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茶友A是個小白。
並且,還是個求知欲很強的小白。
時不時發來視頻或照片,問:『村姑,你看看我這個手法對不對?
』
潛心學習的有志之人,我們非常歡迎。
隻有多交流,多鉆研,多探討,才有可能進步。
某天早晨,村姑陳剛從外頭晨跑回來,正打算給自己泡杯新白茶。
就在這個節骨眼,茶友A來聊天了。
他就像是突然發現了新大陸,語氣略帶興奮,又略帶質疑:
『為什麼你們的文章裡面,都沒有洗茶這一個步驟?
』
緊接著又說:『難道隻有白茶不用洗茶?
那巖茶、紅茶等等茶類,需不需要洗茶?
』
不難發現,大多數新人所好奇的問題,還是圍繞著沖泡。
畢竟,茶葉買回家以後,終歸是拿來喝的。
因此,怎麼泡茶、如何才能泡得好喝,自然會引起大家更高的關注度。
至於『洗茶』,堪稱茶圈熱搜榜的NO.1。
無論是誰,剛開始喝茶的時候,都會糾結茶葉要不要洗。
說到底,洗茶是為了保證入口的東西潔凈、衛生,但到底有沒有實際作用,很難確定。
正好,我們收集了4位茶友關於『洗茶』的看法。
下面,且容村姑陳逐一細說。
《2》
理由一:為了洗去灰塵雜質
這個說法,是最常見,也是最容易理解的。
很多人會把茶葉代入水果、蔬菜等食物,因為我們早就有了『病從口入』的慣性思維。
所以,喝茶之前也要洗一洗,去除臟東西後,才能喝得放心。
並且,相較於蔬菜水果的養殖,大家對茶葉的生產加工環節不太了解。
曾經,茶圈裡還一度流傳著『用腳做茶』的說法。
使得眾人對茶葉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洗茶,也成為了泡茶時必不可少的步驟。
殊不知,這種以偏概全的觀點完全不可信。
品質好的茶,從產區到加工,再到倉儲,都保持著相對整潔幹凈的環境。
能讓消費者安心入口,這是最基本的保障,也是最基本的職業操守。
不可否認,過去由於行業不夠規范,的確存在著一些衛生問題。
可發展至今,已經有了嚴格的制作標準以及生產流程,還有專門的監管部門,大可以放心茶葉的凈度。
只要不是貪小便宜買的『三無產品』,基本上都是可以放心的。
一般來說,茶葉制作好以後,就會及時密封起來,放在專業的倉庫裡。
不會直接暴露在空氣中,讓灰塵和雜質大量附著上去。
要說完完全全沒有細菌,也是不可能的。
人每天都在呼吸,有成千上萬的微生物與人體共存,於茶葉而言更是可以直接忽略。
《3》
理由二:別人洗茶,我不得不洗《跟風洗茶》
不管在哪個圈子裡,都有這麼一群人。
他們喜歡盲目跟風,隨大流,復制黏貼周圍朋友的泡茶習慣。
看到別人洗茶,自己也不能落下。
原以為,只要跟著別人的步伐,按部就班,就不會出錯。
然而,一味跟風並不是一張安全牌。
人最需要的,就是定力,再聰明的人,總是跟風,吹幾次就會迷失自我。
他人洗茶或許有一定道理,可能是對茶葉品質不放心,也可能是給自己找心理安慰,不洗不敢喝。
卻忽略了,考慮洗茶到底有沒有實際意義。
洗茶洗掉的到底是什麼?
