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武夷巖茶,從水仙、肉桂,到大紅袍,村姑陳有不一樣的想法。《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準備試茶。

老蘇寫,且將新火試新茶。

想來這句話是下半年寫的吧。

下半年正是武夷巖茶大上市的季節,俗稱,試茶季。

就是那種整天出不了門,一大堆茶放在桌子上,等著你試喝,等著你寫品鑒,等著你洗大堆蓋碗公道杯茶杯的日子。

想想就可怕。

但是,許多人挺羨慕這種日子。

曾經我在圈裡抱怨過,結果招來一群羨慕者,表示,求蹭茶,求打包….

人人都說,有這麼多茶喝,有啥好抱怨的?

可是,試茶是挑茶,挑茶就是從一大堆茶當中選出好的,優秀的,也就意味著,排隊等著試喝的這些茶裡面,有一些是不優秀的,品質不高的。

一些,還隻是個普通級的量詞,並不準確。

最慘的時候,連喝一下午,盡是爛茶,什麼怪味道都有,整個一個垃圾堆上找黃金的感覺,沒經歷過的人,不會懂。

並且,最可怕的還不是喝了一肚子怪味茶,最可怕的是,喝了一下午的茶,仍然沒有挑到一款心儀好茶的那種,浪費了半天生命還一款茶也沒選中的失望。

毀滅性的。

心理素質但凡差一點,就會崩潰。

《2》

今年的武夷巖茶,上市的時間比較晚。

這個晚,一方面是指產品加工的總體節奏慢,另一方面是指產品的上市節奏慢。

這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天氣。

旱。

喝巖茶這麼多年,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因為不下雨,而耽誤正巖好茶的上市時間。

前兩年,年年的五月茶季過後,都是雷打不動的雨季——水淹武夷,雨漫茶山。

回去翻一下舊聞就會知道,暴雨,年年成為破壞武夷旅遊業的第一元兇。

五年前,老茶客老A曾經邊喝肉桂邊吐槽,這些年雨水多,武夷山人就不會做茶了?

可見近十來年,雨,是武夷山最不缺的甘霖。

尤其這兩年,關於暴雨引發山洪,關於新茶園泛濫破壞生態引發暴雨的討論,在業內有識之士當中,就沒有停歇過。

誰知道今年春茶季一過,老天爺反其道而行之,來了一場大旱。

8月份我們去武夷山的時候,便已經見到馬頭組的茶農在挑水澆茶樹了。

直到最近,武夷山胡歌拍來的九曲溪近照裡,我們驚訝地發現,水位線降到極低,水生動物隨處可見——無數條抽水管,插進九曲溪裡,正瘋狂地往茶園裡抽水澆灌。

這條生命之水,在曾經的歲月裡,養育了武夷山民,現在,又挽救起了武夷山的茶樹。

其實,救樹如救人。

武夷山跟太姥山一樣,曾經的主要產業是旅遊業,現在主要產業是茶葉。

如果茶樹因為幹旱而死掉大半,那直接遭受影響的,便會是明年的春茶采摘。

那對於武夷人民來說,是毀滅性的。

一夜回到解放前。

幸而,天氣冷下來之後,雨水也隨之而來。

就算沒雨,夜裡的霜,露,也自動給茶園補起了水分。

總之,境況比天氣熱的時候,好太多太多了。

這時候,茶農們才有心情,把好茶一款接一款開始焙出來。

細心的看官應該發現了,早前上市的巖茶,都是基本款,重量級的巖茶,像牛肉,像慧苑老叢、慧苑鐵羅漢,一直是藏在深閨之中,猶抱琵琶半遮面。

SO,為了不影響茶農們認真制茶,不讓他們產生焦慮情緒影響到制茶效果,村姑陳今年,有一些大膽的想法。

《3》

保護名叢,是今年小陳茶事武夷巖茶項目的主題。

這件事,很早很早,我就想做了。

想了很多年,但是,人微言輕,實力也不夠,時間也不對,就撂置下來了。

今年,正逢遭遇旱災,正巧正巖的傳統產品們延遲上市,這就把我想了很多年想做的關於名叢的宣傳與保護,提上了日程。

雖然現在村姑陳仍然人微言輕且實力很弱,但這個巖茶斷檔的時機,真的適合給這些漸漸洇沒於巖茶之林的古老名叢們,做一個嶄露頭角。

其實早在今年的八九月,村姑陳和李麻花就已經開始在做這件事了。

雀舌,白雞冠,鐵羅漢,向天梅,矮腳烏龍,金桂…….一款又一款的名叢們,被村姑陳寫出品鑒,排隊上架。

讓世人重新認識它們,重新了解它們,重新喜歡上它們。

讓這些默默無聞生活在武夷丹山碧水之間的古老茶樹品種,獲得更多人的認可與親睞,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商人重利輕別離。

要知道,一款名叢,隻有產生了市場影響力,產生了持續性的商業價值,才可以在水仙肉桂北鬥奇丹的夾縫裡,茍延殘喘,生存下來,免去被砍伐一空,甚至滅絕的命運。

前幾天有同行做視頻,說鬼洞最著名的是鐵羅漢,真想抽這廝一個大嘴巴。

鬼洞最有名的,內鬼洞與外鬼洞共同的代表性茶樹,哪裡是鐵羅漢,分明是那些因為性狀改變早已經不知曉姓名的名叢們。

列位看官不妨親自去鬼洞裡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

是不是相鄰的兩株茶樹,拉近了一對比,葉片是完全不一樣的?

