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霜越多,品質越好,這是不是判斷巖茶品質的隱藏技巧?《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又到了吃柿子的季節。

前些天,剛嘗試了最近很火的烤柿子。

水晶柿烤得破皮後,對半破開。

裡面像糖心,呈半流體狀,特別動人。

除了烤柿子,將柿子采下後,削皮曬幹,做成柿子餅,也是吃柿子的保留項目。

柿餅好吃,表面卻有一層白霜般的物質。

點點白霜,在橙黃的柿餅顏色映襯下,特別明顯。

有的人看到這層白霜後,會心生顧慮,認為這又是所謂的『高科技』加入。

覺得吃柿子餅之前,最好洗一遍更安心。

話說,這層柿子霜的真身是什麼?

答曰,天然成型的糖霜。

霜降過後,霜打過後的柿子更甜。

在寒風中,圓鼓鼓的柿子們正在瘋狂聚集糖分。

一口咬開,就是漂亮的金黃流心。

經過數日的西風幹燥後,自然風幹的柿子餅,自身的糖分隨著水分一直流動到果實表面。

這時,水分被蒸發掉了。

剩在柿餅表面的糖分結晶,就形成了肉眼可視的白霜。

《2》

武夷巖茶裡,有個問題和柿子結霜的原理很像。

即,幹茶起霜。

對經過焙火的巖茶來說,幹茶起霜是正常現象。

稍微做一下前情回顧,巖茶幹茶條索的表面,為什麼會起一層白白的霜?

畢竟,巖茶的加工工藝復雜,和柿子餅的加工截然不同哇。

概括來看,幹茶起霜,離不開做青和焙火。

做青初制時,巖茶需要經過揉捻。

揉捻這個工序,對制茶意義影響很大。

揉捻後,巖茶才能得出條索狀的茶葉雛形,算是一門塑形工序。

好比用力去捏/揉/搓蘋果、雪梨、葡萄等汁液豐沛的水果,會自然流出汁液。

巖茶被揉了一番後,葉片受到摩擦力影響,會從斷裂受損處流出茶味物質《呈現液體狀,附著在茶葉表面》。

這些茶味物質,包括可溶性糖、多酚類、部分膠質、茶多酚、咖啡堿等。

揉捻力度重一些的巖茶,條索會更緊實。

另外揉捻時下手越重,茶味汁液流出越多,這款茶的發酵程度會越高。

揉捻時流出的多酚類物質,會在氧的作用下,陸續氧化成茶黃素、茶紅素等。

揉捻越重,發酵越高,這款巖茶做出來越像紅茶,湯色偏紅。

同時,揉捻揉得重一些,後期幹茶越容易起霜。

初制做青的收尾工序,是烘幹。

烘幹之後的毛茶,還要進一步焙火。

高溫焙火期間,巖茶內部的茶味物質會被逐漸『逼發』,與之前揉捻而出的茶味汁液,同樣經歷焙火淬煉。

最終化成的,就是幹茶表面這層形似白霜的物質!

這層白霜,實質是可溶性茶味的變身。

泡茶之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可別大驚小怪,將這些白霜徹底洗茶洗掉之後,再去正式沖泡。

這樣做,未免太浪費好茶了。

《3》

話說,起霜明顯的巖茶,是不是品質更好?

平日喝巖茶,如果多留心觀察。

可以很明顯地對比出,有的巖茶起霜明顯,有的巖茶少有起霜。

這是怎麼回事?

巖茶是起霜越多越好嗎?

莫急,答案根本不一定。

巖茶起霜程度,取決於多種因素。

例如,先天內質積累不同、做青方式調整、焙火程度高低等。

特別是焙火,幹茶條索表面的起霜,需要細致地焙到位。

焙火不足的輕火茶,起霜現象就不如足火茶常見。

但焙火期間,由於變量太多。

如,溫度調整、翻焙頻率等。

如果這批茶的翻動次數太多,也會磨損掉一定的白霜。

最後,哪怕是同一款茶,不同季節下去觀察,幹茶條索表面的白霜也略有不同。

秋冬季,天氣比較冷,條索表層的霜感更清晰。

若是將一泡足火茶放到隔年夏天再去喝,打開出來看,白霜隱隱感覺變薄。

想來,這跟蜂蜜的變化類似。

同樣一罐蜜,冬天與夏天的狀態就不是一回事。

巖茶的幹茶起霜現象,影響波動太大。

用起霜是否明顯來判斷巖茶品質,很不準確,誤差太大。

檢驗巖茶好壞,還是從香氣、滋味、韻味著手,更行之有效!

《4》

巖茶幹茶起霜,主因是不是咖啡堿?

早些年,經常聽到這樣的解釋。

將起霜原因,歸結到茶葉內部含有咖啡堿。

但事實證明,這是錯的。

答案前文就已經公佈了,巖茶表面的這層白霜,是可溶性茶味的變體。

它的組成復雜,包括多酚類、可溶性糖、茶氨酸等。

簡而言之,只要是能浸出、溶出、析出在熱水裡的物質,都包括在內。

再說了,如果巖茶幹茶起霜,100%都是因為咖啡堿。

那麼,幹茶起霜明顯的巖茶,泡出來的茶水肯定特別苦。

因為在茶味組成裡,咖啡堿主導苦味。

咖啡堿含量越高,茶味越苦。

在圈內,茶農們會將咖啡堿口頭定義為『苦茶堿』。

一個苦字,可見一斑。

細說起來,茶葉的內在組成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可溶物。

一類是不可溶物,以纖維素為主體。

類似吃甘蔗,咬下一口甘蔗後,吃進去的甜味汁液才是食用部分。

吐出來的植物纖維,隻是無用的殘渣。

巖茶也是如此,能溶於水的茶味,才是一杯茶的精華。

連泡多次後,茶味徹底泡淡,剩在最後面的葉底《俗稱茶渣),壓根沒有了飲用價值。

構成可溶性茶味的主要元素,包括茶多酚、咖啡堿、茶氨酸。

查了查資料,咖啡堿提取出來後是白色晶體。

而茶氨酸和茶多酚,則是不規則的白色粉末狀。

這些主導茶味的構成元素,綜合起來,才是白霜的本質!

《5》

從巖茶起霜,能延伸到不少細節。

之前有位茶友,一大早就留言。

起因是,前天晚上泡開的足火巖茶,由於招待客人喝完茶後實在太晚,就放著沒有收拾。

結果,等到第二天早上再去看。

放在茶盤上的茶杯,底部愣是留了一圈白色茶垢。

話說,這是什麼?

嗯,通俗來說,這是茶漬圈。

本質上,它們也算水溶物,顏色偏白略褐。

如果你家的茶盤是黑色的,顏色偏深,這層茶漬看著就會很明顯。

無獨有偶,大家有沒有見過采茶工的手?

每到春茶季,很多宣傳海報會加上美女采茶的實拍圖。

但從細節看,這些基本是擺拍為主。

因為那些纖纖素手,看著幹幹凈凈的。

而實際上,真正的采茶工就算指甲剪短了,指甲縫裡也全是褐色的茶漬。

這是采茶掐斷茶青時,附著在其中的植物汁液。

經過自然氧化後,就變成了褐色。

再再再例如,港式奶茶裡,過濾茶湯的濾網。

用久之後也會染上深褐色的茶漬。

白茶壓餅包揉時,所用的佈袋用上一段時日,看著也是佈滿茶漬。

從幹茶起霜、到茶漬圈、到各式各樣的茶漬變體。

說白了,那些都是茶葉的可溶物以及氧化物。

見怪不怪,喝茶過程更安心!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