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飲手記:識茶如識人,它會回報你意料之外的美好。《圖+文》

春已緊鑼密鼓的來了,這個春天不是在密切關注之中而來,春意漸漸地在樹梢間萌發,花兒俏,芽兒冒,我們隻能在偶爾下樓時,才能與之相見。

但風是真的變暖了,吹面不寒楊柳風,吹著風,心情也變得輕快了。

很久沒有喝白毫銀針了,一直想念著銀針的綿軟和濃鬱。

像花兒的芬芳的香氣,如豆漿一般的濃稠的口感。

新的白毫銀針的美在於鮮爽,在於清甜 ,而且好的銀針香氣濃鬱芬芳。

在這樣的時候,朋友寄來了一罐白毫銀針,今天來細細地品飲一下。

『形狀似針,白毫密披,色白如銀』,這是我們對白毫銀針的認識。

按制茶種類分,它屬白茶中最高檔的茶葉,產於福建東部和福建北部的福鼎、政和兩地。

白茶的來歷,有許多混淆的信息。

按照制作工藝劃分六大茶類,是上世紀中期學界才確定的。

此前史籍上出現的各種『白茶』,最早記述白茶制法的應該是明朝人田藝蘅的《煮泉小品》:『芽茶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更近自然,且斷煙火氣耳。

生曬茶淪之甌中,則旗槍舒暢,清翠鮮明,尤為可愛』

白毫銀針采用福鼎大毫、福安大白、政和大白的肥大芽頭制成,芽頭滿披白毫、挺直如針、潔白光亮 ,十分美觀。

白毫銀針主要用春茶第一、第二輪頂芽制成,到了三四輪,芽頭較瘦小,有的采一芽二三葉的新梢,再抽取芽芯,這種采用『抽針』方式制成的白毫銀針外觀肥大,但欠重實。

白毫銀針的產地不同,制法上是有差異的。

福鼎銀針采制時選涼爽晴天,將鮮葉薄攤於萎凋簾上,置於日光下曝曬,待含水率達10%-20%時,攤於焙籠上《烘心盤用薄紙墊襯,以防芽毫灼傷變黃》,用文火《40-50度》烘至足幹。

政和銀針則一般是將鮮葉攤於水篩上,置於通風場所,晾至含水率20%-30%時,移至烈日下曬幹,在晴天,也可先曬後風幹。

銀針毛茶經揀剔後為精茶,復火候趁熱裝箱。

我們中國的六大茶類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風味。

綠茶是用高溫殺滅茶葉中的酶和活性物質,中止氧化,造就鮮爽清新的風格。

烏龍茶和紅茶則通過發酵激發酶的活性,通過發酵改變葉片內的物質,最終形成令人著迷的千變萬化的香氣和口感。

隻有白茶,就這樣慢慢萎凋至幹,自然天成,茶葉天然的成分,被原汁原味的封存起來。

記得第一次喝白茶時,覺得好清淡,像青草香、樹木香、豆香、米香,就是不像熟識的茶香。

香氣亦得之於制法,一種叫做『己醛』的物質,在白茶中含量遠遠高於其它茶類,和造成花香感覺的醇類物質一起,構成白茶特有的嫩香、毫香。

白茶中活性物質未經高溫殺青破壞,置於幹燥避光處可陳年轉化,耐心等待,可品嘗到歲月帶來的變化。

品茶手記

茶品名稱:2018明前白毫銀針

茶品品種:福鼎大白茶

茶品產地:福鼎磻溪

沖泡要點:水溫大約在90-95度之間。

此茶更適合定點柔和註水,且每一泡浸泡時間不易長,否則茶湯的香氣與滋味的層次感不易表達出來,且茶湯的清甜會被破壞。

如果水溫太低,香氣和層次感也會不夠清晰和明顯。

品飲記錄

1.幹茶

芽頭滿披白毫,芽頭瘦長,魚葉墨綠或呈褐色。

毫香,陳化的香氣。

2.湯與香

湯色淡黃,清透。

註水方式:定點,輕柔有覺知。

第一泡,茶葉還未完全浸濕,湯水很甜。

聞葉底,有類似茶青萎凋時的香味《但與萎凋時的那股香氣相比,這股香味是一種熟香》

第二泡至十泡,茶湯甜稠內含物豐富,潤,清甜。

葉底有蜜香,此茶的香更清澈,不似去年喝過的新太姥銀針那麼濃鬱。

毫香明顯,像蒸的糯米飯一般的糯糯的、綿綿的、軟軟的香氣。

可泡至十泡以上。

滋味就像原汁豆漿,令人沉浸其中。

生津持久,嘴裡留下的甜味持久。

3. 葉底

擇選長度不一樣的芽,鋪在碗蓋上。

芽綠,細長且壯實,部分魚葉紅。

識茶如同識人,多次相處,了解不同側面,才算初識它了。

當你用心的與它相處,用心去接近它,去揣摩它,突然某一天,它會回報你意料之外的美好。

專心的喝茶泡茶,是一種很好的與自己相處的方式。

從日常瑣碎中暫時脫離出來,進入茶的世界 進入到內心的世界,七碗茶詩中看似虛無的境界,其實是可以到達的一種狀態。

靜靜的行茶,靜靜的喝茶,會讓我們內心安定。

安住在這個時空裡,會讓我們獲得放松與平靜。

作者:筱曦 | 弘益茶道美學撰稿人

慕茶人 於草木間 豐盈生活 《武漢見山雲舍茶空間主理人》

•排版編輯✎兮淺

•圖片來源:筱曦 提供。

投稿:成為弘益撰稿人。

研究愛茶人的衣、食、住、行、用……分享對茶、生活、美學的踐行與感知。

在弘益茶道美學,用你的文字,標記你的美好。

詳詢弘益撰稿人制度可加微茶師微信《wecha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