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專家:茶產業和茶文化要有機融合。《圖+文》

央廣網北京12月1日消息《記者黃玉玲》近日,中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中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

記者了解到,此次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花茶制作技藝等44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參與申報。

近日,央廣網記者采訪了相關領域專家,探討如何傳承和保護好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有哪些?

傳統制茶技藝主要集中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江南、江北、西南和華南四大茶區,相關習俗在全國各地廣泛流佈,為多民族所共享。

資料圖:采茶工在福建武夷山茶園采茶《圖片來源:文化和旅遊部》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包含哪些?

中國茶葉博物館館長包靜介紹,『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是有關茶園管理、茶葉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飲用和分享的知識、技藝和實踐。

制茶師根據當地的風土,使用炒鍋、竹匾、烘籠等工具,運用殺青、悶黃、渥堆、萎凋、做青、發酵、窨制等核心技藝,發展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種茶品,以不同的色、香、味、形滿足著民眾的多種需求。

據悉,數千年前,中國人就開始采茶、制茶和飲茶。

在雲南景邁山,當地民眾栽培茶樹、管理茶園已有1800年的歷史。

公元8世紀後期,陸羽寫就《茶經》,這是中國最早系統闡述茶葉知識及實踐的專著。

飲茶具有止渴、提神、解膩等功效,也有舒緩壓力、調理身心的作用,已經成為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

制茶師制的茶和機械制造出來的茶葉有什麼區別?

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教授關劍平解釋,機械制造可以保證效率、保持品質的穩定。

制茶師作為加工茶葉的技術人員,要根據鮮葉的具體情況,調整時間、火候等,這樣可以讓茶葉的味道更出類拔萃。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具有重要意義。

包靜表示,此次申遺成功,對老百姓來說是提升了對茶葉相關知識的普及,進一步深化了對中華茶文化發源發展的認知,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是茶的故鄉以及對世界的影響,從而更加堅定我們的文化自信。

申遺成功助力保護傳承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相關44個項目已先後列入國務院批準公佈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資料圖:制茶師在進行『福鼎白茶』的『萎凋』《圖片來源:文化和旅遊部》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王晨陽表示,當前這一項目相關的知識和技藝主要通過家族傳承、師徒傳承和社區傳承等傳統方式進行傳承,並與正規教育有所融合。

比如,安溪鐵觀音制作技藝在福建省安溪縣王氏家族已傳至第13代,安徽祁門紅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昶在近5年間收徒授藝17人。

更多人是通過家庭、社區的活動參與傳承的。

比如在家庭中,飲茶、敬茶等相關禮俗由長輩傳授給下一代;在社區,相關儀式活動的組織經驗和儀軌知識,通過長者口傳身授實現代際傳承。

為確保該遺產項目的存續力,增強傳承活力,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於2020年12月成立保護工作組,聯合制定了《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五年保護計劃(2021—2025)》,將鼓勵傳承人按照傳統方式授徒傳藝,依托中職院校和高等院校培養專門人才,鞏固代際傳承;舉辦保護傳承培訓班,加強能力建設;建立研學基地,編寫普及讀本,開展相關巡展活動,提高青少年的保護意識。

下一步對於茶文化、茶企業如何更好傳承與發展?

包靜提到,中國茶葉博物館作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報人類非遺項目保護工作組牽頭單位,將最大限度地發動相關社區、人群參與到遺產的保護工作當中來。

茶產業和文化還是要有機融合,茶因文興,文因茶揚,這樣才能進一步推進茶產業鏈拉長延伸,『茶+文旅』『茶+文創』『茶+深加工』等都是非常值得借鑒的做法。

關劍平認為,茶文化的根基是文化,中國文化的發展是茶文化發展的基石,產業高度介入是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傳承與發展的一個特點。

茶業人員要積極主動地思考茶文化發展,要擺脫作坊生產、經營思維模式,積極探索技術更新,吸收各專業的人才為茶產業服務,實現『茶+文化』,這樣才能找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