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的歷史來由探秘!。《圖+文》

今天,我們都知道,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但鮮為人知的是,熟茶的誕生,不僅為普洱茶增添了一個新品種,同時,不論在普洱茶名稱的復活,還是在普洱茶推廣、品飲等方面都立下汗馬功勞。

我們就來聽聽國家一級評茶師郭子劍老師為我們闡述熟茶的來由?

郭子劍,國家一級評茶師,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

1998年到雲南學茶,18年來遍訪六大茶區,師從普洱教父白水清,與鄒炳良等名家切磋學習,並在多年制茶、藏茶、品茶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都分享在『隻見普洱』公眾號。

然而今年郭老師同時成為淘寶店鋪『隻見普洱』掌門人,隻做專業的普洱茶。

1976年12月,在熟茶生產了一年後,省茶葉進出口公司根據全省茶葉的生產、銷售情況,在昆明召開全省普洱茶生產會議,通報了『廣交會』發酵茶銷售情況和需求量,明確提出雲南的茶廠加大發酵茶的生產。

同時,為外銷方便,也為與其他茶區分,正式決定將用曬青毛茶經渥堆發酵的茶稱之為『普洱茶』。

普洱茶,在清中期後,因成為朝廷貢茶而出名,但隨中國茶葉六大茶類的形成(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黑茶、鐵觀音),普洱茶被列入綠茶的分支青茶之中,自民國後便不見了稱謂,餅茶被稱之為『圓茶』,蘑菇型和窩頭型的茶被稱之為『沱茶』,磚型的邊銷茶被稱之為『磚茶』。

隨時光的流逝,『普洱茶』這個茶品和稱謂漸漸被人淡忘。

1976年12月省茶葉進出口公司的普洱茶會議,對雲南茶葉、尤其是普洱茶的發展,是一次極其重要的會議,也是一次充滿了智慧的會議,對普洱茶的重生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普洱茶』,這個曾經的雲南品牌茶葉已經沉寂百年,要將用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經渥堆發酵後產生的新茶取名,何不用曾經輝煌而已被淡忘已久的『普洱茶』來命名?

沒準還能重振普洱茶的雄風。

於是,『普洱茶』一詞再次在雲南的大地回響,並且在不久的將來,在中國,乃至世界而知名。

隨時光的流逝,時至今日,那次會議的詳情,如:何人提出用『普洱茶』來命名新產品,何人提出用『嘜號』來管理普洱茶,何人提出加大普洱茶的生產,都不得而知,實為憾事。

但不管怎樣,普洱茶在 1976 年底復活了,並從此一發不可收。

在 1979 年的農業部頒佈的普洱茶標準中,開宗明義將『普洱茶』定義為:以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渥堆發酵後制成的茶葉。

換句話說,『普洱茶』就是現在所說的熟茶。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普洱茶』就等同於現在我們所講的『熟茶』。

乃至於現今在相當的茶人中仍然把普洱茶等同於熟茶。

今天,大家都普遍認同: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

為什麼把新生產出的、用大葉種曬青毛茶經渥堆發酵出的普洱茶叫『熟茶』?

而把用大葉種曬青毛茶直接做出的普洱茶叫『生茶』?

是誰取的?

什麼時候取的?

除了一個明確的事實,即 2000 年以後『生』『熟』茶才在市場上逐漸傳開來外,其他的沒有答案,或者說筆者在目前沒有聽到確切的答案。

筆者隻能結合聽到的隻言片語,發揮合理想象了。

感謝那群已無從考證的茶人,給這種新的普洱茶取了個小名:『熟茶』;同樣,感謝那群已無從考證的茶人,給傳統的普洱茶取了個小名:『生茶』;感謝廣大的茶人,口口相傳這兩個親切的小名。

就像中國人,有一個正式的名字,但也有一個家裡人取的昵稱,而這個昵稱與正式的名字中的『字』多半沒有關系。

普洱茶就是這樣,雖然一個被權威機構定義為黑茶,另一個被定義為綠茶,大家都稱之為普洱茶(2004 年普洱茶被權威部門重新定義,用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壓制的緊壓茶,以及用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經渥堆發酵後生產的茶葉)。

但在市場上,在茶客的交流中,仍頑強地稱呼著這兩個小名,直到今天深入人心。

遙想當年,也許是先把未發酵的大葉種曬青茶叫『生茶』,而新的、從『生』生出的茶自然也就有了和『生』相對應的詞——『熟』,『熟茶』應運而生。

也許是正好相反,先取了『熟茶』這個小名,又把未發酵的普洱茶取了個和『熟』相對應的小名:『生茶』,真是一生二啊。

不管是先有『生』還是先有『熟』,反正普洱茶中有兩兄妹是為大家所接受的事實。

『生茶』『熟茶』這兩個小名,得到市場認可,得到廣大茶客認可,也就是這個認可,成就了普洱茶的哲學和美學意義。

宛如大家熟悉的『太極圖』,一陰一陽,一黑一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互相交融。

生茶釅,苦澀味重,剛烈、霸氣,充滿陽剛之氣,但茶性偏寒,適合體熱的人喝;熟茶味柔和,無苦澀味,滑順滋潤,甜香,但茶性偏熱,適合體寒的人喝。

你看,一陽一陰,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一個金黃透亮,閃閃發光,像金色的陽光,充滿陽剛之氣;一個深紅艷麗,透過光線方可見其深邃靚麗,宛如一位有內涵和氣質的佳麗,充滿陰柔之美。

一『生』一『熟』,和中國哲學的世界由一陰一陽組成的理論暗合。

世間茶品,唯有普洱茶,雖然都叫普洱茶,卻是兩個絕然不同、但又相互對應的茶品,唯此,才更彰顯其哲學含義和審美價值。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大凡有實力的普洱茶生產廠家,無一例外地都是兩種茶品都生產,仿佛在生產上都要達到一種平衡。

這,又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暗合。

但在茶的分類中,普洱茶被硬生生地分成兩類:生茶(曬青茶)被劃入綠茶中,熟茶則被劃入黑茶中,兩兄妹被分開,割裂了普洱茶中體現的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

好在茶人始終執著堅持叫『生茶』和『熟茶』,並印在茶的包裝上。

有想了解普洱茶幹貨的可以關注『隻見普洱』公眾號;該平臺是由國家一級評茶師郭子劍,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至今,普洱茶已經成為他生命裡最重要的一部分。

郭老師對普洱茶的購買、沖泡、品鑒都頗有心得同時在這個平臺上茶友一起探討和交流普洱茶的文化!

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