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之前有位四川茶友,買了一份肉桂回去。
到手後,用紫砂壺泡,發覺茶味很苦。
第一沖就苦,自己沒法喝。
經過了解,才知道茶友用的是紫砂壺泡。
壺的容量不大,很小巧,不到150毫升。
但和蓋碗相比,出水過程明顯受限。
因為出水速度慢了, 所以才將茶味泡濃、泡苦。
了解到這個情況後,建議那位茶友換成蓋碗泡茶。
茶友聽完,倒也接納了這個建議。
但他仍舊有一點顧慮。
『哎,用了蓋碗泡茶,那我之前買的紫砂壺該怎麼‘養’?
』
那就要看個人取舍了。
如果僅是為了養壺、玩壺才喝茶,認為茶味好壞不重要,一旦以壺為重,能將紫砂養出漂漂亮亮的包漿才是頭等要事。
那前面這番話,當麻花沒說。
平心而論,在圈內,能舍得將一斤動輒幾千上萬的正巖好茶拿去『養壺』的人,隻是少數。
更多茶友會選擇從務實角度出發。
喝茶時,更在意茶味本身。
泡茶喝,為的是享受茶味。
而不是為了養壺,撿芝麻丟西瓜,去忍受又苦又濃、茶香還被削弱的茶湯!
提到泡巖茶,紫砂壺和蓋碗哪個更好用?
以及,與紫砂相關的許多小細節,一直在圈內爭議不斷。
趁著周末,且來慢慢閑聊紫砂壺泡巖茶的那些事。
《2》
一、紫砂壺當公杯,保溫又養壺?
論實用性,蓋碗泡茶的出湯效果更利落。
畢竟,蓋碗的『瀑佈狀出水』效果,其它茶具難以媲美。
但話雖如此,如開篇提到的情況,在圈內不算少見。
很多茶客之所以在蓋碗與紫砂壺之間遊移不定,怕的就是自己換成蓋碗泡巖茶後,家裡的那些寶貝紫砂壺就要『斷頓』了,沒法養壺。
這可咋辦?
最近聽到一個折中的法子。
即,主泡茶器呢,還是選蓋碗。
出湯利落,能快速瀝幹茶湯,碗底不留餘湯。
但分茶器,可以用紫砂壺哇。
讓紫砂壺扮演公道杯的角色,保溫又養壺,一舉兩得,豈不雙贏?
在這裡要鄭重提醒茶友,千萬別著急模仿。
泡巖茶,只要現喝現泡,保溫與否大可不談。
用紫砂壺當公道杯,雖說能解決,茶壺泡茶時,『柱狀式出湯』的局限性。
但紫砂壺容易吸香的問題,仍舊擺在面前,沒法解決。
如果想喝到優質巖茶的完整茶香,不建議這麼做。
為了養壺而舍掉好茶的馥鬱豐富茶香。
論本質,無疑是為了一棵樹放棄整座森林。
《3》
二、陳年巖茶用紫砂壺泡,湯感更稠滑?
泡陳茶時,圈內有不少人主張用紫砂壺。
對外給出的理由是,紫砂吸附性好。
不是都在說,紫砂壺會吸香吸味嘛,但陳年巖茶本身就不註重茶香,不在意吸香問題。
甚至於,個別陳茶在存放過程中出了差池,沾染了雜味、悶味、陳味,還可以借助紫砂壺來吸味『回春』。
再說,質感溫潤的紫砂壺,泥料是極好的,能讓泡出來的陳茶湯感更加甘醇、柔順……
但是,這三點理由沒法打動麻花。
首先,誰說陳年巖茶不講究香氣了?
武夷巖茶的經典評語是,巖骨花香。
不論新茶陳茶,皆是如此。
陳年巖茶的香氣,常見有細幽型花香、幹果香、藥香、陳香等。
聞起來香氣寡淡的陳茶,算不上好茶!
其次,出現怪味的陳茶,還是別喝了。
一款生出陳味、悶味的巖茶,鐵定是已經存壞了。
無力回天,藥石無靈。
哪怕通過透氣醒茶散味、多洗茶兩次散掉雜味、泡茶時特意用紫砂壺吸味,也是治標不治本!
