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 和天下。《圖+文》

11月29日晚,中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消息一傳來,就在國內外引發了強烈共鳴。

傳承千年的制茶技藝、家家常備的香茗茶點、各族共享的茶俗茶禮,融匯先民與今人的智慧,攜著深厚的文化意涵,穿越山海,跨江越洋,傳遞共同價值,閃耀世界舞臺。

一片小小茶葉不簡單!此次申遺成功,意義非凡。

人們用不同形式表達著同樣的心聲:以茶論道,茶和天下,正是中國文化自信自強的有力體現!

▲ 萎凋制茶師在進行『福鼎白茶』的『萎凋』 朱剛群 攝

何以申遺:一片茶葉的分量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是有關茶園管理、茶葉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飲用和分享的知識、技藝和實踐。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開始種茶、采茶、制茶和飲茶。

茶農依照自然規律和世代相傳的經驗種茶和管理茶園,采茶工采摘、揀選茶葉,制茶師根據當地風土,使用炒鍋、竹匾、烘籠等工具,運用殺青、悶黃、渥堆、萎凋、做青、發酵、窨制等核心技藝,發展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及花茶等,茶品多達2000多種。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世代傳承、廣泛分佈、全民參與,形成了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廣泛深入的社會實踐、成熟發達的傳統技藝、種類豐富的手工制品,體現了中國人所秉持的謙、和、禮、敬的價值觀,並通過絲綢之路促進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在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此次參與申報的44個與茶相關的國家級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與中國茶葉博物館、中國茶葉學會、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還聯合成立了『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保護工作組,由中國茶葉博物館牽頭,采取共同保護行動。

一茶一世代:清幽茶香展畫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茶葉深深融入中國人生活,成為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中國的水土孕育出世界上最早的茶,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畫卷,每一卷都飄著清幽茶香。

作為茶的故鄉、茶文化發祥地,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也是茶樹種質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其茶區之廣、茶類之多、茶藝之精久負盛名,其從業人群、茶產量及產值均居世界前列。

茶對中國人的情感意義之重,對中國人生活影響之深,全民同感共知。

種茶、制茶、飲茶等相關習俗在全國各地廣泛流佈,被各地區各民族廣泛享用,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及海外華人華僑都是茶文化的傳承者,日用而不覺地踐行著中華民族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

通過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中國茶文化也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

有『一嫩三鮮』之稱的洞庭碧螺春,全國唯一保留蒸青工藝的恩施玉露,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一的祁門紅茶,湯黃澄高味醇甘爽的君山銀針茶,讓古人發出『武夷焙法實甲天下』之嘆的武夷巖茶,已建立母本基因庫的安吉白茶,講述著民族團結故事的茯磚茶,被譽為『日本茶道之源』的徑山茶宴……在中國,色、香、味、形各異的茶品,多彩多姿的茶俗,都體現著非遺傳承的實踐成果。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涉及社會實踐、儀式和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等各個領域。

非遺保護的政策支持、傳承人群的世代守護、豐富資源的善使善用,是全國乃至世界人民得享茶之盛宴的根本,也是茶文化延綿不絕、相關非遺項目傳承發展的前提基礎。

它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茶文化的高度重視,凝聚了中國種茶人、采茶人、制茶人、飲茶人的心血、智慧與精神。

目前,中國已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並結合不同門類項目的保護傳承規律,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

在非遺保護工作持續深入開展的過程中,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得到系統化分類保護,相關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多達44個,地方相關項目更是數不勝數,且相關調查認定等保護實踐仍在進行之中。

從中,人們可以深切體會到,『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與中國人生產生活的密切關聯和世代傳承中,體現了『人民至上』理念,彰顯了人民立場、人民願望、人民創造、人民智慧。

四時流轉,物候造化,從一片葉子到一杯茶水、一項習俗,每一步都需要人的化育。

▲ 采茶工在福建武夷山茶園采茶 張筱惜 攝

經茶農的悉心種植和養護,再經采茶人的精挑細選,由制茶師運用專門技藝制作,一片葉子才能走上茶桌。

在日常生活、儀式和節慶活動中,飲茶、敬茶等習俗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品茶、鬥茶、評茶等活動在許多地區成為當地特色風俗。

這些活動成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見證,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與制茶相關的知識和技藝以多種方式傳承發展,有的是將特殊的技藝和訣竅在家族成員之間代代傳承,如安溪鐵觀音制作技藝在福建省安溪縣王氏家族已傳至第13代;有的是徒弟在師傅的指導下,通過觀察、實踐獲得相關知識、技藝和訣竅,如徑山茶宴自唐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起,由浙江杭州市餘杭區徑山萬壽禪寺傳承,由住持傳給其繼任者,目前已傳至第121代;家族中的長輩和社區中的長者在日常生活、儀式和節慶活動中將飲茶、敬茶等習俗言傳身教給家庭、社區成員,特別是年青一代。

