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荼到茶,六大茶類的起源研究。《圖+文》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樹起源於中國。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栽培、利用茶葉的國家。

現在茶已經在全世界50多個國家紮根,茶葉已經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

在『一帶一路』的時事背景之下,茶業界正在實現產業升級,再度復興中國茶葉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福建是國家戰略『一帶一路』核心區,又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山海僑優勢凸顯,大有可為。

從荼到茶,六大茶類的起源研究

一、從荼到茶

神農

荼字首見於《六經》,西周初期著作《詩經》的《豳風七月篇》說:『采荼薪樗,食我農夫』,初次表示茶的含義。

《爾雅》說:『檟,苦荼』;《廣雅》說:『荊巴間炙粳苦荼之葉,加入菽、薑、橘子等為茗而飲之』茶的含義明確了。

《神農本草》說:『神農嘗百草以療疾,一日遇七十二毒,(另文解釋),得荼而解之』。

茶的含義和用途完全明白了。

神農是仰韶文化時代母系氏族公社(大約距今六七千年)的帝王之一,是部落首領,教民種植,為群眾造福,群眾稱為『天神』。

古代茶之別名

《神農本草》是戰國時代雜家的著作,西漢增補為《神農本經》,東漢再增廣為《神農本草》。

這三本藥物書是三個朝代的著作,作者都是著名醫藥家。

歷代《本草》中的荼字就是指茶。

茶字多名,古人所見不同,命名也不同,混亂不一。

到了唐朝陸羽(公元733-804年)從《神農本草》歷代《本草》的荼,從《桐君錄》、《晏子春秋》的茗字,從《爾雅》的檟字,從《方言》的蔎字,從《凡將篇》的芬字,概括茶為五名。

唐初發明蒸青團茶,飲茶很普遍,廣大群眾,對茶的認識顯著提高,茶是木本植物,就把『禾』改為『木』,從荼字去掉一劃而為茶字。

茶字首見於蘇恭的《本草》。

《唐本草》是唐高宗李詒永徽中 (公元650至655年)李劫等修編,顯慶中(公元656至661年)蘇恭、長孫無忌等22人重加詳註。

自後不再寫荼字,而都是寫茶字。

唐代宗李豫前至德宗李適年間,所有寫在唐碑上的茶字都寫為荼。

如天寶九年(公元750年)聖善寺沙門某寫靈運禪師碑上的荼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徐浩寫不空和尚碑的荼毗,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吳通微寫楚金禪師碑上的的荼毗等,都是寫荼字。