最後,紫砂壺泡巖茶,未必能讓茶湯變得更醇。
茶味甘醇與否,前提是這泡茶的內質豐沛,品質過硬。
否則,哪怕這把壺再金貴,也帶不動劣質不堪的問題茶!
《4》
三、紫砂壺泡巖茶,茶水比例是1:50?
網上看到個泡茶視頻,有人在用某把目測容量超過200毫升的仿古壺,沖泡巖茶水仙。
投茶過程中,據博主介紹,紫砂壺泡巖茶的適用茶水比例是1:50。
《沒有介紹自己茶壺的容量,也沒明說是往裡投了多少克茶》
正當麻花好奇,這1:50的數據從何而來時,眼下的一幕讓人豁然開朗。
這極有可能是隨口一說的數字,當不得真。
因為對方將茶湯倒入公道杯後,湯色是淺黃的。
顏色很淺、很淡,看不出半點足火水仙的痕跡。
很顯然,這把壺容量太大。
因茶水比例嚴重失衡,導致茶味被嚴重稀釋。
話又說回來,直播間裡有茶友提問,8克巖茶到底該用多大的紫砂壺?
蓋碗泡巖茶,茶水比例大家都很清楚。
110毫升標準蓋碗,日常沖泡時,投茶8克剛剛好。
若是審評等特殊場合,僅需5克茶葉。
1-3沖分別是悶2分鐘、3分鐘、5分鐘。
力求在三沖以內出結果。
但轉念想想,關於紫砂壺泡巖茶,8克茶到底該用怎樣的壺?
這個問題,的確說不出所以然來。
因為紫砂壺會吸香、出水速度略慢,平日不推薦用紫砂泡茶,更建議用蓋碗。
因為在官方鬥茶、評茶場合下,瓷質茶具才是主流,紫砂壺更像圈內的玩物,茶水比例沒有具體參考。
但如果實在想用紫砂壺泡茶,堅持一點原則沒有錯——容量別太大。
泡功夫茶,以小而精為貴。
茶具容量過大,註水過多,會大力稀釋好茶的風采。
大蓋碗和大茶壺,普遍存在不聚香的困擾。
鑒於紫砂壺在倒出茶湯時,茶水需要經過壺嘴,呈現『柱狀式』出湯,茶湯倒出速度比不過蓋碗。
為此,一泡8克的巖茶嘗試用紫砂壺沖泡時,壺的容量建議在110毫升的基礎上,稍作30-50毫升左右的浮動調整即可。
當然,具體還得以個人口味為基準。
《5》
白瓷蓋碗泡茶,業務范圍很廣。
泡白茶、泡紅茶、泡巖茶、泡單叢、泡鐵觀音、泡普洱……
一碗在手,所有茶都能泡。
只要每次泡茶前,將白瓷蓋碗洗幹凈。
如果是許久沒有認清大清洗的茶具,底部留有茶漬污垢。
用納米擦,認真擦拭後再沖洗,準保整個蓋碗能恢復身光頸靚、幹幹凈凈的好狀態。
蓋碗泡茶,最省心的地方,莫過於基礎百搭、實用性強。
反之,紫砂壺泡茶,最讓人不省心的地方,莫過於要專壺專用,一茶一壺。
前些天剛好有茶友提到——巖茶和鐵觀音可以用同一個紫砂壺嗎?
最好別,萬一串味了怎麼辦?
再說,這一壺一茶的繁瑣講究,真正在意起來,那就太頭疼了。
即便買了一把壺,專門用來泡巖茶。
但水仙和肉桂茶味不同,該咋辦?
即便專門隻泡肉桂,但中火、中足火、足火肉桂,火功不同,風味不同,又該咋辦 ?
即便再將范圍縮小,固定隻泡足火肉桂,但牛肉、馬肉、猴肉《水簾洞肉桂》又有差別,又該何解……
說到底,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同理,也不可能有兩泡完全一模一樣的茶。
所以,執著於一茶一壺的紫砂壺,未免對泡茶要求太苛刻。
與此如此,倒不如省心些,直接用蓋碗便是!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