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伏天』反倒要喝巖茶?《圖+文》

8月14日,也就是『三伏天』天中最熱的『中伏』終於結束了。

可憐的廣東人,不僅要面對身體外部的火烤,還得忍受來自體內『上火』的煎熬。

這時候很多茶友就會建議說,想要消暑降火,多喝點綠茶白茶吧!

不能說ta說得不對,但要茶道君說,這種『上火天』,反倒要喝『有火工』的巖茶。

不是說喝巖茶容易上火,不會越喝越火嗎?

重點要看你怎麼喝,怎麼選。

因為在廣東,夏天的『濕』比『火』更厲害,我們除了降火,更重要的是祛濕。

如果你的腸胃棒棒,那麼喝綠茶是很好的,但如果你腸胃不好,生活的地方濕氣本來就很重,喝綠茶,隻會越喝越虛。

喝巖茶上不上火主要看兩點,一是火工,二是喝的量多寡。

如果天天喝高火的,那肯定上火,沒跑的。

但如果你懂得挑,會挑,選擇了中火或足火,並且經歷過一段退火期的巖茶,那就滋味和功效雙收了——

退了火的巖茶茶性溫和滋潤,不僅不會上火,還能養胃健脾。

好的巖茶喝起來口腔清爽生津,同時能排汗、降溫、提神,對祛暑解毒大有好處。

既把濕祛了,又把胃養了,還爽口生津,大大地把暑氣給解掉了,你說,三伏天不喝巖茶喝什麼?

當代茶葉專家陳椽也寫:『福建武夷巖茶,溫而不寒,提神健胃,消食下氣解酒,治痢同烏梅、幹薑為用,也是南方治傷風頭痛的便藥』

三伏天的輕微身體不適,都可以用一泡巖茶來解決。

夏天喝肉桂,爽過喝可樂

燥熱的夏天,沒有什麼比一杯香氣馥鬱的肉桂能更讓人平靜了。

『香不過肉桂』,一言道出了肉桂的美妙之處。

它的香持久,復雜,光說得出的就有花香、果香、木質香、桂皮香等等,還有許多難以描述、美妙動人的香氣。

更特別的是,這種香氣,不僅聞得到,還喝得到。

好的肉桂的香氣能夠沉入湯水之中,經過口舌,滑進鼻腔,交織纏繞,久久縈繞不去。

這款肉桂來自武夷山正巖核心產區范圍內,是符合當地標準風味的標準樣。

幹茶條索烏潤緊致。

輕嗅時可以聞到輕微的幹爽火味。

經過沸水稍加激蕩,幹茶的封印被隨之釋放……

湯水澄澈透亮如琥珀,映襯著夏天的綠意,生機勃勃。

茶湯稠糯飽滿,溫熱的時候喝,甘甜的感覺一直都在。

香氣會停留很久,縈繞著,和蟬鳴聲一道起起伏伏。

再說火工。

焙火的味道,不喜歡的人接受不了,喜歡的人卻超喜歡。

接受不了的有一種可能,就是師傅本身焙的不好,反倒讓巖茶給他背鍋了。

對我來說,肉桂沒有點『火味』,不好喝。

沒勁兒。

這款肉桂的火工屬於足火,上市時剛好處於它復焙退火的最佳時間,不辛辣,柔滑感很強。

茶友們既不用有上火的擔心困擾,又可以安心品味經歷過煙火熏陶的,時間的味道。

巡山訪茶,寫山,寫水,寫人

每當喝到這款肉桂,就會讓我想起在武夷山行走、寫作的日子。

武夷山鐘靈毓秀,養人,更養茶。

《茶道新生活記者 林可欣 攝於大王峰》

正巖區域生態環境最好,最適合茶樹生長。

一是土壤,二是優秀的遮陰。

正巖產區的土壤由丹霞巖石風化而來,紫色砂礫質,土壤含砂礫度高達30%左右

《茶道新生活記者 在三坑兩澗帶回來的泥土》

土質越疏松,意味著它的透氣和排水性就越好,而這,正是茶樹寶寶最需要的『生長空間』呢。

為什麼常常說巖茶有『巖韻』,感覺內裡物質豐富、回味無窮?

