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戲:復活的千年茶藝。《圖+文》

茶百戲又稱分茶、水丹青、湯茶、茶戲等等,是一種能使茶湯紋脈形成物象的古茶藝。

茶百戲歷史悠久,有關『茶百戲』的記載有見於五代至北宋人陶谷(903—970)的《清異錄》,在該書的《荈茗錄》中『茶百戲』條記載:『茶至盛唐始。

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魚蟲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

『分茶』一詞早期有見於唐代,『大歷十才子』之一的韓岸說『晉臣愛客,才有分茶』,在他看來,分茶從晉代開始。

有關分茶及茶湯形成景象描述,有見於宋代詩文。

如宋代文人楊萬裡(1127—1206)在《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中雲:『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據目前的史料考證,點茶法在唐代中晚期已形成,而分茶則伴隨著點茶法的形成而產生。

早期在茶碗的茶湯中形成圖案的描述在很多唐代的詩文中已有體現。

劉禹錫在《西山蘭若試茶歌》描述: 『驟雨松聲入鼎來,白雲滿碗花徘徊』此外盧仝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寫道:『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皎然在《對陸迅飲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記載:『投鐺湧作沫,著碗聚生花』這些都是早期在茶碗中茶湯形成圖案的描述。

宋代,茶百戲得到較大發展,主要得益於朝廷以及大批文人、僧人、藝人的推崇。

茶百戲已成為當時文人雅士一種時尚的文娛活動,並廣泛運用於各種茶會和鬥茶活動中。

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對點茶、分茶論述:『先須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蘗之起面。

疏星皎月,粲然而生……』陸遊在《臨安春雨初霽》中寫道:『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女詞人李清照在《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中寫有『生香熏袖,活火分茶』的詩文。

元代以後由於點茶和鬥茶的不再盛行,分茶也開始逐漸衰落,但仍有文人雅士喜愛。

關漢卿套曲《一枝花·不伏老》:『花中消遣,酒內忘憂;分茶、攧竹,打馬藏鬮』說明當時分茶仍是文人喜歡的娛樂活動。

明清以後泡茶法逐漸取代了點茶法,點茶法不占主流,但仍有分茶流傳。

明代文徽明在《暮春二首·其一》中有『老怯麥秋猶擁褐,病逢谷雨喜分茶』晚清詞人蔣春霖在《渡江雲》中有雲:『半春松影碎,小語分茶,日暖喚青禽』

茶百戲歷史悠久,然而現代茶百戲的探索之路曲折而漫長。

茶百戲傳承人章志峰1984年畢業於福建農大茶學專業,曾兩度赴日留學和茶文化的交流,從日本茶道的點茶法得到啟發,盡管日本抹茶道和中國點茶法有一定的差別,但終究是點茶文化。

2005年回國後,章老師開始深入研究茶百戲,在經歷了數百次的探索、對比試驗後,終於在2009年恢復了失傳已久的分茶技藝。

最初是在綠茶茶湯中形成圖案,隨後擴展到紅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等各種茶類,圖案保留的時間也從古代的瞬時延長至2—4小時。

點茶和茶百戲的演示工具從唐代到清代歷經千年演變,工具和器形都有所不同。

為了恢復再現這一文化,以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蔡襄的《茶錄》和南宋審安老人的《茶具圖贊》為主要歷史依據,綜合其他古代詩文有關描述,章老師整理了一套便於點茶演示的主要工具:茶爐、茶鈐、茶臼、茶碾、茶磨、茶羅、茶瓶、茶筅、茶合、茶盞、水盂、盞托、筅架、茶巾、茶勺、茶帚、都籃。

茶百戲是欣賞和品飲兼備的茶文化產品。

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力給觀眾賞心悅目的體驗,茶湯變幻的功能對觀眾具有較大的視覺沖擊力,適於各種活動展示,點茶之後的茶湯連同茶粉一同品飲,較之現代的泡茶法,人體可獲得更多不溶於水的營養成分如谷蛋白、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保健功效。

作者: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