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語文碧螺春課文原文??《問答》


回答者:玉米33羽毛

課文原文:

久負盛名的碧螺春,產於太湖的東山和西山。

關於碧螺春,有這麼一個傳說。

據說碧螺春原是一種野茶,生長在太湖東山的碧螺峰石壁上。

有一年,野茶長得特別茂盛,采下的茶葉竹簍裡裝不下,采茶人就把多餘的茶葉放入懷裡。

誰知茶葉沾著熱氣,透出陣陣異香。

『這茶葉的香味嚇煞人!』人們嚷了起來。

從此,這種野茶就被叫做『嚇煞人香』。

後來,大家覺得這個名字不雅,就根據此茶原產於碧螺峰,以及古代常用『春』字來代稱茶的習俗,便給它起了一個頗為雅致的名字——『碧螺春』。

碧螺春的采摘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每年剛交春分,碧螺春茶汛便開始了。

隨著幾聲嘹亮的雞叫,整個湖山醒來了。

披著晨霧,踏著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結伴向茶園走去。

空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翠綠欲滴的茶樹叢中,不時傳來銀鈴般的歡笑聲。

太陽升起來了,在湖山的上空鋪開萬道金光,茶園也被染上一層金色。

采茶姑娘個個神采飛揚,她們用靈巧的雙手敏捷地從茶樹上摘下一片片嫩芽。

綠樹映襯著俊美的身影,構成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

入夜,山村裡萬家燈火,又是另一番繁忙景象。

焙茶手短衣緊襖,利索地把揀好的鮮葉芽倒進滾燙的大鍋,叉開五指,在嫩葉中不住地翻拌。

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葉如同一條青龍上下翻飛,煞是好看。

漸漸地,隨著水分的蒸發,葉芽的顏色變深了,條索纖纖,蜷曲成螺。

這時一邊降溫一邊揉捻、搓團,待到茶葉捏攏放開就能自行松散之時,滿屋子已彌漫著濃鬱的芳香。

此時的茶葉幹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細而不斷,無怪乎人們稱它為『工藝茶』了。

如果說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種新奇感覺的話,那麼,品嘗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種陶醉的感受了。

夕陽西下,明月初升。

在院中擺上一張桌子,幾個人團團圍坐,取一套青花陶瓷茶具,倒上七八十度的溫開水,然後分別放入一小撮碧螺春茶。

茶葉如青螺入水,旋轉著飛速下沉。

這時葉芽伸展,茸毛輕舒,一旗一槍,嫩綠透亮,姿態極其動人。

整個白瓷杯中,湯色碧綠清澈,清香撲鼻而來。

輕輕抿上一口,清新爽人。

茶水入肚,口中仍感到甜津津的,讓人回味無窮。

朋友相聚,品茶談心,那份真誠的情誼隨著濃鬱的茶香飛溢四周……碧螺春以它獨特的色、香、味、形贏得了人們的喜愛。

有位外國詩人在品茶之餘,還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湯裡,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