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技藝』申遺成功,釀酒技藝還遠嗎?丨活文化。《圖+文》

文|醉美團隊

11月29日晚,中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七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截至目前,中國共有43個非遺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非遺裡的『茶』和『酒』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開始種茶、采茶、制茶和飲茶,發展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種茶品供人飲用與分享。

如果追溯中國茶的歷史,至少在3000多年前,就開始人工栽培茶樹,不過,那個時候的人們還是把茶葉當成一種菜來食用。

▲制茶師在進行『福鼎白茶』的『萎凋』《圖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攝影:朱剛群》

到了兩漢時期,制茶工藝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開始出現更易運輸的茶餅,茶葉也開始成為一種流通商品。

唐朝,茶逐漸開始成為一種藝術,流行於文人雅士之間。

而真正將喝茶上升到藝術層面的,要歸功於『茶聖』陸羽。

陸羽所著的《茶經》是唐代和唐以前有關茶葉的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比如他提出飲茶要趁熱連飲,因為『重濁凝其下,精華浮其上』,茶一旦冷了,『則精英隨氣而竭,飲啜不消亦然矣』。

到了清朝時期,中國茶風靡世界,獨步世界茶市,當時出口茶葉的隻有中國,工藝以烘青和炒青為主,制作了烏龍茶、紅茶、黑茶、花茶、綠茶、白茶,並逐漸開拓出了一條著名的專營茶葉的『萬裡茶道』。

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裡看,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是有關茶園管理、茶葉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飲用和分享的知識、技藝和實踐。

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涉及15個省《區、市》的44個國家級項目,項目申報工作得到了傳承群體的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

據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王晨陽介紹,包括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內,中國目前有43個非遺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位居世界第一。

而除了茶之外,中國還有一項傳統的釀制工藝,千百年來通過一代代手藝人進行傳承與傳播,這就是釀酒。

同樣,酒與茶一樣,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領上,也是不遺餘力。

早在2018年,中國酒業協會就聯合多位白酒界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關於中國白酒釀造技藝列入國家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議案》,旨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白酒釀造技藝申遺相關工作。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1年,杏花村汾酒釀制技藝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建議名單,這也意味著白酒釀造工藝走向世界邁出了關鍵一步。

杏花村汾酒作坊遺址,先後被列為山西省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又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萬裡茶路裡的『酒香』

我們常說茶酒不分家,在古代亦如此。

明代茶詩中茶事、酒事往往同時出現,有關茶具、酒具的搭配最常出現的是『茶碗』和『酒杯』。

在中國有一條萬裡茶道。

這是古代中國、蒙古、俄國之間以茶葉為大宗商品的長距離貿易線路,是繼絲綢之路衰落之後在歐亞大陸興起的又一條重要的國際商道。

萬裡茶道從中國福建崇安《現武夷山市》起,途經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從伊林《現二連浩特》進入現蒙古國境內,沿阿爾泰軍臺,穿越沙漠戈壁,經庫倫《現烏蘭巴托》到達彼時中俄邊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圖。

從路程看,全程大約4760公裡,其中水路1480公裡,陸路3280公裡。

茶道在進入俄羅斯境內,還在繼續延伸,從恰克圖經伊爾庫茨克、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十幾個城市,又傳入中亞和歐洲其他國家,最終使茶葉之路幹線總長13000餘公裡,成為名副其實的『萬裡茶路』。

有人說,這條『茶路』參與人口之多、行經的區域之廣、商品流通量價之大、對歷史文化影響之深,可以與『絲綢之路』相媲美。

這條萬裡茶道的開拓者,就是來自山西的晉商。

起初,晉商主要采買福建武夷山的茶葉,茶市設在福建崇安的下梅鎮,運至鉛山的河口鎮,再水運經信江、鄱陽湖、九江至漢口集中再北運。

▲武夷山市下梅古村,『晉商萬裡茶路起點』石碑

清咸豐年間受太平天國兵火影響,茶路一度中斷數年,精明的晉商改為采運兩湖茶。

他們以湖南的安化,臨湘的聶家市,湖北蒲圻羊樓洞,崇陽、咸寧的茶,就地加工成茶磚,由陸水湖運至漢口集中,溯漢水《即襄河》至樊城,然後舍舟登陸,改用畜馱車運,經河南唐河、社旗,從洛陽過黃河,過晉城、長治、太原、大同至張家口,再由旅蒙晉商換作駝隊在荒原沙漠中跋涉1000多公裡,至中俄邊境口岸恰克圖交易。

鑒於這條歷史和文化之路的巨大影響力,在2019年3月22日,國家文物局發函,正式同意將『萬裡茶道』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這條茶道的主運產品是茶葉,但精明的晉商們在開辟茶路的同時,也把家鄉的汾酒帶在路上。

明清時期,隨著晉商的腳步,先進的山西白酒釀制技藝傳遍全國,並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資源、地理、氣候等條件,釀造出各種香型的美酒,形成了『天下晉商 天下汾酒』的盛況,奠定了當今中國白酒產業的基本格局。

於是,這條萬裡茶道上,一路茶香,也一路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