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秋分,晝夜均而寒暑平。
此時的生活,有不少美事。
日光更柔。
比起春夏,秋光清透且柔和。
灑在石階、樹杈、墻面上,萬物看著更顯雋永意味。
桂花在悄悄蓄力。
到了秋天,花葉未必零落。
雞冠花、鼠尾草、院中的乒乓菊、還有早開的桂花,即將登場。
秋葉靜美,蒼綠丹楓。
到了秋分,樹木大多還綠著。
隻不過樹冠遠看著,帶著灰色調的蒼綠。
偶爾間,還會飄來幾片落葉。
果實累累,石榴紅,柿子黃。
葡萄紫紅,石榴晶瑩,橙黃橘綠,好不熱鬧。
秋涼至,又可以煮茶了。
降溫後,煮上一壺暖暖的茶,再愜意不過。
不過綠茶、花茶、白茶、巖茶、普洱,茶葉種類這麼多,哪些茶才適合煮?
這就要進入今天的正題了。
《2》
綠茶,宜鮮飲不宜煮茶。
眾多茶葉裡,綠茶的特色風味在於清新、鮮爽、清香。
泡綠茶,主流以杯泡為主。
並且,選透明玻璃容器為佳。
除了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個例外,絕大多數的綠茶以原料細嫩為貴。
春芽細嫩,細葉細窄,芽葉嬌俏。
投茶進入熱水後,緩緩舒展。
借助透明的容器,欣賞或沉或浮的『茶舞』,不失為視覺享受。
有一年秋天,也是10月前後,我們去了趟杭州。
坐在梅塢某戶茶農的院中,點了兩杯茶。
一杯龍井,一杯應季的桂花龍井。
柔和的日光隨著樹梢縫隙,漏下點點光斑。
吹著涼風,賞著一旁的龍爪菊。
坐在小院裡慢慢喝茶閑聊,仿佛是回到舊時光那般輕松。
泡綠茶,方法不宜繁瑣。
隨手用玻璃杯泡,才是經典百搭的打開方式。
若將綠茶煮著喝,反而會顯得『畫風』奇怪。
未發酵的綠茶,內部的多酚類物質未經過轉化。
貿然嘗試煮茶,既不利好茶的清鮮原味發揮,又容易煮出一壺深黃綠的苦茶濃湯,得不償失。
《3》
煮紅茶不是主流。
之前朋友約我們吃飯,地點定在某個商圈。
吃飯完,隨意逛了逛,發覺樓下新開一家茶飲店,當季新品是『秋香蜜韻正山小種紅茶』。
起了好奇心,點一杯試喝。
看看外面賣的正山小種,和我們平日喝的正山小種,有何不同。
沒過多久,一杯茶飲制作完成。
速度很快,但能看出,他們的茶底不是現煮的。
而是提前煮好了一大鍋之後,再現場調味。
接來後嘗了一口,先是很甜,帶有明顯桂花香。
估摸著,裡面加了不少糖。
而桂花的香味,則是來自萃取。
濃鬱甜味遮掩下,紅茶的茶味喝著並不明顯。
等到甜味稍緩後,隱約感覺茶味有些澀口。
喝完之後沒有回甘生津,並不是很爽口。
茶味的澀,估計一方面是茶葉底子不佳,用的不是桐木當地原料。
名義雖是正山小種,實則產區並不『正』。
另一方面,也和煮茶時間過長,將茶底熬得太濃有關。
日常喝紅茶,還是用蓋碗沖泡更好。
簡簡單單,清清爽爽,就能喝到好茶原味。
將紅茶煮著喝,加糖、加檸檬、加各式調味品的做法。
除了奶茶店、茶飲店會這樣做之外,並非國內茶圈主流。
《4》
白茶毫無疑問是適合煮的。
但大家要注意,如果是新白茶,還是耐心陳化一段時間,再去煮茶。
2022白毫銀針、2022白牡丹、2022春壽眉,以及後續即將要推出的秋壽眉新茶,白茶在陳化時間不滿一年時,煮茶要慎重。
比起煮茶,蓋碗沖泡更能綻放出新白茶鮮醇爽口,毫香花香馥鬱,鮮爽柔潤的風味。
