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紫砂壺玩家選購指南!不懂這7點,你很容易吃大虧。《圖+文》

前幾天有朋友問我如何選壺如何辨別壺的好壞,我想這也是很多紫砂壺新手的困惑。

思來想去,八叔決定寫一篇紫砂壺選購指南,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希望你少走彎路,少買幾把學費壺。

一、紫砂泥料

泥料比較常見的有紫泥,朱泥和段泥

紫泥是最常見的,一般正常都是40-60目的樣子,目數越大壺的表面就越光滑,目數越小表面的顆粒感就越強

紫泥的收縮率低,成型難度小,所以紫泥算是最基本的泥料了。

朱泥一般是暗紅色,很多人都聽過『無皺不朱』,這是因為朱泥的收縮率比較大,大約有20%-30%,燒制後收縮,表面會有明顯的褶皺痕跡。

因為朱泥壺成形的難度非常大,所以現在的朱泥壺基本都是采用了調砂的技術,摻入其他物質,減小了收縮率,增加了燒制的成功率。

但是表面的褶皺幾乎看不到,所以在選購朱泥壺的時候,可以觀察褶皺這一方面。

段泥,和紫泥差不多,因為段泥裡的鐵元素含量很低,所以段泥的顏色不太深,適合茶湯不是很深的茶,比如烏龍茶。

關於泥料的選擇,個人建議不要追去驚天絕世好泥,比如朱泥大紅袍、青灰泥,一些不知名的泥料,傳統的紫泥、段泥、朱泥,最美,最經典。

不要舍本逐末,玩那些會吃很多虧。

想一想,那些經典傳世紫砂壺,不都是用普通紫泥,段泥,紅泥做的嗎?

關於清水泥很多人都問過我是什麼東西,我是這樣認為的,清水泥起源於一廠的練泥工藝,一廠做壺喜歡把幾種不同的紫泥礦拼配在一起來做壺,這樣顯得高檔。

但是用來做花盆的泥料,不願意花這麼大的功夫,就用一種單一的紫泥礦來制作所以叫清水泥。

現在清水泥的定義已經演變為紫泥的一個品種,任何一種單一原礦的紫泥都可以叫清水泥,也可以叫紫泥。

就像綠茶和黃山毛峰的關系一樣。

所有的黃山毛峰都可以叫綠茶,但不是所有的綠茶都是黃山毛峰。

二、不可急功近利

紫砂壺是茶友們一生的興趣愛好,不可能一下子達到高手的水平,隻能一點一滴的積累,如果你太浮躁,可能要交不少學費,新手玩壺的路還很長。

現在的新人很茫然,並不明白什麼是原礦紫砂,隻能把自己的想象強加在紫砂身上,剛開始喜歡顏色鮮艷的,光亮的《原礦根本燒不出來,必須要加金屬氧化物》,泥《山外料》被打成一百二十目通粉的,表面細得像玻璃一樣的《加玻璃水》。

這種壺其實表面已經瓷化,和瓷器沒有任何區別,還算得上紫砂嗎?

顆粒的甄別,通過肉眼是可以正常區分的,紫砂的目數自起源至如今,大致基本鎖定在:20—-120目的范圍,制作紫砂壺最優的目數應該在30-60目之間

過粗過細具會對紫砂的工藝步驟,造成影響。

一般手工成型的《全手工壺和半手工壺》泥料的目數不會太高,除了極少數高手掌握100目以上的高目數泥性外,多數藝師做出的壺在40-80目左右。

目數越高,透氣性會稍弱,卻反而利於將茶香逼出,在泡鐵觀音之類的烏龍茶時,沖泡的溫度要保持在比較高的狀態,才能達到最佳的逼香效果,這時就可以選用目數比較高的泥料。

三、重壺勿輕茶

常言道,壺侍茶,茶養人。

如果壺離開了茶,就不叫茶壺了,失去了茶具本來的意義。

了解壺的同時,也要學習茶的一些知識。

好壺配好茶,才相互成就。

青茶:以朱泥,紅泥為佳。

烏龍茶適宜小壺沖泡,閩南烏龍以香氣著稱,適宜壺身較高、壺腹鼓之器型,留香效果好,如『龍蛋壺』;閩北烏龍以茶湯而顯,宜使用壺腹寬之小壺沖泡,更能激發巖茶醇厚之韻味,如『水平壺』;

