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皇帝』的貢茶如何與眾不同?《圖+文》

宋茶系列一:宋徽宗與貢茶

中國歷史上,以帝王九五至尊身份撰寫茶書者,恐怕空前絕後,唯有宋徽宗一人。

宋徽宗趙佶《公元1082-1135年》的《大觀茶書》內容詳實,格調高雅。

這位另類皇帝不但善寫茶書,還精通茶藝,經常為臣屬點賜貢茶。

蔡京在《太清樓侍宴記》中記其『遂禦西閣,親手調茶,分賜左右』賜物,是中國歷代皇帝慣用的『恩威並施』的一種重要的統治手段。

唐中期以降,貢茶成為皇室賜物之一。

到了宋代,貢茶有了更為明細的高下品第之分,皇帝按照受賜者的官位勛功大小,分賜臣侯不同等級的貢茶。

宋徽宗作為一代『茶皇帝』,他將貢茶之愛與最高皇權相結合的效用發揮到了極致,使得北苑官焙貢茶達至登峰造極之境!

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所列五十餘種貢茶名目中,徽宗大觀至宣和年間添創的茶目至少有四十種,諸如啟沃承恩、太平嘉瑞、禦苑玉芽、承平雅玩、乙夜清供、玉除清賞等等,這些貢茶多為賞賜而造,可見當時皇廷的賜茶盛況和宋徽宗的奢華品性。

在貢茶中,宋徽宗本人尤愛白茶,他甚至認為白茶是神來之物,稀世珍品,並非凡人種植。

他在《大觀茶書》中寫道:『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

其條敷闡,其葉瑩薄。

崖林之間偶然生出,蓋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而已。

芽英不多,尤難蒸焙』

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北苑一帶的寧德縣進貢白茶。

宋徽宗見到品質超然、蒸焙出色的『仙茶』,大喜過望,甚至下詔將年號政和賜給寧德縣,從此寧德縣改稱政和縣。

唐代及以前的成品茶,大都是茶餅。

這種茶餅中間開一圓洞,用繩子串成串,在運輸中以串為計量單位。

到了茶人手中,則以『片』來計餅。

宋代的成茶也制成餅狀,但茶餅的形狀有了突破。

宋太宗始用『規模龍鳳』,這種龍鳳模就是刻有龍、鳳圖案的棬模,此後帝後專用的龍鳳圖案成了貢茶的標志,直至宋亡,沿襲不已。

宋徽宗宣和年間,負責采制和運輸貢茶的漕臣鄭可簡又別出新裁,創制精美絕倫的『龍團勝雪』餅。

這種餅狀貢茶的制作工藝十分精細,它先在精選的茶葉嫩芽中,抽取中心如針似線般細嫩的一縷,即銀線水芽,再將水芽放在珍貴的茶器裡用少量清泉漬潤,浸水後的茶芽色澤晶瑩光亮,猶如銀線。

然後,它又用一個特制的僅有一寸二分的方形龍紋模具將茶芽壓成小餅。

另外,這種『龍團勝雪』餅的采摘工序也極為嚴苛。

北苑茶民要大清早天蒙蒙亮的時候,爬上雲霧繚繞的茶山,胸前懸掛一個水罐,水罐裡盛著剛汲取的清泉。

茶民采取鮮嫩的茶芽後,立即投進罐中保鮮。

采摘完畢,茶芽要經過再三清洗後放入甑中蒸青,蒸青後再放入清水中剔取芽心。

茶餅的包裝也十分講究,它先用青箬葉層層疊包,再用華美的黃色錦緞包裹,最後外貼朱紅印封。

這種精細繁瑣的制茶工序,令茶民苦不堪言。

但善於邀寵的漕臣鄭可簡,卻因精心進貢『龍團勝雪』餅而榮獲徽宗提拔,升至福建轉送使。

宋徽宗是中國歷史上出名的驕奢淫逸的帝王之一。

在執政期間,他治國無方,卻頗有才氣,精工書、畫、詞、文,又通音律,曉百藝,存世有真書、草書《千字文卷》以及《雪江歸棹》、《池塘秋晚》等畫卷。

作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他未留下一本治國安邦之書,卻絞盡腦汁寫了一卷洋洋灑灑的《大觀茶論》為後人稱道。

皇帝倡導茶書,提倡茶飲,這對『茶盛於宋』的社會風尚起到顯要的引領作用。

宋代京師官員獲得皇帝賜予的等級貢茶,成為社會地位的象征。

各級各地官員之間以茶為禮相互應酬,成為司空見慣的官場習俗。

宋代文士階層,無論是經常喝貢茶還是偶然喝到貢茶,也成為貢茶的重要消費群體。

在《大觀茶論》中,宋徽宗由衷地贊嘆:『而天下之士,厲志清白,競為閑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篋笥之精,爭鑒裁之妙;雖下士於此時,不以蓄茶為羞。

可謂盛世之清尚也。

嗚呼,至治之世,豈惟人得以盡其材,而草木之靈者,亦得以盡其用矣』

茶,以進貢皇室的尊貴身份,在宋代成為『盛世清尚』之葉。

作者:唐婉約丨弘益茶道美學研究員

南開大學碩士,研究興趣涉獵中西文化與文學,近期關注中國茶道美學研究。

•本期編輯✎ 二珊

•參考書目:

朱自振、沈冬梅、增勤:《中國古代茶書集成》,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

沈冬梅:《茶與宋代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王鏡輪:《閑來松間坐》,北京:故宮出版社,2014年。

•圖片來源:網絡、弘益茶道美學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