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科 | 你知道嗎?每年要浪費掉一整個西湖的『頭道茶』。《圖+文》

【阿福導讀】

初入茶圈,很多茶友都學到了一個習慣:在泡茶的時候,不管是泡六大茶類的哪一種茶,沖一次頭道茶,然後『嘩』一下倒掉,這個動作似乎都變成了一個習慣。

如果算個不嚴謹的算術等式,咱們倒掉的頭道茶,加起來都約等於一個西湖了吧!但大家還是樂此不疲,並且美其名曰:去農殘、洗灰塵、去雜質。

仿佛每泡茶必須來這麼一次焚香沐浴,才能盡顯醇真滋味。

但是,頭道茶真的必須倒掉嗎?

或者說六大茶類的頭道茶都必須倒掉嗎?

洗茶又是否能洗掉農殘?

帶著這些疑問,阿福今天來為你一一揭曉,告訴你『倒掉頭道茶』其實是個茶界大謊言!

▎初級科普:六大茶類頭道茶分別如何處理?

在解析茶界大謊言的貓膩之前,我們覺得很有必要用最簡短的分類,來為各位茶友初步普及一下六大茶類的頭道茶該如何處理。

當然,這些建議簡單實用,但因為六大茶類中包含了較多的品種,所以下述建議僅針對一般常見茶類,有具體品種,茶友們也可以給阿福留言!

建議喝掉:綠茶、白茶、黃茶、紅茶、壓制緊實的烏龍茶

這幾類茶建議頭泡茶要喝掉。

一般綠茶、白茶、黃茶、紅茶頭泡沖泡出的內含物質是很豐富的、很好喝的,如果倒掉會很可惜。

尤其有些優質的綠茶、紅茶本來就最多沖泡三四次,還倒掉第一泡,簡直有些暴殄天物。

對於壓制較為緊實的烏龍茶呢《比如:鐵觀音、文山包種等》,那是想喝就喝。

閩南烏龍通常做形都很緊實,所以頭泡時析出的物質都很少,滋味很淡。

頭泡主要是為了溫潤一下茶,所以要不要喝,全看自己。

強烈建議喝掉:條形烏龍茶

條形烏龍《比如:巖茶、單叢、東方美人等》

建議喝掉頭泡茶。

不喝實在是太浪費了,頭泡的浸出物是很豐富的,看湯色就能明顯感覺到。

對有些好的巖茶,有的茶友會特意留下頭泡茶,在整個茶全部喝完後,再喝頭泡茶。

劇說喝尾水時滋味已經明顯淡了,此時再喝頭泡,能將整個茶滋味最美妙的感覺又帶回來,所以這頭泡茶又稱為『還魂湯』。

喝掉需謹慎:黑茶普洱茶

確定倉儲好的茶

散茶可以喝,頭泡湯裡浸出的茶葉物質就比較多了。

緊壓茶,可喝可不喝,如果是緊壓的茶,頭泡浸出物少,茶湯滋味也很淡。

不確定倉儲情況的茶

淺嘗輒止,淺淺嘗一點兒。

因為通常喝這泡茶能夠了解判斷到一些倉儲情況。

不過當頭泡喝著有異雜時,那這個茶最好都別喝了。

茶界世紀大謊言揭秘分割線

▎說法一:頭道茶可以洗去農殘?

由於茶葉的特殊性,不能像洗瓜果一般清洗它,所以許多茶友就用頭道茶來『洗』農殘。

農藥多為脂溶性物質,熱水隻能溶解和稀釋很小部分的量,單靠頭道茶就可以洗去農殘實在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於茶葉中的農殘問題,來看看數據,農業部2014、2015、2016連續3年對春茶和夏秋茶農殘的抽查結果看,合格率分別達到了94.8%、97.6%、99.4%,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茶是農殘不超標的。

▎說法二:頭道茶反正不好喝,倒掉無所謂?

這句話主要是從溫潤的角度去說頭道茶,認為『溫潤泡』沒有達到飲用的最佳口感,所以倒掉也沒關系。

這樣的做法,茶語網並不贊同,因為茶葉中的有益物質最大程度的析出,就在第一泡,尤其是綠茶。

阿福曾有見過有人在沖泡君山銀針時,隻因茶湯裡有毫毛,就將頭道茶都倒掉,其實是非常可惜,因為那是名優黃茶茶湯中最驚艷的一泡。

▎說法三:頭道茶是用來洗去雜質和灰塵?

