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雅中國茶。《圖+文》

□程應峰

中國茶入選非遺,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為什麼?

我想大概是因為人類需要和諧共處,需要優雅詩意的存在,而中國茶平和詩意的特質是公認的,中國茶文化講究『茶和天下』,其『清靜和雅』的理念,恰如其分地契合了現代人類社會的需求。

中國茶,亦莊亦諧,亦雅亦俗。

茶韻茶事,源遠流長,以茶悟道,以茶養性,古已有之。

人文風雅,少不了琴棋書畫詩酒花;煙火生活,缺不得柴米油鹽醬醋茶。

茶的發現,得益於神農走千山,訪萬物,歷萬難,嘗百草。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農勇於品嘗天下之草,一是因為他有水晶般透明的腸胃,吃下什麼東西,起了什麼作用,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二是他有一顆水晶般珍貴的心,他的心時時刻刻牽系著民間疾苦,為了解除民間疾苦,他才有了嘗百草之念。

當他嘗到一種開白花的常綠樹嫩葉時,葉片就在腸胃裡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到處流動洗滌,像在檢查什麼似的,這種綠葉因之被他稱為『查』。

時深日久,『查』就演變成了『茶』。

他嘗試百草,大凡中毒,都是以茶來解救的。

在中國人心中,茶有八德,即:康、樂、甘、香、和、清、敬、美。

飲茶入神,任外界狂風暴雨,內心自穩如泰山;飲茶入道,身如菩提樹,心似明鏡臺,盡去煩憂,不染塵埃。

茶能入器,亦可入品,更能入詩,入畫,入曲,入禪、入道。

古往今來,中國人喝茶,講禮儀,講規矩,不僅要有完善的規范和品飲方法,還追求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而將二者相結合的,便是茶之精神,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茶道』。

中國茶種類繁多,制作技藝各具其妙。

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黑茶、黃茶、再加工茶等傳統制作技藝及相關習俗,可謂博大精深。

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茶無處不在。

而品茶如品人,溫和之茶有如溫厚之人,有姿態,有柔性,有回味,喝上一口,便教人通身舒坦。

透過這份舒坦,甚或可以洞悉彼方的學識品行、言語談吐。

應該說,溫和之茶,是自然物象亦是人文精神,就算它不能濟世,也能惠世;不能救人,也能動人。

茶煮閑情,坐聽風起。

煮一壺茶,憶一方情。

在漫長的歲月中,因居住地區地理氣候、生態環境、飲食習慣等差異,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制茶技藝和各具特色的茶文化。

如:藏族酥油茶、白族 『三道茶』、彝族『擺手茶』等等,可謂各具其境,各展其態。

茶,生於天地之間,采集星辰靈氣,汲取日月精華,藏千河,存萬山,納萬象,有著無可言狀的美妙。

據記載,南北朝時期道士和僧人都遵循過午不食的清修方式,為了提神醒腦而喝茶。

到了唐朝,佛教傳播很廣,普通人開始喝茶,形成了大眾飲茶文化,宋代則達到高峰,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上可以看到很多茶館,北宋時去茶館喝茶已經變成一種重要的社交方式了。

唐朝時鑒真東渡,隨著佛教把茶葉帶到日本,進而改變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17世紀起,茶葉最早對英國產生影響,進而影響了整個歐洲。

19世紀,英國國民收入的10%都用來購買茶葉,茶成為重要的奢侈品,飲下午茶變成了不可或缺的社交方式,甚至一個主婦若不會給客人煮茶,就要惹人嘲笑。

晚清時,英國植物獵人羅伯特·福鈞把中國茶樹偷帶到印度。

時至今日,全球至少有50多個國家種茶,有120多個國家從中國進口茶葉,全世界喜歡飲茶的人數已超過50多億。

可以說,源自中國的茶以及茶文化,已然為全球所共享。

中國茶與中國人相伴千年,從《神農本草經》《茶經》等著作中可窺知。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其具有詩意之美、品味之美、浸潤之美、悟道之美。

北宋詩人蘇軾,十分嗜茶,詠茶詩也寫了不少。

在烹茶這一環節,蘇軾以為『精品厭凡泉』,好茶必須配以好水,因此常常親自到釣石旁汲取深潭活水。

『活水還須活火烹』,所以他用於泡茶的滾水皆由『有焰方熾的炭火』煮沸。

對煮水的器具和飲茶用具,蘇軾也很講究。

在宜興,他設計了一種提梁式紫砂壺。

後人為紀念他,把此種壺式命名為 『東坡壺』。

『松風竹爐,提壺相呼』,即是蘇軾用此壺烹茗獨飲時的生動寫照。

蘇軾不隻是烹茶、品茶,還親自栽種過茶。

在貶謫黃州期間,他經濟拮據, 生活困頓。

黃州一位書生馬正卿替他向官府請來一塊荒地,他親自耕種,以地上收獲稍濟『因匱乏食』之急。

在這塊取名『東坡』的荒地上,他種了茶樹。

因為茶,便有了茶馬古道。

作為能夠和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萬裡茶道等著名商道並稱的茶馬古道,是連系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紐帶,它見證著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歷史,也見證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