▲ 代表性傳承人胡招餘《中》向徒弟們傳授『婺州舉巖』的制作技藝 閻壽根 徐 軍 攝

▲ 代表性傳承人魏月德在進行『鐵觀音』的『做青』 黃旭金 攝

▲ 代表性傳承人韋潔群在進行『六堡茶』的『揉捻』 石濡菲 攝

不少地區還持續創新開展非遺傳承傳播,將非遺保護觀念深深植入年青一代內心,培育行動自覺。

如浙江安吉縣對白茶手工炒制技藝采取培訓和導師幫帶制,通過進學校、進景區、進街區等形式,宣傳推廣傳承這一傳統手工技藝,並推動非遺進入國民教育體系,納入小學課程和教材,做到了留住技藝從娃娃抓起。

此外,中國現已有40多所中職和80多所高等院校開設茶學和茶文化專業,每年培養制茶、茶藝等專門人才3000多人;一些代表性傳承人進入學校,開展傳承教學,持續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的新時代新發展培養新生力量。

一茶一生活:『人在草木間』

『‘茶’字拆開,就是‘人在草木間’』習近平總書記的妙解,道出了中華文化中『道法自然』的真諦。

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茶與中國人的生活有分不開的聯系、道不完的故事。

中國各民族多姿多彩的制茶技藝、茶禮、茶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健康的追求。

茶的社會功用和多元價值始終深深烙印在中國文化基因中。

飲茶和品茶貫穿於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自周朝興起種茶,秦漢時期出現茶餅,到唐宋時期將品茶列為雅事,再到明代飲茶改為壺泡法並保留下來,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有飲茶的喜好。

在品茶過程中,佐茶食品由茶點師專門制作,茶友間開展品茶、鬥茶、評茶等活動,也是一種生活志趣。

茶對於身心健康的有益作用,早在唐代陸羽《茶經》中就多有記述。

飲茶具有止渴、提神、解膩等功效,也有舒緩壓力、調理身心的作用,已經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

▲ 在婚禮上敬獻『白族三道茶』 楊建華 攝

▲ 茶農主持趕茶場的祭祀儀式 周濟生 攝

茶也是重要的情感載體。

人們采取泡、煮等方式,在家庭、工作場所、茶館、餐廳、寺院等場所飲用茶與分享茶。

在交友、婚禮、拜師、祭祀等活動中,飲茶都是重要的溝通媒介。

以茶敬客、以茶敦親、以茶睦鄰、以茶結友為多民族共享,彰顯了謙、和、禮、敬的人文精神,增進了家庭和睦、人際和諧,增強了文化認同和社會凝聚力。

茶還塑造著中國人品性氣質。

傳承人和實踐者在制茶、泡茶、品茶的過程中,增加了生活情趣,培養了平和包容的心態,形成了含蓄內斂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

『好山好水出好茶』,要得到一片好葉,需要保護好環境,遵守生態法則。

整個過程既滿足了制茶原料的需求,利於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管理和陸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也體現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

不僅如此,『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世代傳承,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群體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多樣性實踐,促進了茶器、茶歌、茶戲等文化表現形式的發展,營造了茶館等關聯性文化空間,更生動見證了人類創造力和文化多樣性。

一茶一產業:富民又樂民

一片小小的茶葉,凝練的是技藝,薈萃的是韻味,散發的是精神。

品茶,品其味,也是品生活、品人生。

而茶與美好生活的關聯還遠不止於此。

一片茶葉,興一方產業,富一方百姓。

近年來,茶文化協調帶動茶產業、茶科技發展。

由此,以制茶技藝為代表的非遺,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幸福。

因其涉及面廣,參與度高,『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為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特殊群體,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助力增收致富。

在福建福安坦洋工夫茶博物館內,人們感受著『喝過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的人民情懷,領略著坦洋工夫茶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

目前,坦洋茶場已經成為推動文化傳播、鄉土人才培育、技術服務推廣的重要場所,不但定期舉辦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藝和茶文化研修班,打造茶人交流提升平臺,還在此基礎上拓展延伸產業鏈,開設農業觀光體驗,吸引家長帶孩子們前來體驗制茶過程。

對於福建安溪,茶葉就是生活的主線。

該縣人口102萬,涉茶人口80萬,其中包括35.4萬婦女和0.72萬殘疾人;福建寧紅茶制作技藝的傳承發展與當地鄉村振興緊密結合,漫江紅茶廠和茶葉基地成為黨員『雙帶』先鋒基地和產業脫貧示范點,每年帶動農民就業超400戶,人均年增收超5000元。