至文宗李昂(公元827至840年)、武宗李炎(公元 841至846年)、宣宗李忱(公元847年至859年)時所立的唐碑上,荼字都變為茶字。

如會昌元年(公元841年)柳公權玄秘塔碑,大中九年(公元855年)裴休寫來峰慧禪師及令狐楚撰文、鄭綱寫的百巖太師懷暉碑的茶毗,都是改變的顯著明證。

改荼為茶的原因,則與陸羽《茶經》、盧仝《茶歌》的影響有關。

中唐以後,所有茶字意義的荼字都變為茶字。

同時廢用所有的別名、代名,統一為茶字。

除茗字至今偶然沿用外,其它所有代用字都已不用。

慧苑坑老樅水仙茶樹

二、從茶到六大茶類

從茶字到六大茶類,歷史悠久,可分為三個時期。

最早是:茶鮮葉先到幹葉再後而到蒸青團茶;其次從蒸青團茶到炒青綠茶;最後從炒青綠茶到六大茶類。

1、茶鮮葉到幹葉時期: 這個時期很長,有史可查。

周朝茶為祭品,以供喪事之用。

茶樹生長有季節性不可能隨采隨祭,必須晴天曬幹或雨天陰幹收藏,以便隨時取用。

但與活人無關就無人研究其本質。

到了春秋,荼鮮葉為食用。

,『炙三弋五卵茗菜,喝用』為菜湯; 西晉郭璞《爾雅註》說: 『冬生葉,可煮乍羹飲。

』又說: 『早采為荼,晚采為茗,一名茹,蜀人名之苦菜。

』古時茶亦稱苦菜。

到了戰國擴大為藥用,就需要曬幹或陰幹,如中草藥。

由於光熱的作用,品質起了很大變化,曬幹比陰幹本質變化大。

田藝蘅於公元1554年寫的《煮泉小品》說:『芽茶以火作為次,生曬者為上,亦更近自然』陰幹如現時制白茶,品質特有風味,與其它茶類不同。

可以說是制茶起源時期。

到了魏朝(公元220至264年)才制造餅茶烘幹,飲用時碾碎沖泡。

通過制造餅茶的實踐,認識餅茶青草氣味很濃。

由物質變精神,經過產生了去掉青草氣味的認識,再實踐,發明蒸青制法,把鮮葉蒸後碎制餅茶穿孔,貫串烘幹,茶味有了改進。

由制造餅茶去掉青氣的實踐,又產生了茶汁苦澀味的認識,再通過實踐,鮮葉先洗滌而後蒸青。

蒸後壓榨除去茶汁,然後制餅,降低苦澀味。

唐代茶具

2、蒸青團茶到炒青散茶時期:這個時期也分為兩階段。

從公元961年至1368年,蒸青團茶到炒青散茶。

這個階段自宋至元約三百多年。

先是蒸青團茶改為蒸青散茶,後由蒸青散茶改進為炒青散茶。

通過制造蒸青團茶的實踐,得到苦味未能完全去掉,茶香不正的認識,再實踐改革。

蒸後不揉不壓,直接烘幹;蒸青團茶改為散茶,保持茶的香味。

當時著名散茶,有顧渚紫筍、毗陵陽羨、紹興日鑄、興隆雙井,等等。

蒸青團茶的制法至此而終結。

經過無數循環往復的實踐和認識,到十二世紀末葉,由蒸青散茶改進為炒青散茶,利用幹熱發揮茶葉優良香氣,改掉蒸青香氣不高,滋味不濃的大缺點。

3、炒青到六大茶類時期:公元1368至1700年前後,自明朝到清朝。

這個階段,雖然也隻有三百多年,但發展很快。

自炒青綠茶發展到六大茶類,無所不有。

由於炒制烘青綠茶的實踐,要求高香的品質,認識到烘幹香氣不如炒幹。

通過炒幹的實踐,發明了炒綠茶的制法。

朱元璋

通過實踐,認識是無數往復的循環,制茶技術逐步變革,新的發明創造也隨之不斷推陳出新。

制茶花色就越來越多。

如松蘿、珠茶、龍井、瓜片、毛峰等等名茶先後出現,都屑於炒青綠茶,各有特點,豐富多彩。

由此推進又發明黃茶、黑茶、白茶、青茶、紅茶等五大茶類。

三、六大茶類的起源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

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

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行了高一級的程度』中國最先發明綠茶制法。

勞動人民通過實踐,不斷地總結經驗體會,逐步加深認識,提高了制茶技術,制法和品質都有提高。

炒青香味比蒸青好;炒青制法比蒸青容易掌握;炒青比蒸青省工,價廉物美,深受大眾歡迎。

因此,炒青技術大發展並取代蒸青。

明朝研究綠茶制法者越來越多,有很多新的發明。

如由烘青到曬青和炒青,是有目的要求發展綠茶以外的茶類。

通過炒制綠茶的實踐而認識發展到黃茶、黑茶、白茶、紅茶、青茶等等制法。

1、炒青綠茶起源:十二世紀末,發明炒青殺青制法,明朝很多茶書有具體記述。

如顧元慶在公元1541年寫的《茶譜》、許次紓在公元1591年寫的《茶疏》,不僅詳述了炒青制法,而且說明提高香氣的技術措施。

聞龍在公元1630年寫的《茶箋》說: 茶初摘時,須揀除枝梗老葉,惟取嫩葉,又須去尖與柄,恐其易焦,此松蘿法也。

』現時大多數特級綠茶的炒制都是效法於此。

《茶箋》又說:『炒時,須一人從旁扇之,以祛熱氣,否則色黃.香味俱減。

扇者色翠,不扇色黃。

炒起出鐺時,置大瓷盤中,仍須急扇,令熱氣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鐺,文火炒幹入焙。

