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第一次聽說『茶道六君子』的時候,嚇了一跳。
當時就對喝茶這件事肅然起敬。
喝茶原來這麼講究,喝茶原來這麼有文藝范兒。
要知道六君子,是歷史課上學到的,赫赫有名的人物。
這茶道的六君子,究竟何德何能,能在茶界與他們相提並論呢?
中國人慣會排名排輩的,比如,著名的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是魏晉時代的七位奇葩,不,七位著名的有才華的人: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
這七位高人,經常在山陰的一座竹林子裡開Party,唱歌,喝酒,評點時事,恣意狂放,就是那種『原諒我不羈放縱愛自由』的現實版。
人們祟敬他們,狂粉他們,於是,給他們起了個綽號——竹林七賢。
在這個名號裡,七,是因為這個小團體,總共有七個人。
賢,是指他們都分別具有超人的才華,且學識淵博,品行端莊,德行高尚。
賢人,與君子,在德行范疇上,是共通的。
那麼,我們的『茶道六君子』,便應該是六樣極為風雅的,輔助泡茶的,能讓喝茶變得更為風雅的物件了。
《2》
第一次看到六君子實物,是十幾年前,還很小,跟老爹出去喝茶談事,在一家裝修得古色古香的茶館裡。
茶藝師拿出一個長長的整竹根摳的竹筒,裡面插著同樣是竹制的夾子,竹簽,竹勺,毛刷子。
很古樸的感覺。
一下子就像是回到了紅樓夢的場景,還沒有抄家流放的時候,還是花團錦簇鐘鳴鼎食的時候,遠親劉姥姥來打秋風,鳳姐借機遊園子辦酒席哄賈母高興,一大家子人坐在湖邊的亭子裡,行酒令,吃酒。
劉姥姥逗趣,說小杯子秀氣,鴛鴦就拿來整套竹杯摳成的大杯子,說,你可吃得了這一缸?
?
當場就笑倒了一片人。
這種竹子,出現在賈府這種公候府第,確實是很不協調的。
但出現在裝修古典的茶館裡,就很『巴適』了!
伸手把那竹根子摳的竹筒握在手上,默默地感受它的拙笨古韻。
茶藝師看我愛不釋手,便想整套送給我,被老爹阻止了。
把那幾樣插在竹筒裡的工具一件一件拿出來,放在桌子上細細撫摸,它們表面打磨得極為光滑,纖維紋理細密,有溫潤之意。
茶藝師一一為我講解:尖的是茶針,用於通堵之用。
當泡茶的時候,碎茶葉子堵住了茶壺的出水口,便要用茶針疏通。
小的茶勺,是拔茶葉用的。
把茶罐子裡的茶葉,拔到蓋碗或者茶壺裡。
茶夾,是夾杯子,夾壺蓋用的。
茶濾,是過濾茶渣用的。
避免茶渣掉到茶湯裡,影響湯水的清澈度與美觀度。
茶刷,是刷壺或者清潔茶盤用的。
彼時,還流行濕泡法,幹泡法還沒有成形。
濕泡時,容易讓茶葉裡的茶渣隨著出湯,傾倒入茶盤,幾沖下來,茶盤上必然會散落下一些碎茶葉,影響整體美觀,於是,就需要茶刷,把這些碎茶葉清理到角落,再用茶夾,把它們夾出茶盤。
《3》
茶刷除了清潔作用,還可以養壺。
泡茶的時候,拿一把紫砂壺擺在邊上,燒得滾燙的水,倒進茶壺裡,蓋上蓋子保持溫度。
等有了泡剩下的茶湯,便拿隻小茶盂裝起來,拿茶刷沾了這些茶湯,一下一下,去刷那隻紫砂壺。
壺裡因為有熱水的緣故,壺身上的毛孔是張開的,呈吸收的狀態,極容易把茶湯吸收進去,生成盈潤的包漿。
刷一下,那一片壺身便濕潤了,接著,便漸漸幹涸,直至幹透。
然後再刷一下,幹的壺身又濕潤起來,再眼見著它慢慢幹透。
接著刷第三下,周而復始,始而復周。
一整隻壺,便這樣慢慢刷完了。
時間,也很快就過去了。
低頭刷壺的時光,外面,早已經是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做這些不動腦子的事,在這個凡塵俗世裡享受著難得的靜謐時光,心裡一片寧靜安祥。
唯覺,琴瑟在禦,歲月靜好。
茶能修心,便是如此吧。
《4》
後來,去喝普洱茶。
發現,普洱茶人也在用『茶道六君子』。
可他們的茶桌上的六君子,卻與福建流派或者臺灣茶道的六君子,有著不同——在六君子的名單裡,他們多了茶刀、杯叉,卻沒有了茶針和茶濾。
這種改良,是在原來的臺灣工夫茶道的基礎之上,根據自己的茶葉特性,所做出的個性化的調整。
普洱茶,分為生熟和熟普。
也分為散茶和餅茶。
故而,他們泡茶時,有了茶刀這種工具。
當然也必須有茶刀這種工具,否則,普洱茶餅,該如何打開呢?