浙江安吉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同時獲得全國首批全域旅遊示范區。

近年來,隨著文旅融合加速推進,安吉大力發展茶產業,走出了一條壯大茶經濟、豐富茶文化、打造茶旅遊的特色發展路子。

據安吉縣文體旅遊局黨委書記、局長羅福娣介紹,以安吉白茶文化為主要內容的『綠水青山 旅居安吉』非遺旅遊線路入選浙江省非遺旅遊線路,安吉白茶代表性企業宋茗茶博園獲評國家3A級旅遊景區。

產業融合發展催生鄉村多種經濟業態形式出現,為全縣188個行政村帶來發展機遇。

2022年至今,該縣共接待遊客2386.8萬人次,同比上升1.4%,旅遊總收入339.7億元,同比上升3.9%。

一片茶葉,創一方品牌,樂一方人民。

圍繞『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各地堅持守正創新,在保護傳承好傳統技藝的基礎上,發力產品創新、設計創新和理念創新,加大茶產業發展和融合力度,讓該遺產項目在新時代持續綻放光彩。

在這一方面,實踐探索成果不勝枚舉。

始創於1887年的吳裕泰,擁有135年的悠久歷史,其茉莉花茶制作技藝於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一路走來,吳裕泰既以匠心傳承非遺技藝,延續古法制茶,守住誠信之道,做出『賣老百姓喝得起的放心茶』,又率先在茶行業制定實施『聚焦花茶,做優做精』的產品戰略,在茶坯和鮮花的選擇上變出新花樣,尤其註重以創新滿足新消費需求,開辟出『老字號+文化+體驗』的新發展路徑,持續推進品牌IP化進程,有效提升品牌影響力。

一方面,針對茶葉是慢消品這一特性,開發銷售茶月餅、茶粽子、茶餅幹、茶蛋糕、茶爽無膠口香糖等茶食品供消費者選擇;另一方面,開發多款文質兼備的創意產品,如吳裕泰茶味冰淇淋、與國家博物館合作開發的『四季美裕』聯名禮盒,無一不是受大眾喜愛的網紅潮品。

▲ 代表性傳承人劉安興正在給小學生示范『武夷巖茶』的制作技藝 肖文鳳 攝

談及烏龍茶,必言武夷巖茶。

由於武夷山獨特自然環境的涵養,再加上傳統而精湛的制作工藝,巖茶品質獨具『巖韻』風格,為世人所稱贊,在中國乃至世界茶葉發展史上影響深遠,具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來,福建武夷山市政府投入千萬元,用於大紅袍母樹停摘留養、大紅袍茶葉科學研究,為制茶技藝的傳統工藝相關設施設備提供貼息貸款,建立制作工藝老茶師的傳幫帶服務體系,培育傳承人群,挖掘茶葉專家及文史工作者著述的史料資源,建立有關影視、書籍資料現代多媒體信息庫及檔案館等重要工作。

同時,還投入2.5億元建設弘揚武夷茶文化的茶博園,並在茶博園內投資1.5億元創作推出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大紅袍》,通過藝術表現形式,促進茶文化廣泛交流,進一步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在廣西桂林,瑤族人的一天是從『打油茶』開始的。

恭城油茶作為瑤族人民的一種傳統飲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進入現代化發展進程,這碗油茶還能撬動一個大產業,帶動茶葉、生薑、紅薯等原輔材料的生產,促進一、二、三產融合。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恭城以文旅融合思路,依托康養產業、實體經濟重點打造油茶品牌,在當地油茶文化街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和油茶博物館,加快研究有機油茶、濃縮油茶等新產品,同時將廣西恭城瑤族油茶習俗與節慶、廣西桂林品牌特色結合,將油茶推向大眾視野,讓人們體驗油茶、接受油茶、愛上油茶。

一茶一世界:締造人類共同價值

茶,源於中國,盛行世界,既是全球同享的健康飲品,也是承載歷史和文化的『中國名片』,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0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致信祝賀首個『國際茶日』時指出,中國願同各方一道,推動全球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鑒,讓更多的人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

從『一片葉子,成就了一個產業,富裕了一方百姓』的經典論述,到『萬裡茶道』『茶酒論』『茶之友誼』『茶敘外交』等,茶多次出現在國事外交中,展現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

以茶為媒,中國茶與茶文化是古今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商貿物資和文化力量之一,是『一帶一路』重要文化交流載體。

通過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萬裡茶道等,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已經成為中國與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媒介,成為人類文明共同的財富。