這個說法當然是針對那些有一定陳放時間的茶葉來說的。

頭道茶的確具有沖洗的作用,也不必把它喝掉,但說它是『沒用的一泡』其實有失偏頗。

因為作為第一泡,它可是飽含了許多這款茶的質量信息,極具表現力。

比如說:在頭道茶入嘴後,感受到淡淡的灰塵味和異味《如爛菜味、檀香味》,說明這款茶的儲存空間不夠幹凈、衛生;如果嘗到糊味,說明這款茶在制作的時候有發生工藝問題,例如炒糊、炒焦的情況;如果嘗到少許黴味,說明這款茶在存儲時有受一些潮;如果茶湯裡漂浮著碎茶和碎渣,說明原料等級不高或者你撬茶技術太差… …

有人曾戲稱頭道茶是普洱茶的『黑匣子』,包含了許多商家不肯告訴你的信息,所以下次買普洱茶的時候,或許淺嘗一口頭道茶,並細細品味裡面的滋味,就能獲得不少辨別茶葉品質的信息,這個方法非常好用。

▎誰教我們開始洗頭道茶?

那這種『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泡茶前就得洗一次頭道茶』的理論是從哪裡出來的呢?

首先,可以說是人們對茶錯誤的潔凈認識。

在古時候,由於制作工藝等技術條件不高,加上舟車運輸,極少數茶葉的確存在潔凈的問題,但是發展到現在,只要是按照國家標準生產出的茶葉,基本上都不存在衛生問題。

換個角度想,如果茶葉是臟的,是不是喝咖啡前也要洗洗咖啡粉、喝紅酒前也得煮開紅酒?

據說傳統紅酒的制作工序中還需要用腳踩葡萄的。

那有沒有臟的茶,有!但只要是標準廠家生產出的茶葉,一般都不會存在衛生的問題。

其次,以為頭道茶可以洗去農殘,這個前文有說到。

再次,是部分的茶藝表演者的放大。

在表演過程中,為了完善泡茶的整個步驟和流程,幾乎每一次表演都會演繹頭道茶,無形之中將頭道茶的作用放大了,於是人們依葫蘆畫瓢,按著茶藝老師的方法進行泡茶,進而脫離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辨別力。

最後,是商家的銷售技法或者不得而為之習慣。

為了讓你能喝到『最好的湯感』,許多商家會沖洗頭道茶,有的甚至會沖洗2次、3次,甚至4次;另外,必須倒掉頭道茶的觀念,在一些客人的心裡已經紮下根,不洗茶的商家會被認為是不講衛生。

▎總結:頭道茶沒你想的那麼復雜

對於頭道茶,其實可以把茶葉分成三類簡單來說。

第一類:自然狀態或者做型程度較低的茶

這裡的『自然狀態』指的是像花茶、白茶這種以本身狀態呈現的茶品;而『做型程度較小的茶』則如大多數綠茶、紅茶、黃茶。

對於它們來說,喝的是茶葉本身的味道,所以不必將頭道茶倒掉,特別像一些名優綠茶,茶葉最美的香氣與鮮爽感全在第一泡茶湯裡。

第二類:做型程度較高的茶

例如球形烏龍或者普洱茶、沱茶、磚茶等,因為特殊的形狀,茶葉在浸泡時會有一個『慢慢舒展』的過程,因此往往會采取頭道茶溫潤茶葉,而這一泡是完全可以喝的。

隻是在正式場合,由於茶湯並沒有達到品飲的最佳狀態,溫潤泡不會給客人飲用而已。

第三類:有陳化時間的茶

這類茶指的是一些陳放多年的老茶,尤其是老普洱茶。

頭道茶往往作為『醒茶』作用,能夠去除長期儲存可能帶來的陳味,從二道茶開始品飲口感更佳。

但不要忘了,頭道茶是判斷茶葉好不好的一個『黑匣子』。

作為第一泡,它隱藏了這款茶的很多質量信息,比如說:

有灰塵味,可能是儲存空間不夠幹凈衛生;

有焦煙味,說明這款茶在制作的時可能有炒焦的情況;

有黴味,說明這款茶在存儲時有一點受潮或者已經發黴。

有灰塵味,可能是儲存空間不夠幹凈衛生;

有焦煙味,說明這款茶在制作的時可能有炒焦的情況;

有黴味,說明這款茶在存儲時有一點受潮或者已經發黴。

頭道茶不喝,但可以聞一聞或淺嘗一口再倒掉,鑒定一下茶葉的品質。

如果直接倒掉,這款茶的缺陷有可能就被掩蓋掉了。

評論功能已經開通,

歡迎茶友們在最下方寫評論哦!

另外,在公眾號【福聚祥茶莊】中回復【領茶】,即可參與新品坦洋工夫茶樣試飲、測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