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欄坑肉桂、慧苑老叢水仙都沒上市,今年高端巖茶捂盤不賣了?《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連著好幾天,一早剛起來,就刷到這樣的直播。

『武夷山抗旱實錄!』

清晨一大早,許多茶農就帶上了自家工人,前往各大山場抗旱。

拖著長長的水帶,給渴極了的茶樹們澆水。

水從哪裡來呢?

抽溪水!轉一下鏡頭,看到九曲溪邊。

隨便掃一個鏡頭,場面蔚為壯觀。

十幾臺抽水機同時在運轉。

將溪水抽上來後,通過長長的水帶,再用人力逐棵逐棵地給茶樹澆水。

然,抽水機和水帶再多。

對分散在各處小山場的茶樹而言,仍舊杯水車薪。

誰能想到,位於季風帶的武夷山竟會缺水。

漫長的夏天,沒有下過一場透透的雨。

秋天都快過去了,還是沒能盼來期盼已久的大雨。

九曲溪、崇陽溪的水位,已經一降再降。

這場幾十年未曾經歷的大旱,無疑是極端天氣。

以至於,還引起了這樣的流言。

『今年的高端巖茶是不是捂盤不賣了,怎麼等到現在還沒出來?

換作往年,牛欄坑肉桂和慧苑老叢水仙等,各家一早就出來了。

而在今年,卻推到了現在。

依麻花的看法,有生意不做,對各家茶農來說並不現實。

對於所謂的『捂盤』傳言,還是理智看待為好。

今天已經是26號,許多巖茶高貨們依舊遲遲不上的原因。

與其說是故意捂盤,不如歸因在這3點。

《2》

一、旱情未解,茶農們的精力被分散。

換作往年,春茶采下來後,一切順利的話。

放到現在,各家的新茶基本已經做出來了。

新茶做好後,茶農們的做茶工作,暫且可以放一放。

接下來的要緊事,就是銷售。

趕在國慶、雙十一、雙十二、年貨節、春節等重要節點。

將當年新茶順利賣掉,換成真金白銀才是最實在的事。

畢竟,前期做茶時投入了這麼多成本。

請采茶工、挑青工的工錢。

以采茶為例,不論是以茶青重量計算工價,還是按天結算,大多都是現金結賬。

尤其是臨時雇來的工人,更是當天現結為主。

緊張忙碌的初制做青時,各家茶廠都要增加人手,額外付出工資。

等到初制結束,還要挑茶。

人工挑茶,得增加人力成本。

運到色選廠去挑茶,也要多付一筆挑選的費用。

挑去茶梗、老葉片後,可以著手焙茶了。

焙茶時,質量好一些、雜質少、燃燒穩定的果木炭,幾十上百斤買下來,光是買炭的錢就是一大筆開支。

如果自家沒有焙茶間,將挑好的毛茶送去焙茶坊,又是一筆費用……

以上,還沒包括平時的茶山管理費。

比如,請工人挑水上山的開支。

又比如,現階段購買三件套《水泵、抽水機、水帶》的費用開支。

再再再加上包裝費、倉儲管理費等亂七八糟的開支。

隻出不進,對大多數茶農、茶廠來說,資金鏈的風險太大。

所以,特意將好茶全部捂著不賣,肯定不現實。

隻不過,當下武夷山的旱情告急,大多數茶農們都在忙著抗旱。

分不出精力再去將牛肉、慧苑老叢等精品好茶,做進一步精修後,再直接發貨罷了。

《3》

二、精品巖茶的加工,的確急不來。

每次聊到武夷巖茶的新茶上市,都得分情況來算。

一年度裡,最快最早上市的巖茶新茶,以輕火為主。

這些輕火巖茶,普遍有這樣的共性。

品種方面,以金牡丹、奇蘭、金觀音、瑞香、黃觀音為主。

香氣方面,花香馥鬱芬芳,輕輕焙了火,花香保留充足。

茶味方面,湯感不算太厚,但茶味清新柔和,適合入門嘗試,也適合盛夏暑熱煩悶時嘗鮮,借一杯又香又清新的茶湯,消解暑熱。

采摘方面,多數以早生種為主。

早生型的茶樹品種,發芽時間早,采茶時間遠比水仙、肉桂早。

早采茶+輕焙火,兩者結合,決定它們能做到早上市。

但牛欄坑肉桂、慧苑老叢水仙等,主流上極少會焙輕火。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

早些年,還有聽過輕火『牛肉』。

但那隻是少數個例,並非主流。

對待山場地段核心,青葉內質豐沛的頂端正巖茶,各家在做茶時,肯定不滿足隻做出馥鬱芬芳的款型。

畢竟,好巖茶重水求香。

隻發揮出香氣優點,不將湯感淳厚稠滑的特征焙出來,太過浪費好茶的天賦。

處理這些高端品質的好茶,肯定少不了『慢工出細活』。

做青初制結束,後續得慢慢精致化焙火。

焙了一道火後,耐心等待褪火。

等到褪了火,再焙下一道。

焙火、褪火、再焙、再褪,力爭在2-3道左右的精致焙火過程中,將茶味慢慢焙透徹。

而不是一味求快。

為了快速將巖茶火功焙高,而冒險增加焙茶溫度、焙茶時長。

不然,急火猛進焙出來的茶,燥感很重。

火功雖高,但茶味沒能在焙火期間慢慢轉化,湯感喝著依舊不夠醇。

不如精致化焙火,一路精心呵護。

如此,才能最大化實現一泡好茶的潛能。

將牛欄坑肉桂、慧苑老叢等一系列高端路線的巖茶,做出又香又醇又滑,漿感綿密,回味悠長持久的美好風味。

長話短說,簡單總結,好茶加工不能太心急。

武夷山的旱情,早已不是一天兩天。

從七八月,一直持續到現在。

在這段關鍵的焙火時期內,茶農們的精力集中在抗旱之後。

對於好茶的精焙,自然難以集中、專註。

一來二去,難免會耽擱掉上市時間。

《4》

三、做青做透的毛茶,放一放也無妨。

武夷巖茶的加工,主要是做青+焙火。

其中,做青是快節奏的。

一片山場的水仙、肉桂達到特定開面成熟度後,就要抓緊采摘。

很多時候,即便遲了一、兩天,青葉變老後,內質會流失。

做出來的成品茶,湯感醇厚程度會下降。

茶青采下來後,在連貫性做青期間,哪怕通宵達旦,也一刻不能停。

攤晾、搖青、靜置、殺青、揉捻、烘幹……

流水線般的緊密步驟,環環緊扣,一刻也不能停。

但等到毛茶烘幹出來後,接下來的做茶步驟就可以緩一緩了。

焙新茶,不需要急。

慢慢焙,才能達到更好的焙火效果。

足火巖茶,更是如此。

更有甚者,之前聽過這樣的特殊情況。

做巖茶時,只要做青做透,毛茶放到隔年再焙都行。

正是因為巖茶焙火,暫時緩一緩。

放一放,也無妨。

兩權相害取其輕,在延遲上市與抗旱救樹前面,當然是後者更迫在眉睫。

《5》

這場大旱過後,許多嚴峻的問題擺在面前。

不知道這場旱情過後,會少掉多少老叢和老樹?

眼下,來年巖茶大幅度減產,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但徹底捂著不賣,並不現實。

眼下的重點,倒不是糾結捂不捂。

而是解決旱情,保住茶樹。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留下那些已經種了幾十年、幾十年的茶樹,以及那些七八十年、上百年的老叢。

活下來,才能留存有生力量。

要不然,一切再頭來過。

等一棵新苗長成老叢,人生能有幾個60年?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