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和牡丹王有何區別?牡丹的等級分不清?那你是沒抓住技巧!吾雨茶課堂。《圖+文》

本文由吾雨茶課堂原創,首發於搜狐號

前兩天有茶友問:在買茶的時候經常有人提到牡丹王,但是專業人士卻說,牡丹王並不白牡丹的一個等級。

那牡丹王和白牡丹到底是什麼關系呢?

▲2020年牡丹王

白牡丹的定義

根據白茶國標GBT22291-2017的規定,白牡丹的感官品質從高到低可以分為4個等級,分別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由此可見,牡丹王並不是官方認定的白茶等級,那牡丹王的叫法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截自白茶國標GBT22291-2017

牡丹王稱呼的由來

其實牡丹王是民間賦予的一種叫法,用來表示白牡丹品質等級之高。

在同一采茶季,白茶的采摘等級,大體上是呈逐漸降低趨勢,換句話來說,就是越晚采摘的茶青,其感官等級就越低。

每一年最先采摘的茶青等級是白毫銀針,最早采摘的那一批芽頭,又叫做頭春頭采針,采摘時間大致在三月初至三月中旬左右。

具體的采摘時間,根據當年氣候變化而變化,氣候回暖快,采摘時間提早,氣候回暖慢,采摘時間則推遲。

但是不論是提早還是推遲,都會導致銀針等級茶青產量減少。

▲頭春頭采銀針

而到三月底,氣候已經趨於暖和,茶樹生長速度更快,芽頭的魚葉張開變長,或者半包芽頭部分已經張開,這時候采摘下來茶青的定位就很尷尬了。

有些魚葉相對較小的芽頭,可以作為尾期銀針的原料;而有些芽頭的魚葉已經變大,甚至第二層葉片開始從芽頭上剝離出來。

這樣的芽葉,在感官等級上與銀針已有一線之隔,但又明顯高於白牡丹的感官等級。

因此在福鼎本地,很多茶農便稱它為牡丹王。

▲牡丹王芽頭

而作為牡丹王,有一些產商,特地將牡丹王多餘的葉片手工剝離,隻留下單芽頭,即便了一些常年喝茶的老茶客,照樣非常容易把它當成白毫銀針。

甚至有的認為這猶如銀槍頭一般的『剝針』牡丹王,才是真正的白毫銀針。

▲『剝針』牡丹王

牡丹王采摘時間很短,大致隻有3-5天。

到清明前後,芽頭的第一層或第二層葉片徹底展開來,這時候采摘下來的茶青便是白牡丹等級了,白牡丹的采摘期一般從清明前幾天持續到谷雨。

▲牡丹等級茶青

牡丹王與白牡丹的區別

除了采摘等級,當年的新茶牡丹王和白牡丹,在芽葉形態、香氣類型、口感滋味上同樣存在著明顯的區別。

芽葉形態

前面我們提到,牡丹王的采摘時間緊接在白毫銀針之後,是牡丹等級中最先采摘、感官等級最高的一批。

因此,牡丹王的芽葉形態最接近白毫銀針,基本上是一芽一葉的,而且芽頭飽滿肥壯,所攜帶的葉片也隻是小小一片,同時保留的葉梗部分也很短,幾乎就在芽頭下。

▲不同等級白牡丹

而伴隨著白牡丹等級的降低,它芽葉形態也發生著顯著的變化。

從特級牡丹到三級牡丹,它的芽頭由飽滿逐漸變得纖細,葉片數量由一芽一小葉逐步變為一芽一葉、一芽一二葉,一芽二葉,葉質逐漸變老、葉張變大,葉梗、葉間距逐漸變長,茶毫逐漸減少。

▲茶青的芽葉梗

香氣類型

由於葉片成熟度、芽葉比例、茶毫數量的變化,白牡丹的香氣類型也發生著明顯的變化。

牡丹王一芽一小葉,芽葉鮮嫩,茶毫滿披,從外觀上看近似於白毫銀針,因此牡丹王的香氣是以毫香為主調,輔以花香。

尤其是前一兩道野蘆葦般的毫香非常明顯,而後花香逐漸顯揚,香氣類型更偏向於甜香。

▲遍佈茶毫的牡丹王茶湯

隨著白牡丹等級的降低,它的香氣呈現出由毫香-花香-清香的主次變化,等級越高,毫香比重越高;

等級越低,白牡丹的草本清香感也就越明顯。

但是相比牡丹王等級的白茶,它的香氣層次感更豐富。

▲清黃明亮的一級牡丹茶湯

口感滋味

牡丹王的滋味清雅雋永,毫香十足;茶湯是清鮮、潤滑的,有高山的清靈之氣;它的甜是清甜,如山泉般不黏不膩卻又沁人心脾,甜韻持久。

▲牡丹王茶底

而白牡丹的滋味,隨著等級的降低,茶味由清雅逐漸向醇厚轉變,湯感也由原來的清甜向潤甜、醇甜轉變。

茶味越重、醇厚感越明顯,白牡丹的等級也越低。

▲一級牡丹茶底

總的來說,當年的新制白牡丹等級越高,它芽頭占比越高,芽葉越鮮嫩,葉間距、葉梗越短,葉片越小巧數量越少,茶毫越細密;

隨著等級的降低毫香逐漸減弱,清香感逐漸明晰;滋味由淡雅鮮爽逐漸向醇厚甜潤轉變。

原創聲明:本文由吾雨茶課堂原創,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發分享,轉發分享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