蓋揉則津上浮,點時香味易出』現時炒青制法都以此為規范。

殺青抖炒,散去水氣,殺青後攤放,散失熱水蒸汽,就是扇的轉變。

通過揉捻,香味容易泡出來。

揉捻後炭火炒幹或烘幹,炒幹者為炒青,烘幹者為烘青。

先炒後烘或先烘後炒的為半烘炒綠茶,種類很多。

2、黃茶起源:黃茶有兩類型:一是,茶樹品種的芽葉自然發黃,叫黃茶。

唐朝盛產『壽州黃芽』是自然發黃的茶芽,蒸制為團茶,不像現時霍山大化坪出產自然發黃的黃芽。

如從品種說起,遠在七世紀就有了。

二是,炒制過程中悶黃;從炒青綠茶演變而來的說起,則在公元1570年前後,由於炒青綠茶的實踐,發覺殺青後或揉捻後,不及時幹燥或於燥程度不足,葉質變黃,產生新的認識,再去實踐,就創造了黃茶。

如黃芽是殺青後悶黃的;黃湯是揉捻後悶堆二三小時;黃大茶是初幹後堆放20多天變黃的。

許次紓的《茶疏》說:『江南地暖,故獨宜茶,大江南北,則稱六安。

然六安乃其縣名,其實產霍山之大蜀山也。

顧此山中不善制造,就食鐺薪炒焙,未及出釜,業已焦枯。

兼以竹造巨笥乘熱便貯,雖有綠枝紫筍,輒就萎黃,僅供下食,奚堪品鬥』這是批評制茶技術不好,綠茶變成黃茶,因此,發現黃茶的制法。

現時霍山黃大茶制法,正是如此。

3、黑茶起源:黑茶有兩個類型;一是起源於十一世紀前後。

四川綠茶運銷西北,交通不便,運輸困難,必須壓縮體積,蒸制為邊銷團塊茶,便於長期遠運。

因此,邊銷茶品質更加醇厚,邊區人民更加喜愛飲用邊銷茶,使邊銷茶成為西北邊區唯一重要商品,等於一日不可少的糧食。

二是如湖南安化黑毛茶揉捻後渥堆20多小時,使葉色變成褐綠帶黑,而後烘幹為黑毛茶,是起源於十六世紀以後的。

渥堆作用與四川綠毛茶堆積凹多天做色工序相似,變色過程大大縮短、技術有很大革新。

這種黑毛茶經過各種蒸壓技術措施,造成各種各樣的黑磚茶。

如安化的黑磚茶、茯磚茶、花持 (現改為花磚茶);散裝黑茶有天尖、貢尖(現改為湘尖1號、2 號)。

4、白茶起源:古時的白茶是蒸壓團茶屑綠茶類。

現代的白茶是散裝的,自成一類。

宋子安於公元1064年前後寫的《東溪試茶錄》,是指茶樹品種芽葉都是白色,叫白葉茶,現涇縣春茶期間,主要產茶山區,如汀溪、愛民、南客、太元、潘村鄉等地均已陸續發現有白茶樹。

白毫銀針葉底

熊蕃於公元1121年至1125年寫的《宣和北苑貢茶錄》說:『至大觀初(公元1107年),今上(指宋徽宗趙佶)親制《茶論》二十篇,以白茶者,與常茶不同,偶然出,非人力所致,於是白茶遂為第一』