是不是相鄰的兩片三片四片茶園,茶樹的高矮是不一樣的,葉片的顏色是不一樣的?

到了春茶季,鬼洞裡時時都有人——這些名叢們,開面采摘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有早有晚,甚至一天一株達到適采期——所以不分早生種中生種晚生種,隔三岔五都有人在這裡采茶。

不像牛欄坑,采牛肉就兩三天時間,采完,整個坑都安靜了。

鬼洞裡名叢(奇種)們的生長時間此起彼伏,你方唱罷我登臺,隻能委屈茶農,天天都來打個卡。

也許一天隻能采幾株茶樹,總共下來還做不了一斤成品茶,但惜茶之人,不怕麻煩。

畢竟,這些名叢是最古老的武夷山土生樹種,它們樹齡夠老,品種夠老,個性特征鮮明,喝起來是大路貨、中規中矩的水仙肉桂北鬥所不能具有的風情萬種。

《4》

我的犯罪心理學老師說過一句至理名言:同情弱者是人類的天性。

這些年,眼見著肉桂勢大,世人隻知有武夷肉桂而不知有武夷名叢;眼見著再爛的肉桂都有人買,金貴而個性風雅的名叢卻泛人問津;眼見著每家店裡隻賣水仙肉桂大紅袍三種巖茶品類,其它的巖茶連上架的機會都沒有….

這一切,讓真正愛巖茶的人,極為痛心。

要知道,曾經,自朱重八改皇家禦茶園於武夷九曲溪第四曲之畔以來,經明朝一朝,武夷巖茶品種何止數千種?

有史料記載的是,單慧苑坑裡,就曾經存在過2800多種武夷巖茶品種。

大家數一數,兩千八百多個品種,如果它們都能存世,哪怕隻有一半存世,那今天,我們喝武夷巖茶時,該多麼歡欣鼓舞——一千多個風格迥異的品種茶,喝一年也喝不完,天天都有新口味喝,多麼暢快。

這畫面,光想一想,就快樂地要飛起來。

而現在,我們年年費盡心力,也隻能湊齊個十二金釵,頂多也滿打滿算二十多不到三十個品種。

並且還是加上近些年培育的黃氏一門這些新貴才湊齊的數字,單論武夷山家生的名叢,恐怕,12種還不一定能集齊。

想想就很可悲。

尤其,這些名叢們,還在以極度緩慢卻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洇沒——被砍掉改種經濟型茶樹肉桂,是它們必經的宿命。

沒有市場號召力的名叢,對主人來說,就是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衡量個三五年,最終還是決定,砍掉。

《5》

今年,在『牛肉』、『慧叢』、『慧鐵』這些『固定曲目』保留的基礎上,村姑陳在下半年,會主推一些瀕危的小品種巖茶。

名字暫且保密。

我的閨蜜,最近正在武夷山,以喝到嘴歪的敬業精神,尋找名叢們。

她一手拿著羅盛財老師的名叢錄,一邊去茶農家倉庫裡找茶。

羅老師是個值得敬佩的武夷茶人,他是名叢保護的先驅,也是在他的努力之下,許多的名叢才得以被從三坑兩澗的各個角落被移植出來,保護起來,種植在他的名叢園裡。

以至於,我們未來,我們的後代未來,不至於隻在書上看到名叢的名字與圖片,他們還可以排隊去參觀名叢園,看那些隻在書中看到過的,生僻的名字——正太陽,正太陰,紅孩兒,不知春…..

摸摸它們的葉子,看看它們的樹幹,聞聞它們的氣味,如果運氣好,再嘗嘗它們的茶湯。

這些名叢,它們比我們更早就生活在這片丹霞地貌裡,它們見證了這座茶山的滄海桑田,滄桑巨變。

它們見證了上饒人來到武夷山,最終留了下來,用他們嗜辣的味蕾,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做出了發酵又焙火的,六大茶類裡工藝最復雜的,武夷巖茶。

它們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而我們,隻是過客。

《6》

曾經的武夷巖茶,是百花齊放的。

現今的武夷巖茶,是肉桂水仙大紅袍三足鼎立的。

詫紫嫣紅的大花園,隻留下了三種花,實在寂寞。

保護名叢,就從今日始吧。

只要我們每個人,盡一份力,就可以讓瀕危的名叢們,得到存活,脫離被砍伐的命運。

為後代保留下這些名叢,為武夷巖茶保留下這些名叢,餘有榮焉,功不可沒。

梅花香的梅占,花蜜香的水金龜,脂粉香的雀舌,當歸藥香的鐵羅漢,妖嬈花香的半天妖,蠟梅香的矮腳烏龍,幽冷梅香的向天梅,清苦草藥香的白雞冠….

願它們與世長存,願我們的後代,可以喝到感受到,這些銷魂的美妙滋味。

路漫漫其修遠兮。

雖千萬人,吾往矣。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