17世紀,湖北等地的中國茶商,以漢口為起點,過河南,進山西,越黃河,過大漠,至中俄邊境恰克圖,繼而前往莫斯科、聖彼得堡,以茶葉貿易探出一條貫通亞歐的萬裡茶道,一直延續至今。

湖北青磚茶成為與蒙古國、俄羅斯及歐洲各國交流的媒介,被譽為『萬裡茶道上的瑰寶』『草原人民的生命之飲』。

在『一帶一路』已成為多國實現合作共贏共識的今天,湖北青磚茶緊抓機遇,加強茶文化交流合作,積極參加『進博會』『文博會』『廣交會』,與歐美、日韓、東盟等區域建立長期交往合作,並將傳統制茶技藝與現代科技手段相融升級產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時代需求,呈現出全新品牌形象,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茶文化內在的文明和諧、自信開放。

茶以載道,『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傳達了茶和天下、包容並蓄的理念,蘊含中國人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跨越性別、職業、民族、信仰而成為文化認同,是密切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紐帶,深刻傳遞著人類共同價值。

徑山茶宴是以茶代酒宴請客人的一種獨特儀式,從張茶榜、擊茶鼓、恭請入堂、上香禮佛、煎湯點茶、行盞分茶、說偈吃茶到謝茶退堂,共有10多道程序,禪茶一味,豐富並提升了中國茶文化的內涵。

自宋元時期被移植、傳播到日本後,徑山茶宴與日本固有的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兼容漢、和文化特征的風格獨具的日本茶道,這是中外文化交流結出的文明碩果,也因此成為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至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茶的『旅程』,講述著鮮活的中國故事,發出了強有力的中國聲音,展現的是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承載的是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申遺成功:成果全民共享

▲ 市民在成都人民公園鶴鳴茶館喝茶 李志勇 攝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工作取得矚目成果,是世界對中國文化的認可,是中國人的自豪,也是中國茶人的驕傲。

由此,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制度,為國際非遺保護提供了的中國經驗、貢獻了中國智慧,也得到廣泛關注和認可。

『自家天天喝的茶,如今成為人類共同的遺產,讓我對茶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增敬意。

喝茶要喝得有講究,品茶要品得出文化』許多茶愛好者表示,已經第一時間將好消息分享到社交平臺,與全國人民共享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此次申遺成功,將大大提升年輕人對茶文化和茶產業的關注度。

新一代接棒,創造新業績指日可待』眾多非遺傳承人深受鼓舞,表示要全力以赴投入保護傳承發展非遺的事業,接續奮鬥,傳播好茶文化,做優茶品質,向世界講好中國茶的故事。

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教授關劍平認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的保護實踐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非遺保護工作紮實有力。

此次申遺成功,在肯定既有成果的同時,也開啟了茶文化研究和推廣的新起點。

『以此為契機,下一階段的茶文化研究應緊貼實際,更加廣泛深入,堅持問題導向,吸收先進經驗,以新的理論成果推動相關非遺保護和傳承實踐邁上新臺階』關劍平說。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魯成銀表示,在感到文化自信的同時,人們還應有普遍的歷史感、責任感、使命感,學界、業界則應充分發揮各自優長,將這一遺產項目發展好,將非遺傳承人培養好。

魯成銀介紹,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自成立起,一直致力於茶樹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茶樹生理與栽培、茶樹病蟲害防控、茶葉加工、茶葉質量安全與風險評估、茶營養與健康、茶產業經濟與文化等茶葉全產業鏈研究。

新的階段,該研究所將不斷提升科研創新能力,為茶文化傳播和茶產業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作為一位老茶人,世界茶文化學術研究會副會長姚國坤曾分赴亞非多個國家,助推當地構建茶文化體系,也多次赴美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進行茶文化專題講座。

他著有《世界飲茶風情錄》,記錄了全世界70多個國家的茶飲特色,對各國茶文化可謂如數家珍。

『各國茶文化相互交融,使得世界茶文化形成了雅俗共賞的文化內涵,綻放出形式千變的飲茶特色。

茶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中國茶文化融入世界,也使得世界文化更加和美融洽』姚國坤說。

總而言之,『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助於彰顯不同社區對自然界和宇宙的認知、社會實踐的經驗和手工實踐的能力,從而促進對此類遺產實踐者群體創造力的尊重;有助於拓展不同制茶技藝、飲茶傳統間的對話渠道,豐富人類的健康實踐,在次區域、區域和國際層面認識並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體現的人類與環境互動的智慧和創造力,以及文化多樣性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

該遺產項目也將成為促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抓手。

2022年12月8日《中國文化報》

第5-8版刊發特別報道

《中國茶 和天下》

↓ ↓ ↓ ↓ ↓ ↓ ↓ ↓ ↓

責編:陳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