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茶和寒露茶有什麼區別?《圖+文》

喝茶的朋友們應該都聽過『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這句話。

這一入秋再出伏,咱們就可以開開心心地等著秋茶上市啦。

所謂秋茶,指的是從白露前後開始,直到寒露結束所采制的茶葉。

以前沒那麼多說法的時候,大家統一都叫『秋茶』,如今分了家,被大家細分為白露茶與寒露茶。

那同為秋茶,這白露茶和寒露茶有什麼區別呢?

01、芽葉形態不同

從茶樹的生長規律來講,寒露茶是一年中最後一批秋茶,所以整體來說白露茶的嫩度與口感都要高於寒露茶。

咱們這裡以差異比較明顯的白茶為例,為大家進行一下對比。

白露茶:白露是秋季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但白天的氣溫依舊會比較高的,所以這時茶樹會迎來一個生長佳期。

因此這個時候的茶葉的嫩度較高,葉片更加寬大,芽頭比較飽滿,茶梗也會更長一些,內質也更為豐富。

此外,由於日照比較強烈,葉片內的葉綠素會轉化分解為類胡蘿卜素、葉黃素等色素物質,因此白露茶的幹茶綠色、墨綠、黃色、磚紅、紅褐皆有。

寒露茶:從白露到寒露,茶葉又生長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但是氣溫更冷,因此寒露茶的葉片會較為細窄,但芽頭會更加飽滿肥壯,白毫也更加濃密。

而由於寒露時節日照時間縮短,光照強度減弱,晝夜溫差增大,直接導致茶青中的葉綠素變多,被轉化分解的葉綠素隻占很小一部分,因此制成的寒露茶以綠色為主。

02、制作工藝不同

白茶的制作不炒不揉,而其最關鍵的制作工藝便是萎凋,也正因如此白茶的香氣與滋味更加接近自然。

而不論是傳統的日曬萎凋還是現代的復式萎凋,都對氣溫有著一定的要求。

白露時節整體氣溫大概是15~26℃,而寒露時節大概是11~21℃,因此白露時的氣溫更高,也更為幹燥。

此外,從白茶萎凋和微發酵的角度看,白露時節的氣候條件,更適合白茶制程,而寒露時節的氣溫就需要制茶師根據實際做更多的調整,拉長萎凋時間,改變並篩時間點等。

03、茶葉感官不同

白露茶:白露茶的葉綠素含量相對較低的,所以沖泡後茶湯的顏色不太綠,而是有些偏黃色,湯色晶亮、香氣清鮮,滋味醇和鮮美,清甜可口。

寒露茶:寒露茶的葉綠素含量會更高一些,因此沖泡後的茶湯顏色黃中透綠,也更加清澈通透。

茶湯湯感體現為甘醇、爽甜,口感綿柔。

整體上滋味要比白露茶柔和一些,基本沒有澀感,口感更有協調性。

當然除了白茶,素有『春水秋香』之稱的鐵觀音也是秋茶的代表,而且鐵觀音秋茶的產量要遠遠大於春茶。

而鐵觀音則是以寒露茶為佳,並且沒有白露茶的說法。

這是因為安溪地處閩南,氣溫相對較高。

所以每年秋茶都要到寒露才開采,也正因如此每年的國慶前後才是采制秋茶的最佳時節。

所以寒露前後幾天,才會是高檔鐵觀音出產的重要時間點。

到底是白露茶好,還是寒露茶好,我們並不能一概而論。

因為即便是同樣的節氣,但不同地域、不同樹種的差異都會影響茶的品質。

大家更喜歡春茶還是秋茶呢?

本文來源:圖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