其實很簡單,就是茶樹根系吸收和保存的養分更多更足,帶來了更豐富的『巖骨花香』的韻味。

再說遮陰。

和平常見到的成片成片的茶樹不同,正巖區域的茶樹通常生長在峭壁坑谷內,有大面積且自然的遮擋。

《茶道新生活記者 林可欣 攝於鬼洞》

茶農們在采茶時,通常需要攀爬到山崖邊去,一面是高聳的山崖,另一面就是空蕩的山谷。

在這裡生長的茶樹很少會受到太陽的直射,每天接受光照不會超過四五小時。

既有足夠的陽光滋養,又有共生的喬木幫助茶樹遮陰,別說是茶,人待著也會覺得非常舒服呀~

在這種環境下長出的鮮葉,香酚物質會被特別好地保留在葉片裡,這也是為什麼武夷巖茶沖出來的湯更『厚』的原因。

看完山場看工藝。

加上巖茶有近20道制作工序,相比其他茶類多出一倍以上。

其中最重要的,一是做青,二是焙火。

所以在巖茶的加工過程中,青師傅和焙師傅也是被談論最多的工種。

僅僅是『做青』這個過程,就會消耗8~12個小時甚至更久,全憑青師傅豐富的經驗拿捏。

而焙師傅得熬住火氣,吃得了灰,才能將這最後一個步驟穩穩接住,徹底解除巖茶的香氣封印。

巖茶火氣會怎麼退,退掉後茶又呈現什麼樣的狀態,都要看這關鍵的一步。

在這麼多『麻煩』的加持下,才讓人在三伏天裡喝到一杯養胃解暑的巖茶。

這前兩個步驟,我們都已經確認好,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三步,審評篩選。

我們團隊在武夷山的采風時,會跟著茶農一起走山場,踩著潮濕的苔蘚生怕滑落懸崖;也會跟著師傅們一起熬夜做青,通宵結束後喝上一大碗滾燙白粥。

了解了當地的風土風味,從鮮葉到成茶的過程悉數看一遍,才會選擇一些產地適宜、工藝到位的茶樣帶回。

怎樣才是好喝的巖茶?

也許一個兩個人說了不算,但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感官也是敏銳的,所以在後期篩選過程中,大眾評審們會用盲品的形式為茶樣排序評分。

其中最優秀的幾款,交由專家評審打分,大眾評審再次品鑒。

這樣選出的茶樣,可能不一定是最特別的,但一定是來源清晰、絕對真實、最適合大眾口味又安全靠譜的好茶。

這款茶樣的背後,可以看到武夷山的日升夜落,峭壁懸崖上古老的羊齒植物,和凌晨時分灶邊疲憊又專註的做茶師傅。

有茶友說,最放松的時候就是一邊看著我們的書,了解茶源地理的風土風味,一邊喝著我們的源茶樣,好像自己也經歷過一場茶山跋涉似的。

肉桂在我們的青鳥茶館裡,常常是被茶友一眼挑中的『種子選手』。

在這樣濕熱的天氣裡,喝一泡肉桂,出一身汗,整個人都會輕松很多。

武夷山產區的量本就不大,最近茶館內的肉桂更是供不應求,話說連我都好久沒喝上了……

最近肉桂又到貨了一小波,量不多,想雲體驗武夷山茶山風土的茶友可以下手了。

畢竟,最好的茶館,就是你家茶臺。

啊,終於能和三伏天和睦相處了~

關注『茶道新生活』小程序購買~

想了解更多及時的茶資訊,請關注『茶道新生活』公眾號

作者 | 茶道君

資料來源 | 《茶源地理 · 武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