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有風骨,片片皆靈慧。《圖+文》

之所以說這陽光奢靡,是因為那恰到好處的大氣透明度、天氣、溫度在北方非常稀少,極難見到,隻能去『遇』,用緣去遇。

另外,還得再減去俗物繁雜事事關己之時,這樣一來陽光午後就更加少得可憐。

因此每每倍感珍惜。

煮完一遍茶,篩畢,靜坐看一瓣禪意浮沉,嫩芽在熱水激蕩下漸漸活色、裊裊生香。

淋畢壺後,靜待片刻,再揚手傾下一道碧色的水柱,公道杯中氤氳霧氣像一個眼神:

沫沉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深。

看紅茶在玻璃杯中妖嬈,看綠茶在骨瓷盞中沉靜,看白茶在烏釉杯中相得益彰……偽趙宋鬥茶嘉木,仿前唐漏影之春。

不禁懷思李趙盛時:杯稱禦汝,茶名月團。

何處再覓得,伊公羹、陸氏茶?

傾湯入盞,凝神觀想,入深禪定。

喝茶可以隨意,可以隨性,但並不是件隨便的事,泡得一杯好茶,既要聞其香,啜其味,還要觀其色,賞其形。

聞香知味是本能,觀色賞形是本事。

自茶道興盛,歷代文人墨客、隱士高人,多贊茶道精深;鄰國日本受到影響,甚至將茶道作為教子育人的必備課程。

可惜的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如我,已經很難找到時間和心情去觀賞體會。

學業、競賽、交際、講座、社團,這些讓我漸漸和校園裡的大多數身影一樣行色匆匆……

在大學裡似乎有一切能使人長知識的條件,可又似乎缺少能使人長智慧的條件。

知識易得,心能記口能誦即可。

智慧難得,書上寫不出,智者說不出,隻有自己靜下心來,真正沉下去入一回定,苦苦修行,走幾次彎路、歷幾回痛苦,才能有所悟。

哪怕這智慧隻有一個字,也實在難尋蹤跡和規律,得來不易。

正所謂大道無形,大智若愚,大音希聲。

既然已經忙於得知識而荒於得智慧了這麼多年,為了讓冥頑不化的心稍稍受些觸動,我放了一首古雅的音樂助興。

身邊是現代的音響在播放音樂,但手邊的茶具依然古拙。

或橘木,或梨木、或桑木制成的茶夾茶匙紋路清晰、帶著一股和茶葉同源的清香。

也許隻有用竹木制作的茶具才能不奪茶的原味,而更添清醇。

木與葉分離了又在杯中相遇:遭采伐的竹木被彎折打磨成生動的姿態,被炒幹的茶葉又以另一種形式活在杯裡。

這是死亡,還是永生?

抑或這兩樣本不矛盾?

手中宜興紫砂壺上仿佛還留有制壺者留下的拇指印,輕輕撫上那依稀的紋路,一種人文關懷隨著溫熱的壺體流入心間。

這手工壺裡一定註入了制作者的心血和溫情,要不,怎麼縱然沸水沖入,仍是提撫握拿均不燙手,和人的體溫一樣柔和呢?

而且,我想這制作者一定是個氣韻溫雅的藝術家。

要不,怎麼這壺越用越光潤如玉,像多年的老友一樣貼心呢?

細細端詳那仿汝窯的粉藍色小杯,釉面開片細密,深淺相互交織疊錯,如魚鱗,如蟬翼。

絲絲縷縷似漂浮在瑩潤的釉面,賞玩之趣妙不可言。

這粼粼開片的形成,開始時卻是器物於高溫焙燒下產生的一種釉表缺陷,行話叫『崩釉』。

可見匠師開始是很不願意見到這種情況的。

但是,漸漸有些藝術匠師將這種難以控制的、千變萬化的釉病,轉換為一種自然美妙的裝飾,而且控制的恰到好處,可謂巧奪天工。

這是人們將缺點轉化成了優點?

還是人們有時候嫌棄厭惡一種東西,隻是由於沒有發現它美的所在?

佛說:隨所聞法,如理觀察,具足出生巧妙智慧……也許詩有魂,花有魄,佛有緣,茶有道,丹青自有風骨,原本跟人也是有緣的,有感應的。

所以人能從一花一草一石一木裡獲得智慧,也是自然了。

但所謂妙理難尋,非生非滅。

又告訴我這緣分和感應,並不是手到拈來的。

就像機遇隻留給有準備的人一樣,此間大道、個中徹悟,也隻留給用心去看的人。

但願,我從今學著用心,而不僅僅是用眼去看,能得到這碧波、翠葉、茶盅裡智慧之萬一。

本文來源:圖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