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良三。
主理人告訴我,北京邢定文物商店的唐宋茶器將在本周日接受預約觀展,我剛好也能以唐宋茶文化作為本期的話題,和大家聊聊了。
要知道,西方人對於中國茶道的熱愛和了解可一點不比我們少。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在倫敦西邊的小城巴斯,英文名是Bath或者Bath Spa,整個城市因城中的古羅馬浴場得名,是我最愛的英國城市之一,也是英國唯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
第四次去巴斯,和小夥伴認真地參觀了位於巴斯的東亞藝術博物館,博物館不大的三層樓,卻實在讓我們喜出望外。
作者於巴斯東亞藝術博物館
創始人Brian McElney,年少時輾轉東亞各國,在香港當了幾十年律師,一生未娶無後,收入全部用於購買東亞各國藝術品,晚年回英成立博物館,將收藏集中展示,免費開放供公眾學習,是一位不得不佩服和尊敬的前輩。
Brian為1932年生人,1993年成立博物館,此後的幾十年,Brian幾乎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博物館,直到今日,近90歲高齡的他仍然堅持每周到博物館走走。
Brian McElney,© 巴斯東亞藝術博物館
博物館得下次跟大家細細分享,今天想和大家聊的是前幾天我查閱資料時,偶然發現一篇Brian於2005年發表於英國東方陶瓷學會的文章,題為 "Chinese tea drinking customs and the changes over the centuries and the effect of such changes on the ceramics used in China",通篇讀下來,可以感受到這是一篇對中國陶瓷及文化很熟悉的西方人為其他西方人介紹中國茶文化和陶瓷的文章,其中的觀點不一定是準確的,但在15年前的倫敦,是創新的,有趣的,我將文字做了一些翻譯和摘錄:
公元300年左右,茶葉是被用於烹煮蔬菜湯水一類的飲品,到4世紀晚期,專用於飲茶和備茶的陶瓷器具開始出現,飲用方式也更為多元化。
8世紀時,飲茶之風從中國北方傳播開去,日本僧侶對茶的推崇使茶在民間也流行開來。
唐人陸羽在《茶經》中提到不同茶器對應不同的飲茶之道,確實在8世紀晚期,茶葉已經是一樣至關重要的大眾商品。
《值得指出的是,陸羽所說的茶器不隻是狹義的飲茶器,而是包含烹茶、品茶等要用到的所有器具,例如風爐、釜、碾、炭等二十四組,陜西法門寺出土之繁復精美的唐代宮廷茶具可以作為陸羽所述之佐證。》唐代時,人們已經對制作不同品種的茶的各種方法很熟悉,其中,紅茶更受人歡迎,晚唐至宋初時紅茶常常會添加各種昂貴的異域香料,比如花香、麝香等。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北宋初年,茶葉常常被制成茶餅,著名的 "龍鳳茶餅"是上貢朝廷之精選,備茶時則用茶匕從茶餅取一部分,在茶碾或茶磨中將茶葉制成茶末後投入沸水的茶爐,隨後裝入單獨的茶碗中,北宋後期,人們則更習慣於直接先將茶粉分裝於茶碗,再註入沸水。
宋徽宗喜愛純天然無添加的新葉白茶,正如蔡襄所言:"茶色白,宜黑盞",宋代各類黑釉茶器廣受歡迎,其中以兔毫盞、油滴盞最受推崇。
宋代的鬥茶習俗也為之後的日本茶道帶去很多靈感,1228年,日本僧人從中國帶回一隻黑釉茶碗,以至於日本掀起了狂熱的黑釉茶器之風。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12世紀晚期,貴族們的喜好從黑釉轉為青白,此中原因許是金代皇帝偏好綠茶而非白茶,純粹如青天的青白瓷被認為更適宜品鑒綠茶,此時的鈞窯和其他青釉茶碗也很流行。
另一種在13世紀出現的飲茶方式和現代的西方人幾乎一樣,就是將沸水註入已經裝有幹茶葉的茶壺中,再由茶壺分裝至茶杯。
這種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蒙古遊牧民族的影響,元代之前的那些繁縟和講究的飲茶之道實在與蒙古人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
飲茶方式與飲用器具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需要用茶筅擊拂起沫的宋式點茶相對應地需要開口大的茶碗,元代茶壺盛行,導致收口式茶杯漸漸流行,體量也越來越小,茶壺配茶杯的方式也流傳至今。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說到這裡,我們不妨抽空去看看北京邢定文物商店的唐宋茶器展,雖然展廳不大,但展櫃內卻囊括了很多在博物館都難得一見唐宋茶器精品,相信會讓你對中國茶文化的魅力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