在水和茶葉接觸的短短幾秒內,充其量,隻有表面上附著的那些雜質被帶走。
那些隱藏得更深的臟東西,比如經過揉捻的巖茶和紅茶,條索內部若是有灰塵,壓根就洗不掉。
除非是把它們一片一片展開,再一片一片清洗,才能確保真正的幹凈。
可若當真這麼較勁,這泡茶早就被折騰得沒有香氣和滋味了。
如此一來,再次凸顯了買好茶的重要性。
品質好的茶葉,本身就幹凈,不必洗茶。
反之,品質低劣的茶葉,處處都是缺點,洗了也無法改變本質。
況且,在第一沖的茶湯裡,已經有部分養分釋放了,倒掉實在是可惜。
所以,與其跟風洗茶,倒不如學習正確的知識,踏踏實實地買好茶、泡好茶、喝好茶!
《4》
理由三:洗茶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習慣
據說,洗茶從很早很早之前,就已經出現了。
在明代張謙德所寫的《茶經》中,就提到了一段話:
『茶洗以銀為之,制如碗式,而底穿數孔。
用洗茶葉,凡沙垢皆從孔中流出。
皆烹試家不可缺者』
從朱元璋興散茶,廢團茶開始,泡茶就漸漸成為了主流。
因此,有茶友認為,既然洗茶有其存在的道理,我們當然不能摒棄。
不僅如此,還要繼續發揚。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
古代制茶,條件有限,在制作、儲存或者運輸過程中,或多或少會沾染上灰塵。
所以,洗茶就成為了一道不得不做的步驟。
到發展至今,現代制茶大多是采用標準化的程序生產,對清潔方面的把控也比較嚴格。
再加上專業的倉儲條件,想要茶葉附著大量的臟東西,都很困難。
我們不能用靜止的眼光,看待發展中的事物。
將來,關於茶葉的各個方面,都會越來越精進,越來越透明。
看待傳統文化的正確做法,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至於取哪些精華,去哪些糟粕,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看。
《5》
理由四:洗茶是為了醒茶
入行這些年來,我們聽聞了各種各樣『洗茶』的變形。
有人說,洗茶不是真的為了清洗,而是為了喚醒茶葉,又叫『醒茶』。
尤其是老茶,比如老熟普、老白茶等。
喝之前,有必要通過醒茶,讓它們從沉睡的狀態下蘇醒過來。
乍一聽,確實挺有道理的。
塵封多年的老茶,在大部分人看來,的確是睡著了,等待著人們去喚醒。
而醒茶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幹醒,一種是濕醒。
其中,濕醒法,和洗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都是往茶葉上澆註沸水,過幾秒種後,再把頭道茶湯倒掉,從第二沖開始喝起。
個人看來,這隻不過是偷換概念而已。
雖然目的是為了醒茶,但實際上仍然實現了清洗茶葉的效果,跟洗茶的目的也就重合了。
一邊說著醒茶,一邊又在洗茶,實在不符合簡單喝茶的初心。
另外,在熟普界,由於茶餅和茶磚壓得通常比較緊,又經過了多年的存放。
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洗茶也好,醒茶也罷,的確有必要。
但如果是老白茶,儲存得當,品質優越,那就是多此一舉了。
即便是白茶餅,也是壓得松緊適宜,氧氣能夠在內部和外部充分穿梭,促進物質轉化。
說白了,人家根本就沒睡著,何來『醒茶』一說?
《6》
每次提到洗茶的問題,真心覺得無奈。
很傻很天真的朋友們,總把期待寄托在洗茶身上。
品質不好的茶,洗洗也能勉強喝。
抱著這樣的心態,終究是遇不到好茶的。
況且,就算真的有臟東西,洗幾遍茶也無濟於事,不過是圖個心理安慰罷了。
若碰到一個完全不負責任的商家,也隻能吃啞巴虧。
要實在較真,我們的手,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都飄浮著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和細菌。
理想化的『無菌』環境,對普通人並沒有好處,更別說喝茶了。
所以,還是不要整天糾結洗不洗茶了。
堅持己見的茶友,不必管他人怎麼說,自己喝得開心和滿足就好。
而對喝茶有更高追求,不想浪費的茶友,就挑選好茶,好好享受吧。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