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上禮拜,看到一條很逗的留言。
來自某位茶友的趣味分享。
『一個直播間賣巖茶的大哥,大談自家巖茶如何高端、奢侈。
很多大老板們一年沒個一、兩百萬預算不敢喝巖茶。
唾沫星子飛了一屏。
結果最後拿出來一盒兩泡的肉桂,9.9包郵優惠讓利給愛喝巖茶的老板們體驗一下。
看得我差點笑抽了……』
嗯,這樣的大轉折,完全出人意料。
再怎麼想,也想不到這樣的結局。
講真,如果年預算有一、兩百萬喝巖茶。
按兩泡肉桂隻賣9.9元的價位,買上好幾噸不成問題。
而這以噸為單位的巖茶,一兩人一年根本喝不完,估計將整個西湖的水全部泡掉,都綽綽有餘。
這一前一後的編故事水平,在麻花看來,心裡默默給了倆字評價——浮誇!
然而,逛一逛各大直播間,你對巖茶的認知會被屢屢刷新。
因為,諸如此類的浮誇式喝茶故事,不在少數。
《2》
『XX正巖茶太高端了,一喝下去就有濃濃回甘』
這句話,原封不動,來自某則巖茶廣告推送。
剛聽到這番話,心裡就很納悶。
一入口就有回甘?
那位拍廣告賣茶的大哥,怕不是業務不熟練吧?
茶水入口,未經消化,怎會有回甘?
剛一入口,瞬間就能感受到的甜味,那不叫回甘,而是茶味裡含有『直白甜』。
喝茶時,按甜味出現的時機不同,分入口即甜與回甘生津。
內質豐沛的正巖茶,兩者兼備。
茶水入口,不能太苦,更不能澀意翻滾,而是清甜柔潤,入口即甜,甜而不膩。
等到茶湯表層茶味,被味蕾慢慢感知後。
咽下茶水,茶湯落喉,稍等片刻,能湧起陣陣甘甜。
這種過一會才反應過來的甜味,才叫回甘。
類似本身沒有明顯甜味的大米、馬鈴薯、饅頭等,咀嚼吞咽時,都沒有甜味。
但過了片刻,這些碳水類主食經過消化後,能在喉間轉化出甜絲絲的味道。
喝茶有回甘,本質也是如此。
等待茶葉內部的復雜茶味元素被消化分解後,才能在喉間湧現明顯的回甘清甜!
《3》
『牛肉的產量其實沒那麼少,我自己一年都喝十幾斤』
某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賣牛欄坑肉桂的直播間。
對的,又是『牛肉』。
在各大直播間,牛欄坑肉桂很忙,四處都有出鏡。
就在直播現場,有人質疑對方的『牛肉』真假。
『怎麼哪裡都是‘牛肉’?
你這是假的吧,一泡才賣100出頭……』
見狀,主播倒是不疾不徐,如此解釋。
哎呀,你們想多了。
我們這裡都是一手茶農資源,怎會有假?
來來來,給你們看一下證,我們有牛欄山山場的承包證。
《隻見鏡頭一閃而過,除了承包證書這幾個大字外,其餘的一點也沒看清。》
既沒人名,也沒公章。
具體地段,轉讓畝數,轉讓時間等,一概不知。
正當麻花好奇,以現在的牛欄坑肉桂市場,誰家會舍得將自家的山場承包轉讓,放棄這棵搖錢樹時。
對方進一步介紹,其實啊,牛欄坑肉桂也沒什麼稀奇的。
就我自己,一年滿打滿算,自己喝+招待朋友,也要喝掉十幾斤牛欄坑肉桂。
放眼全網,確保山場真實基礎上,屬咱家的『牛肉』性價比最高了。
喂,等等。
牛欄坑肉桂在巖茶圈內,不算稀奇?
這是什麼話!
且不說,『牛肉』的知名度、江湖地位、市場認可度擺在這。
單從產量來看,每年裡,整條坑的『牛肉』產量加起來,不過1500斤上下。
平均到每家,自家一年能產6、70斤左右的牛欄坑肉桂,在天心村裡已屬有名的『牛肉』大戶。
按供需關系來看,『牛肉』名氣/『牛肉』年產量=供不應求。
就這,還能說『牛肉』不算稀奇?
