快。

但小葉肉桂嘛,節奏就要放慢一些。

因為它的葉片小,單根茶青的占重不高。

好比吃瓜子,大顆粒的瓜子吃起來消耗速度會更快!

最後,小葉肉桂做青需要調整。

春茶季時,介紹過水仙肉桂的初制。

水仙葉片略大,初期加工講究少搖多吹風,幫助水分散失。

而中葉類的肉桂,做青初期的制茶原則恰好相反,要多搖少吹風。

算下來,肉桂的搖青頻率比水仙高,搖青過程中葉片之間不斷碰撞。

揉裂的葉片邊緣能在後期靜置過程中,更好地促進發酵——多酚類物質的氧化。

正因如此,肉桂普遍比水仙發酵程度更高,發酵出果香的機會就更多。

果香肉桂常見,果香水仙難得,背後正是這樣的奧妙。

再說回小葉肉桂,它的葉片比普通肉桂要小一圈。

做茶時,不能原樣照搬老路子。

要不然,做青發酵過重,也會影響品質!

《6》

提武夷老友介紹,小葉肉桂目前是小眾茶。

它喝起來,就是一股肉桂的茶味。

但細辨之下,小葉肉桂的桂皮香更辛銳,茶香更高揚奔放。

據說同樣種在巖上山場的話,小葉肉桂更容易出『大桂』特征。

但由於武夷山做小葉肉桂的人,實在不多。

以上聽來的說法,僅供參考,未必會準確。

縱觀整個巖茶圈,知道小葉肉桂的茶客不多,種植小葉肉桂的茶農不多,擅長並熟悉小葉肉桂的制茶師,少之又少。

以前在課本上學過這樣的道理——新生事物要經歷發展適應期。

而小葉肉桂在圈內正屬於新事物,算是特色茶。

論未來的發展,一切還得『邊走邊瞧』。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