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茶可以沸水泡,有的卻要求85℃水溫?有什麼內幕?《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看朋友圈,發現其它城市早已是桂花飄香了。

恰好住在北方的朋友,來找我聊天。

她說,這周末要出門撿桂花花瓣,拿回家洗幹凈以後,做成桂花糕或桂花糖藕。

這是他們當地的習慣,要把短暫美好的秋天,以味覺的方式珍藏起來。

學生時代,曾經讀過鬱達夫的《故都的秋》。

其中有一句話記憶深刻,他說,『無論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

或許是受到名人效應的影響,自那以後,對秋天的印象,都簡單地冠以一個『好』字。

但具體好在哪兒,是怎麼個好法,似乎也說不出個一二。

沒辦法,誰讓福建的秋季,隻有短短的半個月呢。

甚至到了十月份,『秋老虎』仍然頑強固執地鬥爭著,不肯離去。

何以解暑,唯有喝茶。

隨手拿起手邊的鐵罐,居然是生態白茶,2021年的初晞。

當時取名的時候,正是取『晨光初綻,朝露日待晞』之意。

沐浴在漫長的秋老虎之下,便擁有了冰沁可人、溫柔的甜花香。

與如今的天氣,恰好相配。

《2》

當沸水註入蓋碗的瞬間,茶香四溢,滿鼻芬芳。

忽然想起,曾經有一個人說過,泡茶,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個合格的泡茶人,應該懂得規避掉茶葉的缺點,並且放大優點。

還舉了例子,比如一款茶不適合用沸水泡,容易苦,容易澀,或者容易酸,那就要降低水溫,用85℃的溫水泡。

最後總結,泡茶不是一定要有沸水,很多情況下,用溫水更好。

這裡所指的情況,正是前面提到的,茶葉中出現的種種不正常現象。

當然,站在商家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揚長避短,才能提升銷量,讓客戶滿意。

可這種做法,卻犧牲了很重要的一點——實事求是。

做生意,誠信第一,乃立業之本。

打著坑蒙拐騙的想法,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不論是個人還是品牌,終究是走不遠的。

然而,結合現實來看,未必每一個賣茶的茶掌櫃,都懂茶,甚至精茶。

有一些人,雖然在行業裡摸爬滾打了很多年,但因為不求上進,偷懶不認真學習,和『小白』沒有太大區別。

這麼多年來,積攢下來的,也隻是些旁門左道的銷售技巧。

他們手裡的貨,大概率是缺點多多,各有各的槽點。

那麼,既然如此,怎麼樣才能把這些不隨人緣的茶葉賣出去,還不讓客戶看出端倪呢?

畢竟是真金白銀買回來的,自己全部喝完,顯然也不現實。

所以,隻能不斷兜著圈子,先把消費者繞暈,再想辦法掩蓋缺點。

劣質茶的本性,肯定是沒有辦法改變了。

如此一來,就隻能從沖泡手法上下功夫。

而最簡單,最高效,也最不容易被人看出破綻的方法,就是降低水溫。

用溫水泡茶,堪比遮羞佈的作用,能遮住很多顯而易見的缺點,並且讓茶湯稍微變得正常一些。

經驗尚淺的新茶友,自然就落入了商家的圈套,甘心花錢把這些劣質茶買回家。

反過來,茶掌櫃的目的也達到了,銷量蹭蹭往上漲。

《3》

我們都知道,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就越快。

用沸水泡茶,能把茶葉中的內含物質充分釋放出來,包括香氣物質和滋味物質。

假如茶葉的品質足夠好,那麼我們就能嘗到馥鬱的香氣,飽滿醇厚的湯感,將優勢大大發揮出來。

用溫水泡好茶,反而是一種浪費。

芳香物質難以完全釋放,湯水中的滋味物質也十分有限。

再好的茶葉,喝起來也是香氣薄弱,湯水寡淡。

假如茶葉的品質不好,雜味、異味明顯。

那麼,沸水沖入的時候,不僅僅是好的物質在釋放,不好的物質同樣在析出。

當『邪』壓過了『正』以後,就會呈現出復雜的表現。

例如香氣混雜、沉悶、不清爽,發酸發臭,有青味,湯水單薄、苦澀,讓舌頭發麻,甚至有鎖喉感……

總之,這一系列反應,不是沸水的錯,而是茶葉本身質量太差。

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說,是沸水不留情面地揭開了劣質茶的真面目,讓那些負面的東西一一出現。

可是,作為消費者,應該享有知情權。

若在此之前,茶掌櫃已經明確告知你,這款茶的品質有點問題,不適合用沸水泡,不好喝。

用溫水泡,能蓋一蓋缺點。

雙方都接受,並且愉快成交,這才是合理的。

但大部分情況下,是茶掌櫃向顧客隱瞞了茶葉有問題的真相。

畢竟,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家的茶不好,哪怕真相已經呼之欲出。

很多人做出的決策,是機智還是愚蠢,可能區別隻是有沒有得到足夠充分的信息。

得出錯誤的結論後,收獲爛茶。

那些主動對信息進行加工、曲解,隱瞞、傳播,來誤導別人,並且獲利的人,之前的名字,叫做騙子。

現在互聯網時代,又有了個新的名字,叫韭菜養殖戶。

他們的鐮刀,專門用於收割那些不明真相的群眾。

《4》

縱觀茶圈,那些非常自信,高喊『泡茶必須用沸水』的茶掌櫃,並不多見。

《李麻花:你有凡爾賽的嫌疑哦!》

《村姑陳:低調低調。》

如果說溫水是遮羞佈,那沸水就是照妖鏡了。

一款茶葉買回來,到底品質如何,是苦澀還是鮮爽,是醇厚還是單薄,是豐富還是寡淡,是耐泡還是不耐泡,種種特征,都會在沸水沖泡之下,暴露無遺。

尤其是茶湯的純凈度和耐泡度,唯有沸水,才能一目了然。

品質不好的茶葉,在輕輕柔柔的溫水下,姑且還算正常。

因為水溫有限,很難釋放出太多的物質。

至於那些不好的物質,也自然就被藏了起來。

一有沸水加入,仿佛就像被打回原形的白骨精,誰看誰害怕。

舉個例子,曾經有位茶友問我們,為什麼買的紅茶,用溫水泡又香又甜,一點都不酸。

但換成沸水,酸澀感直線上升,讓人措手不及。

他一度認為,都是沸水惹的禍,不應該用沸水沖泡,讓好好的紅茶變得這麼難喝。

殊不知,是沸水拯救了他,讓劣質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村姑陳安慰他,沒關系,好在提前看清了真面目,發酸的紅茶,還是不喝為好。

要麼,是發酵過頭了,產生太多的酸味物質;要麼,是存壞了,受潮產生了酸味。

總而言之,經不住沸水考驗的茶葉,一律不能成為精品茶。

就算用溫水泡起來,味道還不錯,但也隻是水溫不足而產生的錯覺,無法改變品質差的內核。

《5》

如今,茶圈中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

好茶不怕沸水燙。

品質優秀的茶,是由好產區、好工藝和好儲存,共同決定的結果。

在此條件下誕生的茶葉,內含物質豐富,耐泡,經得起沸水的溫度。

過去大家對綠茶的印象,隻能用90℃溫水泡。

但直到村姑陳走遍了各大茶區,才發現在很多產綠茶的地方,茶農也是用沸水泡綠茶。

包括產自獅峰龍井村的西湖龍井,亦是如此。

想來也是,人家殺青的溫度早就超過了100℃,又何況是區區沸水呢?

所以,不要被固有觀念限制了思想。

格局打開,才能收獲新的體驗。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