總不能像某些茶友那樣,放微波爐裡爆開,或者是用菜刀砍,兇猛的直接徒手掰吧。
說起撬餅,故事也很多,改天另起一篇來寫吧。
今天先講茶刀。
茶刀的加入,讓六君子的隊伍,重新做了調整。
茶針就退出了歷史舞臺。
茶濾也是。
當然,茶濾的退出,其實並不合理。
畢竟普洱茶餅,壓得緊,撬出來是比較碎的葉子。
碎葉子沖泡,如果泡茶的人技術不夠,便容易讓碎葉片從蓋碗縫隙裡漏出來,進入公道杯中,影響茶湯的觀感。
有了茶濾,便能阻擋住碎葉子對茶湯的侵襲,給我們一杯通透晶瑩的茶湯。
另外,茶濾還能挽救茶湯的口感——大量碎葉片流入公道杯中之後,被熱水長時間浸泡,釋放出過量的茶多酚和咖啡堿,容易讓原本不苦不澀的茶湯,呈現出苦味和澀味來。
故而,對普洱茶餅而言,過濾網,還是必要的一種裝備。
《5》
然而,喝了幾年的茶之後,村姑陳發現,茶道六君子,它們居然並不指固定的六種物件。
它們居然有三到四種不同的版本。
根據茶類的不同,根據泡茶需要的不同,六君子,居然成為了不同版本的
『茶具組合』。
比如,濕泡的時候,會有一隻茶刷。
但到了幹泡的時代,就是現如今,茶桌上的茶刷幾乎不見蹤影了——幹泡,嚴格地控制住了茶渣的流向。
於是,茶桌幹凈了,沒有了水,也沒有了茶渣。
茶刷,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於是退出了六君子組合。
比如,茶匙變大了。
從前,功夫茶泡法裡,有一道,叫做『烏龍入宮』,就是把鐵觀音等小顆粒狀的茶葉,用小茶匙,拔進蓋碗或者茶壺。
而現在流行喝武夷巖茶和福鼎白茶,在這兩種茶都是散茶的狀態下,用小茶匙,就拔不動它們了——武夷巖茶條索粗大,福鼎白茶葉張闊大,小茶匙太小,隻能換大茶匙,或者茶則。
茶則是新的茶道六君子裡的一員猛將。
它寬,大,像艘小船,能讓條索寬大的茶葉,堆積在上面,平鋪展示給客人看。
便於顧客端詳茶葉,看清楚條索,顏色,梗的粗細等等產品細節。
是新時代新茶葉品種興起之後,應運而生的新物件。
時移則事易。
茶界的網紅變了,六君子的名單,也在調整和改變。
拋棄不合時宜的,引入符合時代要求的。
方是創新進步之道。
《6》
茶道六君子,是茶桌上常見的六種工具。
簡單,樸實,方便。
沒有了它們,村姑陳會不知道該怎麼泡茶。
當然,它們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也是隨著每個人泡茶的習慣而改變的。
在不同的茶桌上,它們會有不同的組合方式。
它們就像是六個男仙,茶圈的F6,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是一泡好茶的標志。
它們身姿修長,儀態萬方,使用起來,簡單的泡茶與喝茶,便成了一件優雅而曼妙的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當茶姑仙子在沸水沖泡下飄然而至的時候,先請這六位男仙,在一邊廂吹拉彈唱吧。
有了它們的烘托,茶香,會愈發清麗脫俗,茶湯,會更加香清甘活。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