福建福鼎的白毫銀針,起源於公元1796年。

白牡丹是繼白毫銀針之後,最早創制於建陽水吉,後傳人政和、福鼎。

公元 1922年,政和開始創制白牡丹。

5、青茶(烏龍茶)起源:據福建安溪縣人民政府查檔案資料,青茶是清朝世宗胤楨雍正三年至十三年間勞動人民發明的。

太平天國時期閩南近海居民,紛紛逃難,安溪居民有的內遷到沙縣集居;有的過海入臺灣省。

青茶制法就隨之傳入沙縣和臺灣,沙縣和臺灣很早就出產青茶。

金獎肉桂葉底

有的從沙縣往北前進就到了崇安。

就在荒地武夷山開發茶業。

武夷山種茶制茶的居民都是安溪人,至今仍如是。

臺灣開始種茶制茶者也是安溪人。

從此證明青茶發源於安溪是無可懷疑的。

《另一說:青茶起源於武夷山僧人》青茶制法是在綠、紅茶之間。

由於黑茶的實踐。

啟示了黑茶品質在綠、紅茶之間,先是綠茶制法,後是紅茶制法,就認識了先紅後綠的制法,可以創新茶類,認識再實踐,就發明了青茶制法。

青茶具有紅、綠茶的優點,既有紅茶的色香優美,又有綠茶的爽快刺激味感,但無綠茶苦味和紅茶澀味的缺點。

在制綠茶、黑茶、紅茶的基礎上,無數的實踐與認識往復循環,才發明青茶制法。

六大茶類的技術措施,以青茶為最精巧。

品質也以青茶為最好。

6、紅茶起源:紅茶制法是在綠茶的曬青做色和黑茶及白茶《芽茶》的基礎上發展的。

先是小種紅茶起源於16世紀,亦稱正山小種;正山是指福建與江西交界的桐木關生產的小種。

從小種紅茶流傳到閩東各縣簡化制法的工夫紅茶,則起源於公元1650年前後。

小種紅茶是鮮葉,加工復雜,毛茶加工簡單;工夫紅茶剛相反,簡化鮮葉加工,毛茶加工大下工夫,所以叫工夫紅茶。

香眉1號葉底

工夫紅茶是從白茶曬制的實踐,而認識到制紅茶的日光萎凋;由綠茶揉捻後來不及幹燥變紅的實踐;由黑茶渥堆變褐黑的實踐,而認識到制紅茶渥紅的技術措施,開始發明小種紅茶制法。

正山小種等級茶葉底

桐木關屬星村鎮,亦稱星村小種。

星村小種是最早遠銷國外的名茶,產地在武夷山范圍內,稱武夷茶。

1762年植物分類學家林奈的《植物種類》就誤以武夷茶代表紅茶種。

由綠茶而黃茶而黑茶而青茶到紅茶,由量到質變。

內質的變化,按照這個順序,由淺入深,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制法與品質,一個靠近一個。

綠茶、黃茶、黑茶都從殺青開始,黃茶、黑茶品質靠近綠茶;白茶、青茶、紅茶都從萎凋開始,制法和品質雖各有不同,但是有系統聯系。

六大茶類的制法與品質都有發展,演變無數花色,各有特點,而相互聯系,制茶分類就以這方面為根據。

作者

陳椽[Chen Chuan]《1908-1999》茶葉專家、教授。

福建惠安人。

1934年畢業於北平大學農學院,曾任浙江省茶葉檢驗處主任,浙江省油茶棉絲管理處寧波分處主任,福建省茶葉管理局技正、福州辦事處代主任,福建省貿易公司茶葉部襄理,英士大學農學院講師、副教授、復旦大學茶葉專修科副教授、科主任。

1952年隨全國院系調整到安徽大學農學院,1954年安徽農學院獨立建院,任該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茶業系主任、教授,茶業系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

擔任中國茶葉學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安徽省茶葉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和《茶業通報》主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從事茶葉高等院校教育、科研工作,培養了大批茶業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

1942~1994年共出版教材和專著30多部,主要有《制茶技術理論》、《茶業通史》、《茶藥學》、《中國茶葉對外貿易史》、《茶樹栽培技術》、《安徽茶經》等,撰寫論文上百篇,其中《茶葉分類的理論與實踐》一文,提出制茶方法的系統性和茶葉品質系統性分類的新觀點,由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譯成英文,在法國雜志上發表。

被英國科技研究中心列入《世界農業名人錄》《1984年版》。

1988年被印度收入《世界名人傳記》。

本文來源:圖文自中華茶道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