若是煮茶,既不利於鮮味呈現,又容易煮出苦澀茶味,並不可取。
近些年,煮老白茶的熱度很高。
秋分到了,天氣正式涼快下來。
找出煮茶爐、洗幹凈玻璃煮茶壺,往裡加入適當純凈水。
切忌,水不能加太滿。
不要超出壺嘴位置,水位線太高的話,煮沸後會溢出來。
逐漸加熱過程中,水溫上升,開始從壺底不斷冒起水泡。
此時將提前準備好的少量幹茶,投入壺內即可。
煮茶喝,為避免茶味煮濃,茶葉用量不需太多。
300-400毫升的水,投入2克左右的幹茶,綽綽有餘。
只要茶葉內質豐沛,投茶量不需太多,也能煮出甘醇雋永的茶味。
《5》
提到煮巖茶,很多茶客會聯系到煮茶葉蛋。
也是,武夷巖茶與茶葉蛋的淵源不淺。
想當年,天價茶葉蛋的新聞一出,掀起了一波巖茶熱。
順勢帶火了新聞主角裡的牛欄坑肉桂『牛肉』。
隨後才是各種『肉』湧現,馬肉《馬頭巖肉桂》、貓肉《貓兒石肉桂》、羊肉《三仰峰肉桂》……
茶味甘醇,滋味厚重,滋味豐富的巖茶,煮茶葉蛋的確有優勢。
哪怕是泡淡的葉底,也能繼續提供不少茶味。
同樣的,將葉底拿去煮茶,也很適宜。
喝巖茶,蓋碗沖泡是當之無愧的主流。
直接煮茶,略顯浪費。
逐次沖泡,逐道細品,能完整感受一泡好茶的滋味層次。
六、七沖過後,傳統意義上的『精華湯』細品完畢,可以考慮換換口味。
將泡剩下的葉底,全部撥入煮茶壺內,加水開火。
添酒回燈重開宴,又能煮出1-2壺甘潤飽滿茶水。
但從經驗看,若想煮茶滋味好,巖茶選擇也是有技巧的。
火功上,中足火、足火茶更適合煮。
品種上,水仙、鐵羅漢、梅占等,會比奇蘭、金牡丹、瑞香更『適配』煮茶。
年份上,隔年陳的足火茶,可沖泡,可煮葉底。
煮出來的茶湯能帶來不少小驚喜!
《6》
普洱茶裡,煮熟茶更常見。
茶葉分類裡,普洱茶的劃分比較特殊。
普洱有生茶、熟茶之分。
按照工藝,生普屬於曬青綠茶。
熟普的話,則是典型的後發酵黑茶。
相對生茶而言,經過渥堆加重發酵的熟茶,內在茶味轉化較為徹底。
個別壓成茶餅、茶磚造型的熟茶。
壓制程度偏緊,煮茶更能解鎖深層次茶味。
早兩年,去了一家廣式餐廳吃飯。
店家提供佐餐的茶水,正是一壺煮出來的熟茶。
趁熱將茶水飲入,綿柔順滑,既刮油,又解膩。
大魚大肉之後,喝到這樣的茶水,順喉又順心。
至於普洱生茶,用紫砂壺、蓋碗沖泡更常見。
就算要煮,也不能選年份太短的新茶。
等陳化數年,待茶味轉化一番後,才能煮出理想滋味。
《7》
秋分時節,氣候最是愜意。
天色清朗,氣溫舒爽。
不冷不熱的氣溫,一年中也沒多少這樣的好日子。
難怪老蘇說此時,『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王維也寫詩,稱贊秋天的諸般好處,『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張愛玲寫,『墻角的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
開在深秋的桂花,已經在醞釀著花事。
不知道茶友們,有沒有煮茶的打算?
若有,請你提前選對適合的茶。
在適合的時機,賞恰到好處的秋景,品甘潤適口的熱茶,實乃賞心樂事!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