這樣的話,顯然與圈內的實際行情,徹底脫節。
《4》
『這泡‘牛肉’,來自牛欄坑的牛窩』
這倒是很稀奇。
牛窩這個名字,倒是第一次聽說,之前沒聽過。
按照對方的介紹,牛欄坑當中,有大大小小幾十個小山場。
就像賣牛排,按部位來賣,分上腦、眼肉、西冷、菲力……
牛欄坑的山場劃分,也是有部位的。
分牛窩、牛角、牛腿、牛頭……
停停停,若不是去了這麼多次牛欄坑,這番似真似假的話,倒是迷惑性挺大的。
但事情真相是,牛欄坑的山場范圍有限!
從坑口亭子處,沿著主路往前,走過『不可思議』的摩崖石刻處。
這會你再打開手機步數顯示,能增加的不過兩、三千步。
這麼有限的山場范圍,哪裡能分出這麼多小山場?
若說慧苑坑、馬頭巖、水簾洞等,有幾十個小山場,說出去還有人信。
因為這些山場的地盤,著實是太大了,若是邊拍、邊記、邊走,單是馬頭巖,就要兩三天才能走完。
但牛欄坑的山場范圍,屬於一眼能看盡頭。
腳程快一些的話,閑逛一個多小時,足矣走完。
哪裡有機會分出這些亂七八糟的部位。
這對外說出去,怕不是在唬人!
《5》
『收到後如果不滿意,親,放半年再去喝』
對於這番話,不知茶友們是否似曾相識?
估計有人聽了,會覺得對方靠譜。
因為對方給出的喝茶建議,切實可行。
剛買到手的新茶,泡開之後若發現焦味重、苦味重、澀味重、酸味重……
對此,解決方法清一色是放一放再喝。
等到半年,甚至一年後,再拆開泡了喝。
茶味經過轉變後,就能發生華麗麗的變身。
對此,麻花想提醒大家,千萬要當心個別茶商的緩兵之計!
萬一時隔半年後,對方直播間撤了、店鋪換了,老巢移了,投訴售後無門,豈不得白白吃虧?
從經驗看,醜小鴨不可能平白無故變成白天鵝。
除非它本身就是天鵝的幼崽。
否則這個故事,就成了跨物種的『偽科學』。
茶葉也是如此,先天基礎差,苦澀味薄,滋味發酸,茶味寡淡的巖茶,就算再存10年8年,茶味也不會好轉。
這裡,特別解釋一下巖茶的褪火。
通常剛剛下焙的,火氣特別旺的新茶,商家們為了保住口碑,肯定不會貿然發貨出去。
本著負責任的做茶賣茶態度,肯定得提前試茶,對一款茶心中有數後,再發給客人。
所以,茶友們收到巖茶後,默認不需褪火,拆開即可飲用。
除非商家有特意強調,說明要再褪火若幹時間。
但即便如此,沒褪火的新茶,也不會聞著有烤焦的味道。
頂多是火氣較燥而已。
那些焦味、炭糊味明顯的巖茶,顯然是被焙焦了,屬於病火茶!
《6》
關於巖茶的『浮誇式』宣傳,網上的素材隨便一抓一大把。
比比皆是,遍地都是,槽點多多。
下午還看到有人在賣奶油香大紅袍。
隻見主播剛剪開泡袋,湊近聞了不到3秒,脫口就是一通吹捧。
『真的,這款肉桂的奶香很高級』
『剛一打開,你都不用沖泡,幹茶就是明顯的桂皮香』
見狀,心裡著實好奇。
對方聞的究竟是茶,還是一包奶油香調味瓜子。
據我所知,巖茶《尤其是新茶》在焙火結束後,幹茶香以火功香為主,擁有明顯的焦糖香、烤堅果香等烘焙氣息。
至於桂皮香、蜜桃香、木質香、奶油香等,大多要等到沖泡之後,在蓋香、水香、掛杯香才會清晰展露。
若是一打開就能聞到明顯的奶油香,反倒讓人懷疑是人工增香。
因此,香氣才會流於表層。
甚至,還會蓋過巖茶的焙火氣息,一躍成為幹茶香氣主角!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