黃茶:以段泥類紫砂壺為佳。

壺身不宜過高,壺口較大。

紅茶:以紫泥,朱泥為佳。

既有其香,能更好的泡出其原味口感,層次分明。

黑茶:以紫泥為佳。

圓器、方器皆可;

白茶:砂壺的原料以紫泥,段泥類為宜。

宜壺身高度適中、口蓋大,例如『金鐘壺』。

不容忽略的還有水質對泡茶的重要性。

『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茶、水、器三者是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茶,要了解的是產地、品種、季節;

水,要選擇的是水源、酸堿度、水溫;

壺,要了解的是泥料、工手、器型、窯溫、經銷商的誠信度。

四、適茶性的問題

泥料只要是原礦,就沒有優劣,關鍵在於適茶性,宜茶保味,聚水凝香。

便宜的壺可能比大師的壺利茶性要強。

而一把紫砂壺泡茶是否好喝,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是泥料。

其實,和紫砂壺本身的透氣性、做工、密封性、壺形這些因素關系不大。

紫砂壺一定要吃足火達到燒結溫度,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利茶性。

紫砂壺吸水性和透氣性一定要嚴格區別,吸水性是壺體本身的氣孔載水量,一把利茶性好的壺應該控制在2%以下,透氣性是基於紫砂雙重氣孔結構的滲出度,只要達到燒結溫度,透氣性都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五、關於實用性

只要你會喝茶,就是你教壺商怎麼用,而不是壺商教你怎麼用。

如果說是方器、筋囊器,那麼壺蓋與身筒之間的密封性就不是你要考慮的因素,因為這兩類器形受工藝所限,漏水是必然的。

當然,一定要抬杠的話,也不排除有極個別的不漏。

還就是早期壺一般都是一次燒成不整口的,口蓋也不會太好,只要使用過程中壺蓋不滲水,我都不建議整口,保持原樣是對那段歷史的尊重。

六、關於壺形

這需要看個人經驗總結了,一般來說,線條越簡單的壺越吃工,越花哨的壺反而好做。

因為花哨的壺往往就是往上加東西,但你要怎麼簡化?

而且怎麼越簡單越好看?

這是很難的事情,水平不高的工手是很難突破的。

而線條簡單的壺往往形、神、氣、態的高低一目了然,沒有其它的東西可掩蓋,藏無可藏,反而越考驗工手的功力高低和藝術水準。

同時線條簡單的壺往往古拙,紫砂壺屬於茶文化的組成部分,追求的意境為『淡伯平和,超世脫俗』,所以古拙大度為最佳,清秀趣味次之。

至於怎麼提高,其實方法很簡單,先從傳統的壺形玩起,哪個高手和你說這款壺的壺形如此了得,你就去百度一下,找出這款傳統壺形最經典的圖片來對比一下,高下立分,隻能這樣速成了。

能提高多少就看你的悟性了,如果你個人道德修養不夠,綜合素質審美觀達不到,那還是慢慢來吧,隨著年紀的提高審美觀也會提高。

說白了就是玩壺的時間長了,看多了造形做工到位的好壺,才能分辨出美醜,見識多了,眼界也開闊了。

七、相信你的感受

真正紫砂壺是可以通過眼睛和手感受出來的,大概說來就是觀之色澤沉穩,不艷不膩,雖有一定光澤,但應隱隱之如隔薄霧,由內而外,而非賊光。

表面砂感明顯,有層次感,顆粒若隱若現,以手撫之細而不膩,不剌手,不粘手,如豆沙,如嬰兒肌膚,令你愛不釋手。

總的來說,紫砂壺的賞玩有三種境界。

最低一層,看壺不是壺,手裡拿著毛爺爺問泥料,不看手藝問職稱,不泡不養樞中藏,客來紛說好雅道。

第二層,看壺就是壺,蓋是蓋,把是把,造型大方出水暢,裝飾更要巧、奇、妙。

這一層的觀眾已經開始理解壺的創作和工藝,但還沒有入道。

最高一層,看壺不是壺,看到的是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輕盈靈動,是藝術創作者們註入泥土的絲絲神韻。

我相信所有的藝術作品都是鮮活的,有溫度的,而有生命的藝術才能永恒。

識茶、玩壺、學品茗,結交壺朋茶友,大有學問!隻有放下架子,平等交流,不固步自封,才能從快樂中學到知識,找到樂趣!

大家好,歡迎全網關注【八叔愛玩茶】,100萬茶友都在這裡,品香識茶,了解更多茶和茶器的知識!

申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