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茶』制茶技藝成功申遺!它們是→。《圖+文》

11月30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會議公佈的消息獲悉,『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中國已有43個項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繼續位居世界第一。

資料圖

今年,中國唯一申報項目是『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

項目所在地范圍涉及福建、北京、浙江、安徽、雲南、湖南、四川、江蘇、廣東、江西、河南、湖北、貴州、廣西、陜西15個省、市、自治區。

其中,來自雲南的普洱茶制作技藝《貢茶制作技藝》、普洱茶制作技藝《大益茶制作技藝》、黑茶制作技藝《下關沱茶制作技藝》、紅茶制作技藝《滇紅茶制作技藝》、茶俗《白族三道茶》、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藝列其中。

另據了解,第45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即世界遺產大會》將於2023年上半年召開,屆時,『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將接受審議。

茶貫穿於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據相關報道稱,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是有關茶園管理、茶葉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飲用和分享的知識、技藝和實踐。

制茶師根據當地的風土,使用炒鍋、竹匾、烘籠等工具,運用殺青、悶黃、渥堆、萎凋、做青、發酵、窨制等核心技藝,發展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種茶品,以不同的色、香、味、形滿足著民眾的多種需求。

而飲茶和品茶貫穿於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資料圖

傳統制茶技藝主要集中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江南、江北、西南和華南四大茶區,相關習俗在全國各地廣泛流佈,為多民族所共享。

通過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萬裡茶道等,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已經成為中國與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媒介,成為人類文明共同的財富。

一起來認識下『雲茶』非遺技藝

普洱茶制作技藝《貢茶制作技藝》

『貢茶』是怎麼做出來的?

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站介紹,雲南普洱茶傳統制作工藝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

至唐代,普洱茶已遠銷內地和西藏。

宋代,在『茶馬互市』的貿易政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代,普洱茶銷行更廣,出現了『士庶所有,皆普洱茶』的盛況。

清代,普洱茶被列為貢品,朝廷增設官茶局專司有關的茶事。

雲南普洱茶主要產於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和勐海縣等地,在長期生產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制作技藝。

寧洱縣普洱茶制作技藝又稱『貢茶制作技藝』,是當地茶工在千百年的實踐中積累經驗而逐步形成的。

這種技藝與地方民俗緊密結合在一起。

茶葉采摘開始前須先行祭禮。

儀式結束後,制作開始,制茶者按一定標準嚴格選擇采摘地和采摘時節,遵照具體技術要求,以手摘方式采選原料。

原料備齊後即進入殺青揉曬環節,以特定工藝將鮮葉加工成曬青茶。

隨後是蒸壓成型,即通過蒸、揉、壓、定型、幹燥、包裝等工序將曬青茶制成各種成品茶。

普洱貢茶獨特的傳統制作技藝、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及與之相關的民俗文化是中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合理的生產流程則成為現代普洱茶工藝研發的基礎。

普洱茶制作技藝《大益茶制作技藝》

拼配和發酵是關鍵

資料圖

雲南省勐海縣是世界茶樹發源地之一。

1939年,著名茶人范和鈞創建勐海茶廠,生產『大益』牌普洱茶,經過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大益』已經成為國內外著名的茶葉品牌。

2006年,『大益』普洱茶被農業部《現農業農村部》評為『中國名牌農產品』。

大益茶制作技藝的關鍵在於拼配和發酵。

拼配是根據各個茶葉品種的特點進行有效、合理的組合,取長補短,以彌補單一品種之不足;發酵是指『人工後發』的特殊技藝。

大益茶制作技藝的研究成功為普洱茶生產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紅茶制作技藝《滇紅茶制作技藝》

