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青味和鮮草味,請問是巖茶該有的正常香氣嗎?答案來了。《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從網上看到一個話題。

『最香的5種巖茶,分別是什麼?

這種一看就是開放題,沒有固定標準。

或許,很多茶友會覺得,那些高香小品種的茶香,普遍很驚艷。

但麻花記憶裡最香艷的一次聞茶香,並非是在喝茶時聞到的。

而是某年夏末秋初,去武夷山看焙火。

那會兒,天氣不冷不熱,還伴有微風。

盛夏的暑熱暑濕已經褪去,空氣濕度不太高。

一陣涼風吹過,滿滿都是焙茶香。

湊巧的是,開車進去那戶茶農的焙茶間,要穿過一個小橋。

停下車後,徑直上橋,茶香直撲而來。

心神搖曳之間,想起一句老歌。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當時心裡想的是,即便這條門口的小河再寬上5倍。

隔岸聞香,那股焙火時,植物蛋白被高溫烘焙出來的香氣,依舊能隨風飄揚!

《2》

巖茶的焙火香,最盛的時候是在剛焙完火,新鮮『出爐』剎那。

像新鮮炒出來的炒瓜子。

像烘焙坊剛烤出來的鮮面包。

像趁熱炒出爐的糖炒栗子……

香氣絕了,特別誘人。

但這股焙茶產生的香氣《包括類似焦糖香、烤瓜子香、炒堅果香等茶香》,在幹茶成品上,也有保留。

打開去聞幹茶,十有八九聞到的香氣主角,是焦糖香。

前2、3沖剛用沸水泡出來時,趁熱揭蓋聞香,一馬當先的往往也是焙茶形成的香氣。

當焙火香驚艷亮相之後,才是花香、果香、桂皮香、木質香等陸續登場。

內質豐沛,芳香物充裕的優質好茶,茶香是『有層次感』的。

不同香型,錯落有序綻放。

彼此之間,香型清晰,聞起來特別美妙。

類似聽一場合奏曲,不同音符之間,音韻和諧動人!

《3》

下午翻到這樣的留言。

『巖茶裡,返青味和鮮草味有什麼區別?

剛看到這個提問,麻花在心裡納悶了片刻。

不知茶友理解的鮮草味,到底是哪個方面的。

是傳說中,牛欄坑肉桂的青草味?

亦或者,其它方面的鮮草味?

若是『牛肉』的青草味,這點基本可以辟謠。

牛欄坑的茶香,遠不止青草味那麼簡單。

青草味在茶圈內,爭議眾多,不能視作『牛肉』的代表茶香。

因為單從字面上看,青草味給人的感覺,更像殺青不足,做青不透的表現。

導致做出來的茶,氣息聞著偏『生』。

像炒一碟半生不熟的青菜,給人的感覺。

再說,牛欄坑肉桂的茶香不可能是單一化的,而是香型層次十分豐富。

花香、果香、桂皮香、焦糖香等,堪稱是標配。

另外, 也有可能出現奶油香、蜜桃香等特色香型。

去年喝武夷山胡歌家的『牛肉』時,就是如此。

一開始,一切中規中矩。

一切有關正巖肉桂的茶香贊美,都得到了穩定發揮。

花香清幽、桂皮香沉穩、果香與焦糖香齊飛,諸多馥鬱茶香分子,不僅在蓋香上,濃墨重彩登場。

喝湯時,更是明顯感受到落水香。

諸香紛紜,沉入水底。

咽下湯水後,從喉間到舌面,都浮動著清雅的茶香回味。

更令人記憶深刻的是,在6、7沖之後,清甜的奶油香逐漸浮現。

喝茶時像是在參觀蘇州園林,有移步換景的驚喜感!

雖說,不同山場主的手裡,做出來的『牛肉』,具體風味有所不同。

但大原則不會變。

即,好巖茶的香氣,遠不止一面。

真正的牛欄坑肉桂,茶香不該用青草味去簡單定義!

《4》

至於其他方面的『鮮草味』,麻花想到的是茶青。

和茶農們打交道時,從他們那學來一個樸素實用的道理。

『聞起來不香的茶青,做出來的茶一定不香!』

這個道理,不僅巖茶適用。

綠茶、紅茶、白茶也是如此。

之前在春茶季時寫過,采茶是件容易讓人上癮的工作。

當你一頭紮進茶園後,手上的采摘動作根本停不下來。

采完面前的這片,又想伸手去采下一片。

放空大腦,什麼也不想,專註著手上的采、采、采。

不一會兒,采下一大捧後,捧起來湊近去聞。

產區生態環境好的茶青,鮮葉聞起來是香噴噴的,是特別清鮮的香氣。

用文縐縐的話來解釋,頗具輕逸靈動的『鮮蔬之氣』。

在麻花眼中,這就是一泡好茶在誕生之初,最美妙的『鮮草味』。

但不論什麼茶,經過制茶加工後,極少會保留這種原始的生青味。

用最簡單的視角來闡述,巖茶裡,返青味vs鮮草味。

類似密封在塑料袋的爛青菜,被水汽嚴重悶壞vs還長在菜地裡,水靈靈的鮮蔬。

它們之間,有著本質差別。

《5》

返青是什麼?

這是巖茶圈內的基礎題。

巖茶返青的本質,就是受潮。

不論是巖茶內在做青不透、焙火不透,導致多餘水汽殘留在自身。

還是包裝不當,密封有限,儲存過程中跑氣受潮。

都會導致一個共同的糟糕結局——巖茶變質,發散出返青味。

帶有返青味的巖茶,其實很容易區分。

最鮮明的,就是帶有偏悶的植物氣息。

類似不新鮮的蔬菜瓜豆,散發出來的雜亂氣味。

不好聞,不幹凈,讓人感覺這泡茶聞著很怪。

視返青情況的嚴重程度,巖茶的返青味也有濃淡差別。

情況輕微的巖茶,可能雜味怪味不甚明顯,但巖茶自身的焙火香、品種香等一系列茶香,已經變得寡淡微弱不堪。

而返青狀況糟糕一些的,除了返青味外,甚至還會有一股被悶酸的氣味。

又青又酸,聞著讓人望之生畏的變味茶,已經病入膏肓,沒有挽救價值,不能再喝了。

《6》

曾經看過有人介紹,返青巖茶的『提香』做法。

看著倒也不難,只要準備一個小型焙茶架。

實則可用蠟燭臺代替,底下點燃蠟燭,將平臺加熱後,再放入茶葉。

乍一看,類似小型版的烤肉架。

但麻花覺得,這種提香做法,意義不大。

巖茶焙火是一門技術活,普通茶客若掌握不好尺度,容易將茶烤焦。

另外,處於適飲期的巖茶,直接沖泡即可,不需要這麼多彎彎繞繞。

直接沸水泡開,照樣很香。

焙火香、品種香、山場香、各種香,香香動人!

跑氣、返青、變味的巖茶,就算再怎麼去烤、去焙、去提香,也於事無補,難以改善本質。

畢竟,老話已經說得很清楚。

破鏡難重圓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