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茶讓人溫暖呢?《圖+文》

廈門是一個很好的城市,居住久了,讓人不願離開。

棕櫚沙灘映襯在無遮無攔的海天中,庭院簷角、風物陽光,明媚照人,每當此時,我總想起胡蘭成說的,"山川草木閭閻明靜"。

我是素來愛這樣的溫暖明媚。

於我而言,暄暖午後,最喜歡的坐在滿窗綠意前,泡一壺自己愛喝的茶,覺天地之間一派風和日麗、深摯舒緩,此時人是最放松的。

因著喝茶一事,和朋友們也聊的多,究竟該喝什麼樣的茶呢?

我以為,好茶應當是暖人的,要具備『紅湯暖胃』的特質。

一個和暖的下午,友來,對坐飲茶。

她的胃有些不好,說平常喝茶下去,手腳寒涼。

我說,那也許也有茶的問題吧。

於是給她泡一款早期易昌號,兩杯後,她說和之前喝到的商品茶確實不一樣,身上暖了起來,人也很舒服、放松。

我說,好茶是『能讓人打開的』,三兩杯下肚,胃是暖的,身體手腳也能暖起來,然後是通透舒暢感,人如運動後身體被打開。

這便是我想說的,茶,要『紅湯暖胃』。

普洱老茶飲來,尤其是有這樣感受的。

我喜歡的早期易昌號,茶湯就深具易武茶的甜美,那種氤氳柔轉之致,那種迷人的陳韻與樟香。

常常在很疲憊的時候,泡一壺,那種飽滿的釅香一出來,精神一振。

當油潤開闊的茶湯再喝下去,身上頓時暖了起來,連飲幾壺,便癱在椅子上,身心俱酣。

那種迷人釅香、超級的樹齡和好地土帶來的茶湯,便是普洱茶的陳化之美呀。

好比北風呼嘯的嚴冬裡,從杏花樹下取出封藏多年的陳釀,才抿一口,忽然春光漫渙開來,紅紫深重、落英繽紛,晴暖的不可收拾。

老熟茶則是另一種溫暖。

若遇著降溫,窗外的風不分晝夜的刮著。

想著喝點什麼茶?

隨手翻出來90年代勐海7572,茶湯粘稠厚實、綿柔化感,這種深沉老味,來的剛剛,使人覺得又溫暖又暢快。

這是老熟茶的好,使人香氣黃庭堅的那句,『恰如燈下,故人萬裡,歸來對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我便是對『暖』字,有這樣的好感,又如鄭板橋曾說的『暖老溫貧』四個字,他說:『天寒冰凍時,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薑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說的多好,『暖』,是對身心莫大的安慰。

然而,怎樣的茶讓人溫暖呢?

那並不如意。

如白茶和巖茶,應當有一定年份,轉化到湯色紅潤,普洱大樹茶需要十幾年,白茶也需五年左右。

許多喝茶人或許未曾注意到這一點,於是,新的白茶和普洱往往過分飲用,其實這十分不好,尤其是普洱新茶,尤其寒涼。

對於普洱,我很少觸碰新茶,不是說不能喝,而是應當適量。

如果日常較多飲用,我的要求說簡單也很簡單:大樹茶,10到15年的轉化,紅湯暖胃。

我認為這才是初具陳茶魅力的普洱。

烏龍茶等茶類,最好能是傳統發酵,尤其應重視做青環節。

可惜的是,市場上的商品茶,一味強調香氣,如鐵觀音就越做越青的路線,反不如偏門一些的白芽奇蘭,還在堅持著傳統發酵。

巖茶,我喜歡中足火,內質要夠厚,巖韻要足,香入於水,陳放一兩年後尤佳。

我碰到很多山場其實很好的巖茶,內質很好,最後用了輕中火,喝來可惜。

紅茶若隻是細嫩香甜,不見得是正路。

比如正統的正山小種,新茶就帶著松煙香和桂圓味,我自己存的桐木關,新喝著會覺得煙熏濃鬱,並不合適。

但在日後儲存過程,這股松煙的香氣,會不斷吐納,慢慢變得悠長淡雅。

反而是那些走香甜路線的紅茶,耐不住歲月的折騰。

每個喝茶人,勢必會有一些自己的理念在堅持。

對我自己而言,無論哪一種茶,茶要正確、工藝要到位,必須幹凈、無農殘,必須溫厚暖胃。

茶應當讓人溫暖,只要我們自己能尋覓到那一杯好茶。

其實,天下間,無論茶、酒、食,皆能令人身心溫暖,使人覺天地浩蕩、人世光明,一切無往而不可。

作者:燈庵 | 弘益茶道美學撰稿人

•排版編輯✎ 兮淺

•圖片來源:弘益茶道美學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