以鳳慶大葉種茶為原料

資料圖

據雲南文旅發佈公眾號消息,滇紅顧名思義是『雲南紅茶』。

1939年,馮紹裘先生在臨滄鳳慶縣以『大葉種』為原料成功試制工夫紅茶,這就是滇紅的由來。

與其他紅茶不同,滇紅以鳳慶大葉種茶為原料,其色更艷、香更濃、味更醇,分別有『滇紅工夫茶』『滇紅碎茶』『滇紅特形茶』。

滇紅工夫茶較為常見,適宜沖泡清飲。

滇紅可與大吉嶺紅茶、錫蘭紅茶媲美,但它制作工藝更加精細,深受國外消費者的喜愛。

1952年,鳳慶就被列為出口紅茶基地縣,當時1噸滇紅可以換回10噸鋼材。

黑茶制作技藝《下關沱茶制作技藝》

10餘道工藝制作而成

圖片據雲南網

下關沱茶是有悠久歷史的一種緊壓茶,因創制於雲南省大理市下關,故名『下關沱茶』。

下關沱茶是白族人民創造的十分典型的傳統技藝,它由明代的『團茶』演變而來,以雲南大葉種曬青茶作為基本原料,經拼配、篩分、揀剔、半制品拼配、稱量、蒸揉、壓制成型、幹燥、包裝等10餘道工藝制作而成,多為手工操作,蘊含著豐富的具有地區特征的技術知識。

沱茶歷史悠久,明代謝肇淛的《滇略》一書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團之』的記載,為沱茶的早期形式。

1902年,大理喜洲白族商幫永昌祥在下關開設第一家茶葉精制加工廠,加工緊茶和餅茶,標志著沱茶工藝的誕生。

沱茶生產是一門特殊的技藝,百餘年來,白族人民用這種技藝生產的產品曾經通過著名的『茶馬古道』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滇西北、西藏和四川等地,滿足了各族人民的生活需要,特別在藏胞中影響極大,在一百多年來的各民族友好往來中發揮過十分重要的作用。

茶俗《白族三道茶》

茶裡喝出人生哲理

資料圖

『三道茶』是大理白族人民的一種茶文化,歷史悠久。

早在南詔時期即作為南詔王招待各國使臣的飲茶禮,是對賓客的最高禮遇。

後流傳到民間,保留並發展延續至今。

三道茶的基本制作是以茶為底料,加入各種佐料調制成不同口味的茶飲。

這種調飲茶被大理白族人民發揮到了極致,完全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並成為白族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環。

三道茶,即:頭道苦茶、二道甜茶、三道回味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就是三道茶的特點。

大理白族三道茶不僅在口感上獨具特色,更寄寓了豐富的人生哲理。

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藝

酸茶原來是『醃』出來的

圖片據雲視新聞

記者根據文旅中國微信公眾號整理的消息獲悉,據德昂族的創世史詩《達古達楞格萊標》記載,德昂族是中國最早種植茶葉的民族之一。

茶是德昂族傳統文化的象征。

他們以茶樹作為圖騰來崇拜,視茶樹為自己的保護神和始祖神。

在德昂族的生活裡,有『早上一盅,一天威風;中午一盅,幹活輕松;下午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動』的說法。

德昂族的酸茶,史書稱之為『谷茶《或者沽茶》』。

德昂族酸茶取材於古老的大葉種茶樹,酸茶的制作方法比較獨特,其技藝有兩種:一是土坑法,二是陶器法。

土坑法是指,將鮮茶葉采摘回家後,用新鮮芭蕉葉包裹茶葉,放入事先挖的深坑內埋7天左右,然後將茶葉取出在陽光下揉搓並曬2天,待茶葉稍幹時又將其包裹放回深坑內3天,取出曬幹便可泡飲。

陶器法是指直接利用陶罐醃制酸茶。

『千億雲茶』助推我省實現茶葉強省目標

對我省茶產業來說,『雲茶』技藝申遺成功,無疑是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6個非遺項目,代表著我省6種傳統制茶技藝得到廣泛認可。

從我省2021年茶葉產業發展報告中可以看出,2021年,我省茶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1071億元,較上年增長7%,全省實現了『千億雲茶』發展目標,未來將以推進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努力實現從茶葉大省向茶葉強省的跨越。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省成品茶產量37.4萬噸,較上年增4.7%,其中普洱茶16.1萬噸, 紅茶7.2萬噸,綠茶13.3萬噸。

不僅如此,『雲茶』品牌價值也在不斷凸顯。

2021年,『普洱茶』品牌價值達73.52億元,位居『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第2位,獲中國地標品牌聲譽90.02分,居第一位。

『滇紅工夫茶』品牌價值35.15億元,位居第21位。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 記者 閔楠

一審 曹婕

責任編輯 易科彥

責任校對 袁熙

主編 嚴雲

終審 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